中国手机大变局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变局1



《新智囊》组织管理专家探讨、解析——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变局”

 中国手机大变局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变局1

  

  本次经济危机让我们反思——长期以来,中国凭着“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理念,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打赢了全球范围内的价格战。危机来临,有人提出中国依然要致力于降低成本,为世界造更多廉价的产品。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急升、环保压力加大,“中国制造”的先天成本优势在危机中逐渐消失,向成本索要利润的低附加值出口模式面临山穷水尽。

  那么,中国企业到底如何面对这百年不遇的变局?《新智囊》特别组织管理专家探讨,为企业出谋划策。

  让企业回归本质

  这场危机让不少自以为是的企业经营者明白企业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才叫企业经营的本质

  □ 北京国富创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永亮

  如果没有经济危机,所有的企业,特别是开始做大了的企业经营者肯定觉得自己是天才,因为“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残酷的现实规律是,任何事物只要有高潮,就会有低谷,甚至危机,而且是意料之外的危机,企业界当然不会例外!

  我曾经在《过冬:中国企业何去何从》一书中将中国企业此次遇到的危机称为“非典型危机”,其用意就在于说明,这次危机不是某个企业经营者个人或者某个行业出现经营问题而导致的危机,而是罕见的环境突变危机。这样的危机对于企业的适应力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考验,我称为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为严峻的考验。

  在这样的考验面前,企业一切虚饰的东西将显出原形,一切违反规律的做法将受到惩罚!

  只有在这个时候,企业经营者才知道经营企业是有规律的,我称之为企业经营的本质。如果你违背了这个本质,那就要接受惩罚!其实,这也大概是当前很多经纪公司的娱乐圈艺人破产甚或自杀的原因之一。以前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搞个公司,而且不管怎么搞都能挣到钱,似乎只要搞公司就等于赚到大钱。他们视经营规律于无物,根本想不到还会有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这样的事情(很多人还会认为,即使遇到危机,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他们也会化险为夷,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永远是上帝的宠儿,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都不会受到惩罚)。当然,这肯定也是大批中小企业以及依靠非常规手段做大的企业轰然倒塌的基本根源。

  从面前的现状分析,此次倒闭数量最多的是非常规经营者,最典型的就是以“金融创新”命名的金融投资非常规经营者——投资银行和次贷关联经营者。其次就是那些以非常规手段经营(非常规手段获得资金、非常规手段获得其他经营资源、非常规手段运营资源)的其他投资机构和实业机构(最典型者应该是美国的麦道夫、中国的非法集资案主谋以及那些依靠非常规资金运营的实业经营者,如浙江某些倒闭的民营企业),而那些常规经营者尽管受到冲击(如松下、华为、方太等),但不会因此而消失。

  有人说,那么多规规矩矩经营的企业不也“死”了吗?这一问,就像:你看,人家张三又喝酒又抽烟,整天吃肉,不是身体也棒棒的吗?我们的回答是:身体是自己的,如果你非要作践,那谁也管不了!看看那些长寿者,无不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受益者!

  我在2008年初就提出了“回归本质”的呼吁,目睹一年多的危机百相,我提出:让企业经营回归本质吧,回到那些基本常识吧!

  此次危机正是企业的抗生素、消炎药,具有副作用,但是它会很快地让不少自以为是的企业经营者明白企业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要、什么才叫企业经营的本质!

  其实,这个本质一点也不神秘!用一句特俗的话,就是松下幸之助等那些成功老企业们说过的“多挣少花”,就是养成良好的企业经营习惯,不要把投机当投资、不要把一时的投资“放纵”当作长期的快乐源泉。你就是成功到了首富的程度,如果忘记了还有基本的本质问题,都会得到现世报,甚至会深陷牢狱!两年前,这些话会被那些“资本运营”者看成是傻瓜型言论,或者看成是已经过时的理论。今天,我们发现,松下幸之助、王永庆、李嘉诚、任正非等这些守金如命的企业家是多么的英明,甚至伟大。其实,不是他们多伟大、多英明,是他们经历得太多、看得更远,更怕死,因此更本分!

  把握危机中的“变向”

  危机中的“变向”是一个系统问题,是一个信心问题,也是一个方法问题,需要持续探索和体验

  □ 北京海川视野咨询公司董事长 郑敬普

  面对这场全球经济危机,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会本能的选择“变向”,但仅本能的选择“变向”,恐会产生较多的后遗症。因此,如何理性分析和判断这场危机的走向,以便做出较为适当的变革策略,实为关键。

  尽管目前以至未来较长时间“不确定”仍然是主旋律,我们也必须在“不确定”的危机中做出判断和选择。

  辩证地看问题,我们在危机中的“变向”策略,也有好坏两种结果。如何让好结果多一些,我想有五点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调整好心态。保持一个平实心态和建立一个自信心态同样重要。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还要重要”,说的很到位。我近几个月来到不少地方搞调研,有发达地区,有不发达地区,企业心态差别很大。在一个县搞产业集群调研,部分企业老板用恐慌和急躁的情绪向我表明了他们的心态,这些心态无论如何会影响他们制定好的应对策略。但我在浙江和山东调研的情况则大大不同。尤其是浙江的一些企业,比如一个知名品牌地板制造企业,去年底制定今年预算时,在较大幅度压缩行政开支同时,加大对研发、品牌和人才等方面投入。甚至提出在2009年一年可以以亏损二千万作为底线,开展企业经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家企业的战略和超越的信心,这也是一种自信心态下做出的“变向”决策。

  第二,看准大势。在不确定情况下看准大势,是企业经营者必须修炼的功夫。去年危机爆发前,一些著名企业的领头人似乎已经嗅出其中味道,做了“变向”应对。汇源朱新礼董事长在一次论坛上回答提问时,说到其卖掉旗下主体产业汇源果汁时,他认为无论是时机,还是金钱都是恰当的,做对了一桩国际化大买卖。这个“变向”曾让很多人质疑,但朱新礼还是朱新礼,“变向”是否正确,时间可以证明。从这点上看,朱新礼绝对有看大势的本领。

  第三,准确定位。我建议企业经营者来一次企业全面审计,彻查公司全面管理现状,分析内外形势,明晰方向,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做好定位,就是在危机可能的演变趋势下,我们必须确定向何处去,确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做到什么目标,还要确定怎么做、谁来做、用多长时间,什么样的步骤来做等问题。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你过去做的东西现在还能不能做,赚不赚钱,有没有前途了。

  第四,练好基本功。我特别主张企业经营者们要有危机思维,要坚定的用系统思考方式去评估你的企业,来确定你的前进方向和措施,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那样企业基本功是练不扎实的,遇上危机也必然不能“老练”应对。这场危机是一个试金石,一定会检验谁基本功深,谁基本功弱。就像李小龙的成功,是靠“功夫”,而不是靠“花招”。

  第五,做好执行。战略执行到位非常不容易。其中的重要问题是没有找到好的执行方法。危机来了,不少企业在思考如何进行经营与管理方法的变革问题。过去那一套经验行不行?也需要重新定位。

  危机中的“变向”是一个系统问题,是一个信心问题,也是一个方法问题,需要持续探索和体验。

  法有定规 水无常势

  企业要想生存就要在这场危机中完成蝶变,挣脱原来的枯茧,与新兴商业模式共舞,融入更高更远的境界

  □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王璞

  一个人沿山而上,顺流上溯,却发现踪迹渺然,迷失了水的源头,而他在颓然坐视的时候,漫漫的云海悠然卷舒、四周松淡风清,原来水已化云,云又会化雨,何愁溪流枯竭呢?这就是摩诘先生的一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世间的事就这么奥妙,无路可走的时候,可能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现。

  当我们准备好改变的时候,先要让我们看一看我们所处的世界。这是一个高度全球化、信息化无所不在、互联网已经改变人们行为方式的年代,个性化、多元化、追求自我、张扬个性已成为新一代年轻人崇尚的生活方式,新的行业层出不穷,知识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知识劳动者成为社会主流。中国的企业能独善其身、自行其道吗?野蛮成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ZARA,以做时尚服装闻名的西班牙公司,他们从不做第一,永远是跟随,当新的时尚一出现,你几乎马上就可以在他们的专营店里买到。ZARA有能力三天完成从设计、样衣、制作、物流、上架、销售的全过程而不是国内大多企业所用的三个月。据说公司所在的小镇下面已经被掏空,代之以交错纵横的管道,这是企业内部各单元的物流系统,他们是用气压传输物料的,快、再快、更快是他们的信条。

  另一个有趣的公司是SECOND LIFE。大家可能有所了解,这是一家网络公司,他们别出心裁地设计一个虚拟的网上世界,人们在这里可能虚拟自己的第二次生命,这里也有社会规则和商业规则,可以在里面上学、交友、结婚、生子甚至可能犯罪,你也可以在这里经营房地产、做各种你想做的合法的商业也换取钱财,当然警察和法院也是有的。玩家数量是天文数字,吸引得许多大牌的公司,如可口可乐、耐克等也在虚拟世界做广告,而像微软、ORACLE等公司则在里面租下会议室召开正式会议。这家公司的盈利是惊人的而且正在以几何速度增长,这种商业模型的创立堪称天才杰作。

  我们不是变形虫,可以说变就变、随心所欲,而且如何变,变什么对一个企业而言都不是轻而易举的。真正能活下来的企业一定是有生命的,因为只有生命体才能学习,而只有学习才能不断适应变化。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先生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到了这样的思想。

  他基于博弈论和系统论说明基于机械性组织的方法不适用了,新的时代已然开始。在后工业时代,一切都充满了变数,只有学习型组织才能适应这个时代。未来的组织是生命型的组织。他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组织思考。在学习型组织中,每个人都要参与识别和解决问题,使组织能够进行不断的尝试,改善和提高它的能力。

  只有具备组织自我学习功能的企业才能生存也才能应变,求变就也要改造自己的组织,改变组织与外界的关系,否则就会失去组织的生命,被时代所淘汰。那些脱颖而出的新兴企业,他们无一不是学习型组织的典范,有着鲜活的、生机勃发的生命。

  水是没有固定形态的,它可以是汽,可以是冰,也可以是溪间弯曲流淌的一泓清水。但它亦有所不变,古语常道“水流千遭归大海”,最终定会或九曲回环、或浩浩汤汤、或喧嚣而下直奔东海。企业生存的使命和秉承的价值观是指引我们的方向,智慧的企业家会在变与不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逆市而上:冬天更应出门打猎

  这是最坏的年代,经济下滑难以遏制;这也是最好的年代,一部分勇敢且有洞察力的企业家开始探寻萧条年代逆势而上的反周期之道

  □ 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李光斗

  150年前,狄更斯向我们描述了经济大萧条的狰狞面目:《小杜丽》里的莫德尔正如今天华尔街史上的最大诈骗犯麦道夫、英国最糟糕的银行家古德温,金融泡沫一次破灭,一场狂欢宣告结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0595.html

更多阅读

企业如何应对价格战 加油站价格战应对

现在,不论是出于扩大市场份额,还是出于刺激消费市场等其他原因,价格战已经是商家越来越喜欢用的利器,薄利多销也成为发展道路之一。第一个拿起降价武器的企业往往最容易招致批评,因为其他同行企业要么自己也跟着一同降价,要么看自己的市场

中国成长企业5020工程 开放性成长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放松管制、经济全球化和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三大因素加剧竞争的强度,影响和推动各行业的发展,“开放性成长”的新型发展模式和理念影响全球企业的商业思维,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是主角还是配角,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是制造

声明:《中国手机大变局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变局1》为网友骨子里的高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