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看电影好,读书更好!



一年多来,受《新智囊》之约,《看电影学管理》栏目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为读者详细剖析了一部部经典影片,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我自己也从中品尝到了无限的喜悦。欣喜之余也感到有些遗憾,在和一些企业家、经理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们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看电影学管理很有教益,但是还不够解渴,能不能开一个读书栏目,告诉我们这些管理者,读什么书,怎么去读书?”

带着这个问题,我有意在MBA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加进一个小小的讲座,将《经理人的第一课》、《德鲁克日志》等管理名著和大家分享,没有想到的是效果相当之好。于是我试开了《思卓读书》博客,把《看电影学管理》和读书类的文章同时发到网上,之后发现读书的反响更加强烈。为什么?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如果电影是树木书籍就是森林。众所周知,森林博大,书林更是如此,很多好的电影都是由书改编的。所以,书所涉猎的内容要比电影更加丰富多彩。

如果电影与管理之间需要画一条弧线,书籍与管理之间可能会画一条直线。尤其是一些管理方面的名著,对我们管理实践具有更加直接的指导意义。

aihuau.com

如果说电影对现实的反映比较快,书籍对现实的反映可以说是相当快。好书到电影需要一个周期,况且大多数由书改编的电影往往失去了书的神韵。

基于这些分析,同时也征得《新智囊》副主编赵敏的支持,从下一期开始,将《看电影学管理》改为《思卓读书》栏目。栏目的宗旨简言之:“读书有用,当化书为剑;读书有趣,当解书为禅。”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化解书之难、品味读书之趣,特别是在经济危机下充实我们的精神食粮。

我把《思卓读书》栏目看成是一枚黑钻,我可以选择,可以琢磨,可以诠释,但真正让它发光的是作者和读者。作者的卓越内容如钻石之美质,读者倾情的关注如太阳之光芒,二者交相辉映,再加上编辑们的“勤拂拭”,《思卓读书》才能闪耀出知识之璀璨。

——杨思卓

 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看电影好,读书更好!
奥巴马新政的三大猜想

读奥巴马自传《无畏的希望》的重点不是了解“此马”从何而来,而是“此马”向何而去

观世就是观人,读书就是读人。假如你不了解美国的未来,就了解一下新当选的黑人总统奥巴马;假如你不了解奥巴马,就读一读《无畏的希望》吧。

这是一本奥巴马的自传。自传是一面镜子,读卸任者的自传,就像看后视镜,重在解读他的过去;读上任者的自传,就像是看望远镜,重在解读他的未来。读这本新当选总统奥巴马的自传,重点当然不是“此马”从何而来,而是“此马”向何而去。

猜想之一:

是 “黑马”,但不代表黑人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维护民权,为强调黑人享有平等的权利而呼吁和奔走,包括这次能够当选,也得益于黑人团体的大力支持。

奥巴马将获胜后的第一个印刷媒体采访权,给予了最著名的黑人杂志《黑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代表黑人的总统,当然更不是代表白人的总统。他最想成为什么样的总统呢,在《无畏的希望》第七章里,奥巴马表达了这样的信息:

“实际上,冲破限制、追逐理想是新一代黑人职业者的特征。当一位朋友成为美林银行芝加哥分行最出色的债券销售人员时,他决定开创自己的投资银行。他的目标不是把它发展成最好的黑人公司——他想让它成为最好的公司。”

读书就是读心:奥巴马虽然没有明说,意思已经是相当明白了。

思卓解读:“我的目标不是做最好的黑人总统——我要成为最好的美国总统。”

猜想之二:

是 “超男”,但未必变成猛男

作为第一政治超男,奥巴马形象之帅,口才之好,政治箭法之精,都是相当了得:针对共和党执政以来美国危机四伏的形势,奥巴马射出了变革之箭,可谓“一箭双雕”,既击中了共和党的痛处,又搔到了选民的痒处。但是且慢,选票之良药,往往是施政之毒药。拉选票的功夫不同于做政绩的功夫,上台之后的奥巴马如果只唱“空城记”,不能“斩华雄”,落选的共和党大佬必然会杀他一个“回马枪”。 前两天与台湾的朋友谈及此事,他们也有这样的担心:美国的小马哥,可别优柔寡断,走了台湾小马哥的路。

什么是《无畏的希望》?思卓的理解是:希望者花也,无畏者根也,失去无畏,谈何希望?其实,何去何从,小马哥心里还是有数的。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这种领导艺术具有化逆境为机遇的力量、前瞻性的智慧以及挑战常规思维和陈腐观念的勇气,能够指引我们彻底改造经济和把握未来。这种领导艺术是目前华盛顿政府所不具备的,但它却是我作为美国总统所力求具备的领导力。”

山姆大叔沉疴已久,积弊甚多,寻常之药,难以奏效。必须要出奇方,下猛药。变革期的领导者,最可贵的是一种牺牲精神。唯一正确的道路,只能是放下得失,担起责任。舍弃修身、齐家那种温文尔雅,拿起治国、平天下的大刀阔斧。

思卓解读:“若要变革梦能圆,超男必须变猛男”。

猜想之三:

是“傲视”,但必须学会“重视”

作为中国读者,我和许多人一样,很喜欢奥巴马,但是我想知道,奥巴马喜欢我们吗?这本书让我感到颇有些失望。第八章“外面的世界”是专门谈国际关系的,一共36页,你猜有多少篇幅谈到了中国?5页?3页?连3行都没有。为什么?是敌视、漠视、还是斜视?读书功夫在书外,如果我们读一读2008年11月发表的“奥巴马对华政策 ”或许能够找到答案,那就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傲慢:

“我深知,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能够受益于对华贸易,但前提必须是中国同意遵守市场规则,并在世界均衡发展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若要实现双边经济关系的均衡发展,中心问题是中国必须改变其汇率政策。由于中国人为制定低货币汇率政策,使中国保持有巨大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这不利于美国企业和雇员,也不利于世界的发展,并最终可能造成中国国内的通胀问题。

“作为总统,我将利用一切可行的外交途径寻求中国货币政策的改变。此外,我还将做出更多持久的努力来应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并试图解决在主要产业中对外国投资存在歧视性法规的问题,以及其它不公平贸易规则的问题。”

看不明白?把总统语言翻译成村长的话,那就“可口可乐了”:

“俺知道,全村都能从和老钟家做买卖得好处,但前提是老钟家得按我们的规则做买卖,而且要学雷锋。

“买卖要公平,中心问题是老钟家要改变结算方式,比如多收白条,多买少卖,这样就利人利己嘛。

“作为村长,如果老钟家不收白条,并对到老钟家果园里种树的人有所限制,俺可就要一管到底啦。”

小马总是想让村民改变,为什么就不想村长做什么改变呢?

可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也可能是少年老成,故意说给别人听的。不过实话实说,美国人是最识实务的,最近三任美国总统上任初,对华态度都相当严厉,结果呢,还不是变得一个比一个更实际?布什2002年2月访华时,这一段讲话就好好可爱: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具有巨大的潜力。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给中国带来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各国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对美国而言,在这一地区没有比中国更为重要的国家了。与中国保持密切的对话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亚洲经济面临着困难,但中国经济发展健康、迅速,这对美国经济是极为重要的,对亚太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也是有利的。”

由此来看,就算小马还在梦中,但世界已经醒来,他迟早会醒的。已经更新的世界棋局,已由两强博弈、一家独大演化为战国七雄,奥巴马需要重新谋势布子:美国不能主宰世界,把中国当成盟友是怪棋;把中国当成敌人是败棋;把中国当成伙伴是高棋。那么奥巴马会下出高棋吗?我想他会的,或者可以经由失败学会的。因为在《无畏的希望》里他已经写到:“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

现在,奥巴马新局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在最近刺激经济计划问题上表现出来积极态度,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希望立上头。”

思卓解读:“奥巴马真正的天赋在于,他懂得改变”。

《无畏的希望》——  

作者:(美)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著;罗选民、王璟、尹音译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内容简介

在2004年7月的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巴拉克·奥巴马以一场面向整个美国政坛的演说震惊四座。其中一个词语尤其在听众心里留下烙印,它提醒我们,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每当面对分歧和危机,我们总是顽强地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面对未来,或者如奥巴马参议员所称,总是怀有那“无畏的希望”。

如今在《无畏的希望》中,奥巴马参议员提倡一种不同的政治——这种政治面向那些厌倦了激烈的党派斗争的人们,以及因国会里和连串竞选活动中“永无止境的群战”而远离政治的人们;这种政治源于“我们不可思议的民主试验”的核心精神的包容性、崇高性,以及对这种精神的认同和坚持。他探究了那些甚至能令心肠最好的政治家停止发出正义呼声的势力——从害怕失败到必须不断为媒体宣传筹措资金。他还以非比寻常的亲密笔触讲述个人经历,配以自我嘲讽的幽默语言,描述了他怎样履行一名参议员的职责,怎样努力平衡公益事业与家庭生活,以及他越来越深切的宗教虔诚。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奥巴马参议员对如何超越分歧,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远见。他考察了美国家庭所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内紧张的种族和宗教局势,以及来自境外的从恐怖主义到流行病的跨国威胁。此外,他着重强调宗教信仰在一个民主国家所应发挥的作用——地位重要但不可干预政治。在他有关家庭、朋友、参议员,甚至总统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他满腔热情地寻找事物间的联系:为一个充满无尽希望的政治共识寻找基础。

作为参议员和律师,教授和父亲、基督徒和怀疑论者,以及最为重要的、作为历史和人性的学生、奥巴马参议员撰写的这本书旨在改变权力。他说,只有回归到我们制定宪法时所遵循的那些原则,美国人才能修复已经支离破碎的政治过程,才能改变数百万普通美国人不问政事的危险局面,使政府恢复正常运作。那些美国人就在那里,他写道,“等待着、盼望着我们民主和共和两党哪一天能够停止争吵,快步赶上他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2564.html

更多阅读

王菲唱的《心经》,感觉很美妙! 心经 吴贵青 王菲

——————————————————————编者语音乐与书法,好似一个永恒的主题!《心经》需要我们用心灵来欣赏!用心灵的眼睛来看宇宙万象,这个宇宙便是节奏化了的、音乐化了的和谐的宇宙。在书法、音乐美的观照和体验中,“与物有宜

声明:《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看电影好,读书更好!》为网友人丑心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