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不高兴》(一)



(一、简 介)

 

 

 

 

     当中美舰船在南海对峙、周边国家声称对南海部分岛屿拥有主权、曰本称钓鱼岛适用日美安保条约、圆明园兽首被拍卖、西方国家又借西藏问题说三道四等等事件一再撩拨中国人情绪时,今天,一本名为《中国不高兴》的新书将在北京率先上架,预计又将引起激烈争论。

  这本书全名为《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作者包括宋晓军、王小东、宋强、黄纪苏与刘仰。

  作者们在书中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严厉批评。该书策划者、北京共和联动图书公司的董事长张小波昨天告诉早报记者:“它是1996年出版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升级版,在过去的这12年里,中国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中国和西方摊牌。”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的作者之一宋强正是12年前《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之一。

  不认为观点偏激

  《中国不高兴》全书34万字,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同样担任《中国可以说不》策划人的张小波说,2008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让我们感到压抑、不爽,中国好不容易盼到了奥运会,走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央,却仍要遭遇西方的杯葛,被西方作为异类对待,等等。”

  该书作者、军事问题专家宋晓军昨天告诉早报记者:“几个作者彼此都很熟,平时偶尔聚在一起交流一下信息。去年10月3日起,我们几个人聊了三天,就聊了这些事,后来在和出版商吃饭的时候又聊到这件事,出版商就说,这三天聊天的内容就可以出一本出。于是,(我们)根据现场聊的这些整理出来,就出书了。”

  对于书中观点太偏激的质疑,张小波辩称:“作者们并不认为他们的观点偏激,这是他们长期酝酿,认真思索以及非理性思考的成果。去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许多热血青年在网上发表了很多热血沸腾的帖子和观点,但最终总有所谓的精英分子掌握着话语权,出来指责这些青年的热情。”

  他也坦言对于该书面市后可能引发的争议早已做好思想准备,“这本书与众不同,引发一些争论很自然,但社会需要这样的争论。社会应该允许各种言论存在,允许非主流的思考,鼓励乐思者。 ”

  对西方持抨击态度

  书中充斥着诸如“撕掉西方的面纱,打通‘不高兴’之脉”

  、“西方人的自以为是,是被我们惯出来的”、“美国不是纸老虎,是‘老黄瓜刷绿漆’”、“绝非危言耸听:金融危机的最坏后果就是爆发战争”、“不能任由美国绑架世界”、“凭什么你美国人不降低生活标准”、“中国对西方:‘有条件地决裂’”

  、“不能再搞‘轮盘赌’:把中法关系实质性降低”、“萨科齐见达赖:了无新意的游戏”等夸张的大标题。

  “中西方的关系,在过去20多年来,我们的总体判断是遏制和反遏制……以前,中国知识分子也曾幻想过,也对西方民主制度、西方的所谓价值观抱有幻想。”张小波说,《中国可以说不》出版之后,中国和西方的关系有一点一直没有变,那就是双方已经“摊牌”了。在对待中国的关系上,“西方国家实质上就是搞轮番外交,一个接一个来赚你中国的钱,不论是美国还是德国,都是如此,这些都是不高兴的事。但去年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俄格冲突,俄罗斯事发后的强烈反应,给予了中国某些启发,对西方的咄咄逼人,必须反击。”

  至于何谓中西方“摊牌”,张小波声称,西方的目的就是要在中国获得利益。“30年前,中国一穷二白,西方国家吃香的喝辣的,他们才不怕你呢。但现在中国发展起来了,13亿人的生活、国家的发展都需要资源,他们开始担心,中国会侵害他们的利益。”他说。

  不过,对于西方工业化好的产物,该书作者之一黄纪苏认为应该借鉴。“中国约170年的近代历程并不是白经历,西方工业化既然存在了这么多年,必然有它的长处,”他说,“不能仅凭一次金融危机就把西方完全否定掉。”

  对于西方一直津津乐道的价值观输出,中国是否也要反输出?黄纪苏坦言:“要作为世界领导者,中国必须创造出更大的优势……5000年的根本不能丢,许多扔了的东西,还要捡回来。”

  “中国不仅要拯救自己,也要拯救全人类。在金融危机之下,中国必须领导世界走出这场危机,中华民族要把这个任务担起来,不论是否担得动。”黄纪苏说。

 推荐:《中国不高兴》(一)
  “不能太在意国际舆论”

  1996年,首版印行5万册的《中国可以说不: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出版后备受瞩目,也引起了诸多争论,还被视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民族主义情绪升温的书籍。有报道称,当时全球上百家媒体都报道了《中国可以说不》,此书成为当年最轰动美国与西方社会的中国书,先后被译为8种文字。

  对于被西方媒体冠以“民族主义者”的名称,张小波说,所谓民族主义的说法10年、20年前就频频出现,“如果因为被冠以这一头衔,就束缚了思考,难道听到了中国威胁论,就不敢讲、不敢做了吗?中国必须走出这个怪圈。”

  他说,《中国应该说不》出版时,就有人提出书中暴露了中国的战略意图之类的话。韬光养晦当然不是什么坏事情,但是不是说,就不敢干、不思想、不言抒了?“我们不能再用西方世界的标准来看待自己的行为,不能总从西方的角度去做事。好比前几天,圆明园兽首铜像的拍卖,西方指责中国人拍下来却不给钱,是以恶治恶,是霸道行为,但这能与铜像被抢夺霸占的行为相提并论吗?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不能太在意国际舆论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166.html

更多阅读

名著新增篇目复习:《骆驼祥子》

名著新增篇目复习:《骆驼祥子》(一)填空、选择题1.《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__满_族,___北京__(籍贯)人,有___人民艺术家____的称号。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

晨洋推荐:《为了遇见你》原唱与翻唱

晨洋推荐:《为了遇见你》原唱与翻唱你推我推大家推,欢迎关注《好歌推荐》;我是你的音乐伙伴:晨洋!今天是2013年7月7日,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周末;晨洋给大家带来一首经久不衰的传唱度极高的经典曲目:《为了遇见你》;这首歌得到了许多歌手

评书话选段文本整理介绍之五:《中国评书精华》系列

(原文2008-4-11发于“逍遥谷评书论坛”,2011-3-14最后更新)对评书作品的整理、集结、研究由来已久了,选书、选集也不在少数,但真正能从整个评书行当着眼、展现书话全貌的作品集结,自然非《中国评书精华》系列莫属。此系列分四卷(讲史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完整笔记导 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一. 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 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 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

日潮月汐:《中国远征军军歌》不是一首好军歌!

网上盛传《中国远征军军歌》,又说是新一军军歌或学生从军歌。无论真实如何,也不论此歌曲调,仅从文辞而言,可谓对仗工整,结构完整,意涵丰满,不失为一篇很有韵味的仿古风边塞诗。但是,如果作为军歌的歌词来说,显然并不合适,就像玉石虽然光洁温润

声明:《推荐:《中国不高兴》(一)》为网友半城殇心已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