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战2投资成本多少 汽车业如何打赢“成本战”2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战略层面的成本控制很重要,但是大部分的企业家不是很重视,在成本方面表现得很茫然。对于自主品牌开发也很茫然,没有一种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碰巧赚了,但今天赚了可能明天就赔了,没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所以中国自主品牌企业的研发,很关键的是企业战略层面的概念必须树立,要有大量的数据支撑。

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成本控制。财务成本有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企业当中的很多财务部门不是选择一种模式而是来回变的。甚至于我们国内很多企业连边际成本的概念都没有,这就是现状。

企业运行成本控制。丰田的精益工作法我十分欣赏,精益管理把一个企业的成本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复合性成本,一个是非复合性成本。理论上讲造车就要花这么多钱,不可以缺少的成本叫做复合性成本。理论上是5万元,花了5万1千是由于管理上的种种问题而造成的其他成本,就叫做非复合性成本。复合性成本是一分钱都不能少的,有的企业“毛巾”老能拧出水来,后来拧到工人开始投机取巧。就是因为动用了复合成本这块。表面上成本降了,但产品的档次也降下来了,一等品变成二等品。

  

以价值创新打赢成本战

傅强:遇到经济不景气,裁员是一种缩减成本的方式。以前跨国公司的“毛巾”拧得差不多了,可能对于国内企业来讲还有拧的空间。第二是提高效率。第三种更积极的方式就是创新。这样来讲成本管理不是往下走而是往上延伸的过程。4S店是不是能真正变成服务终端,不是光修车,而是向所有的服务延伸,它和厂家是有共同利益的,而不是相互博弈的关系。否则博弈到最后双方都出现问题。

刚才冯总说的国美和苏宁的方向,我前些阶段也看到了一些尝试。但是我感觉这条路未必能成,国美走到了极致,他把经销商和厂商之间的关系完全走向了博弈。

张之雄:汽车是一个高度资金密集型、高度技术密集型、高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汽车和电器不一样,把汽车行业的销售和服务做成全国性的垄断,从资本能力以及掌控能力来说都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对于一个汽车制造企业来讲,其成本概念应该怎么认识?我觉得是不是应该这么把握:通过创新思维,以相对最小的投入来实现最大的产出,去获得最好的收益,这就是企业成本的新概念。

傅强:前一阶段IBM提出了一个概念——开放性成长,就适合很多制造型企业,它包括三块:标准组建、建立一个可插件的开放平台、通过开放平台形成价值网络。形成公司、最终端消费者到最后所有的供应商的网络营销方式。制造中心必定要形成这种模块方式,迅速开放,形成共赢。

张之雄:现在对于什么是精益管理很多企业仍然不知道。精益管理现在又在发展和丰富。现在的模块化生产和供货又把供应商请到了我们身边。在企业旁边建仓库是中国特色,大规模定制以后强调的就是利益性生产。模块化生产和模块化工作是最经济的,连运输都省了。

讲究同步开发,形成共同的价值平台,这个时候才能真正讲成本。

成本控制应该有顺向的降低成本,同时也需要逆向的操作方式。比如产品附加值提升了本身也是压缩成本。现在很多汽车科技含量的增高就等于是压缩成本了。国外很多大企业都是这么做的,加一些新的东西价格不变。

从产品的研发角度讲,等效替代也是压缩成本的一个路径。设计理念当中等效替代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方法。

从成本控制角度来讲,零风险系数也是成本控制的一种路径。

从创新思维的角度讲,合并市场方格,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也是压缩成本的路径。比如说数码相机代替了原来的相机,但是现在数码相机又被手机代替了。以后都是手机上网了,手机会不会替代电脑?所以说合并市场方格,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也是压缩成本的一种方法。在产品设计领域当中合并市场方格是一个必须创新的思维。

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讲,依据产业链,通过关联业务促使价值链向纵深发展,对利润进行深加工。现在卖车的利润大部分不是来自卖车,而是售后服务。销售商和汽车厂家究竟是一种博弈的关系还是一种共同的价值平台?将来的发展必定是价值平台。

钟师:现在企业专门有团队研究成本和创新的问题,其实企业最高领导人目前并没有精力研究这个问题。这要心态很好的时候研究。原则上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知道未来应该怎么做,但问题是企业像人一样有一个本性驱使。在钱很好赚的时候所有细节都扔到旁边,拿一个最好赚钱的东西来做。

傅强:其实钱好赚的时候顾不上,不好赚的时候也顾不上。

冯建:环境逼着人改变,没到那个环境就按照系统的想法往前走,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我看了一个电影叫做《突变》,在原始时期,真正发明工具的人是有残疾的人,他没有力气就想着去借力,比如去制造更尖锐的石头或者木制工具,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被逼出来的,危机使人进步。

钟师:如果不是“二战”以后严峻得能把人逼死的环境,丰田也不会想出办法,为了求生才想办法,没有资源,没有土地,只能靠脑袋创造价值。

傅强:2008年之前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就是这样的市场环境,这样的发展速度。但从2008年之后出现了拐点,用之前看似合理的经验去做后30年的事情可能就出问题了?

贾新光:生产控制方面压缩成本还是可以做的。现在问题最大的是两个部分,第一个是风险投资,项目开发包括建厂的风险和开发的风险。要考虑的是战略成本。第二是要全产业链的跟进,比如说运输。包括经销商也应该有零库存的管理理念。有人定义中国和美国是利益攸关方,其实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就是这样的关系。

 寒战2投资成本多少 汽车业如何打赢“成本战”2

冯建:一家人还有不同的利益,所以不完全是一致的,博弈是不可能完全改变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主观为个人,客观为自己。

张之雄:关键是这种博弈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别损人不利己。博弈是可以的,但不能走向无序状态。

程宁:经销商做得越好,在厂家的话语权就越大,因为只有经销商对客户有贴身的服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2425.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战略型人才库 从战略业务出发 打“赢”人才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家电行业的竞争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国内很多企业开始了全球化之路——产业发展的趋势不再是拼价格,而是靠业务战略调整和技术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  众所周知,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因此,各

皇室战争烧饼修改不了 烧饼店如何打赢战争?

  不知何时起,也不知风从何处来,杭州城开始流行一种烧饼,2块钱一个,名叫“掉渣烧饼”。这种烧饼由专门的大型“烧饼机”烤制,一次出炉几十个,但还是供不应求,每次路过这种烧饼连锁店,总有一二十人排着队等在哪里,手握一个或多个纸袋,上书“

精确制导武器 北汽“精确制导”打赢并购战

 文8194;/8194;本刊记者8194;李8194;靖  商场如战场。但现代战场出现一种有趣的变化:已经很难倚仗以前那样的大兵团长期作战,因为没有几个国家承受得了这般的消耗。而且整个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战争越来越趋于局部和短期。  那

欧美二线品牌 二线品牌如何打赢区域战争(1)

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代理商是和经销商截然不同的概念,代理是代企业打理生意,充当产品的营销组织与力量,由生产企业提供产品、品牌、等一切营销后台支持与资源配备,代理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约定区域内进行前台营销运作的企业团体或个人

家纺二线品牌有哪些 二线品牌如何打赢区域战争(2)

1.横向终端宣传造势:对现有D市三家主要连锁超市终端进行全面物料包装宣传推广,将超市陈旧的分区指示牌,全部免费重做(三分之二的版面用于品牌及产品宣传并使用非常醒目的金黄色底板,三分之一用于分区提醒使用简单的深蓝色底板),主要灯箱予

声明:《寒战2投资成本多少 汽车业如何打赢“成本战”2》为网友年轻无极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