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中国机遇 中国经济起跑的机遇



中国工商时报8月18日报道:“一位专家忧心忡忡表示,热钱撤退意味着外资将大量抛售、套现手中的人民币资产,股市及房市还可能进一步下跌,中国经济成长可能被进一步“烫伤”。尽管中国政府有设下外汇管制的栅栏,热钱在正规体系内难以短时间大规模撤退,但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仍不容忽视。”

“烫伤”国营经济,让出市场给灵活善变的私人经济。危机就是商机,优胜劣败是自由经济市场的规律。

保护劣者只有国库的掌门人。顺之者昌,掌门人不再倒行逆施了。

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核心是什么?引进了私人经济,打破了国营垄断市场霸权。外资和本士私营企业改变了中国计划经济,中国30年”思想教育”出了2亿纯朴的劳动力,让私企老板不费力地获得了廉价听话的劳动力。中国制造占领海外市埸的30,是”三来一补“的外企的功绩。国企在国内市埸上占有受保护的垄断势力,用承包制取代干部任命制在国内“明赚暗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交通运输和电力能源的供不应求的亏损。媒体暴露,西藏铁路亏损2亿。没有一个电厂是赚钱的。而各地电厂的免费食堂,免费医院,用电免费的福利,挖空了社会主义墙基。电厂煤粉的购买,一次成交上千万元的回扣,把国库的钱落入公仆的口袋。

讲多了国内糗事,文章被删。讲阿根廷糗事,大家能消痰化气。1990年新上台的总统梅内姆。采用德国总理的建议,严格执行破产法,把官商勾结的“亏本私企”(明亏暗分)关闭。把国营垄断企业水厂,电讯和电厂等私有化。原来电讯局每年亏损2亿美元,申请电话走明的三年难批。走暗的到街角电交钱给电话局职工私分,十分钟后就会有临时电话使用。价格随行就市面议。电讯机修工在大街交换箱旁作主出售电话线路私分国家钱。私有化后,只要一通电话,24小时内有高品质的电话使用。话价一降再降,老百姓欢天喜地。当年私有电讯局营利9亿美元,至今越办越好。

阿根廷私有化国企还清了前任政府的1300亿美元外债,还盈余300多亿外汇存底。

中国不妨试一把。经济危机临头,大力整治劣质企业。把国企分售给多家私企形成市汤竟争,政府居中渔利,只管看球数税金,何乐而不为?还要去爬雪山,疏通春运,送补贴抓贪官。老子不做做孙儿,就是国企害的。

机遇来了不抓紧,再等下次危机罪名就更重了。三思而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384.html

更多阅读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利弊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辩论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

传承与变革:经济低迷状态下中国白酒企业的经营之道

一、既然经济低迷了,那么中国经济究竟低迷到了什么样的状态?中国白酒行业的真实处境又是什么样的呢? 所谓的经济低迷,就是经济增速快速的降下来了,现在国家叫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不管怎么个叫法,但是跟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七年来发展速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谈中国企业如何跟进国家经济转型的步伐

     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真的相当复杂,原因主要还是大家的步调不一致,有的向左转,有的向右转,有的向后转,有的仍原地不动。这样看来,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就由复杂变得简单了,只要统一步骤,或许中国经济尚可以成功实现软着陆。然而,事实上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 一部中国经济问题的警示之作

     ——评经济学家杨国英著作《中国经济:盛世下的阴影》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中国模式在外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好评,“中国模式更具有刺激经济增长的优越性”,这是西方政治家对中国的总体印象和习惯性认知。

声明:《经济全球化中国机遇 中国经济起跑的机遇》为网友我最珍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