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1



  知识经济一般特征辨识

 

  1引言

  人类社会总是在对上一个时代的继承和否定过程中获得不断的发展和日益进步的。一个新时代到来,必然会形成与旧时代明显不同的新特征。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将人类社会推向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充分把握时代的脉搏,笔者运用比较分析认识的方法,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时代的特征进行对比阐释,以明确知识经济时代的一般特征。

  2知识经济的内涵

  自1993年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后《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预测初探》一书中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到1996年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科技发展报告中提出“知识经济”的内涵。20多年里,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描述我们所面临的新时代,诸如信息社会、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大科学高技术社会、超工业化社会、脑力产业社会,……等等。透过各种阐述,抓住新时代的实质,笔者认为运用“知识经济”来描述该时代,更为贴切和科学。

  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或基于知识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或消费)之上的经济,是容纳新技术革命中一切科学知识和新技术等经济增长因素并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增加的一种经济。它是新时代经济形态的根本特征。

  3时间界定

  从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转变的“分水岭”是18世纪中叶,在此之前农业经济大约维系了数千年(四个数量级)。工业经济时代大约可分为两大阶段,前一阶段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下半叶,为蒸汽动力时代;后一阶段从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中叶,为电力时代。整个工业经济时代的时间跨度为200多年(三个数量级)。

  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时间大约可定位于20世纪中叶,40年代至60年代为新时代的萌芽期,70年代以来,新的时代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直到21世纪上半叶将走向成熟期。

  4科学技术背景

  工业经济时代第一阶段的科学理论与技术背景是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以纺织技术的突破为起点,以蒸汽机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以冶炼技术和机器制造为代表,奠定了近代机械化大生产基础,形成了以蒸汽动力技术为主导的工业技术体系;第二阶段主要以电磁理论的建立为科学理论背景,以电力技术广泛应用为标志,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形成了电力工业技术体系,使人类由“机械化”时代飞跃为“电气化”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基础更深厚,背景更广阔,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立,大力促进了其它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为起点,以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所支撑起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为代表,固体物理、固体化学、有机合成、冶金学和陶瓷学的新成就而产生的新材料技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化工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基础上建立起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能源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和其它再生能源等新能源,空间科学研究成果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福利,正在为人类从宇宙中寻找新资源和新的生存空间……等等,这些构成了新时代的科学技术背景。

  5标志性产业的形成

  农业经济时代的标志性产业是种植业、畜牧业尽管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但仍然规模较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家庭养殖为主的附带经营。工业经济时代以制造业为标志性产业。马克思说:“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特有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制造业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持。

  知识经济时代标志性产业是脑力产业或知识产业(或称第四产业),特别是软件知识产业的兴起。一方面,工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为新时代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新时代的科学技术知识被植入传统产业,以及若干新兴产业的产生,形成了高知识密集型产业支撑起新的时代。

  6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力量

  农业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是农民或农民阶层,劳动者主要是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手工工具与自然界作斗争,知识阶层是游离于社会财富创造活动之外的悠闲的文人墨客。工业经济时代,其主体是工人或工人阶层,知识阶层是社会生产的指导者或组织者。据苏联学者的统计,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条件下,体力和脑力劳动消耗的对比大约为9:1,在中等程度的机械化条件下,对比为6:4。这个时代整个工人阶层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

  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与知识的结合达到新的水平。知识化的劳动者运用知识生产新知识新技术支撑着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出数倍于体力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在这一时代的农民已成为掌握农业高技术的专家,工人也已被知识化为高技术工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全部自动化生产情况下,体力与脑力耗费的对比将变为1:9。脑力劳动者已发展成为庞大的阶层,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

  7劳动资料的变革

  在农业时代里,主要以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和社会财富的创造。在工业经济时代,劳动资料发展为以工具机、传动机和动力机为主的机器体系,使人的体力得到延伸,功能得到放大,从而,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电子计算机技术被植入机器体系,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生产线的建立,机器人在工厂里甚至在其它社会生活领域广泛地被应用,生产高度自动化已成为普遍现象。计算机辅助电脑科技为发展核心,代替并加强了人类脑力智能,使人脑延伸和功能放大。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1
  8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展

  农业时代的主要劳动对象是天然资源,其中,土地是最基本的劳动对象,人类依赖于土地,劳动对象极其狭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经济时代的来临,特别是化学、冶金学等理论及其工艺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大规模利用金属材料、树脂、橡胶、塑料和化学纤维等新型材料。在2000多年的工业发展中,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扩大了数倍。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显示出强大的威力,特别是现代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天然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利用,而且开发出大量新的人造材料、合成材料。空间技术推动人类探索和利用其它星球上的资源。微观物理学、量子化学、结构化学和固体物理学,为人类深入到原子、电子、纳米等微观层次,使得劳动对象的范围得到巨大扩展,在质量上有飞跃性提高。

  9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农业经济的首要生产要素是土地,离开土地便无法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经济的第一生产要素是货币资本,拥有了货币资本就拥有了机器、厂房、设备、原料和材料,甚至劳动力,可以“钱生钱”式地带来财富。

  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当属知识(主要是科学与技术知识)。哲学大师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和现实感受。知识作为新时代的战略性资源所发挥的日益扩大的作用将推动社会财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无形资本代替传统的有形资本,知识资本、智慧资本成为超越土地、货币等要素资本而成为新经济的第一资本,知识是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源。

  10生产组织形式和过程的变迁

  在农业经济时代,生产组织形式是自发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出,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冬藏,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在工业经济时代,机器大试验与实验,认识客观物质属性并加以应用的推广,制造机器,运用机器改造物质世界,使封闭的个体生产方式转变为开放式的社会化大生产。

  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使开放式的社会化大生产再次转化为开放式的家庭生产模式,工厂或车间高度自动化、无化,产品生产模式将从规模生产向个性化产品生产转变,生产工艺越来越智能化。人们利用计算机终端可以在家里办公,指挥生产,工矿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计算机网络管理生产、销售和开发,农业管理用网络调节灌溉水量、指挥施肥和操作除草机器,运用网络指导农民生产活动,甚至可以通过太阳能的储藏与释放来调节农作物的采光量,生产过程和组织形式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11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

  农业经济的基础设施是普通的水利设施,如土石筑起的池塘、水渠和早期的运河;交通设施主要是土筑的道路和畜力带动的木制运输车辆,以及借助河流运用木制船舶运输;信息传递或通信设施主要是驿站或烽火台网络。工业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如铁路网、电力网、交通网、通讯网等各种动力网络。大规模的电力枢纽与网络,纵横交错的交通体系,通向世界各地的通讯系统,构筑起工业时代的主要基础设施。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带动众多产业以快速度发展,网络技术在工农业、交通、电信、商业、新闻、教育、金融、科研、出版、娱乐、家庭生活等各领域得到了全面扩大和应用。据最新统计,Internet现已覆盖70个多个国家和地区,六万多个局域网,用户达4000万个,并且正以加速度发展。万维网(WWW)自推出至今仅三年多的时间,已累积数千万用户。数据化通信网络将成为新时代的最重要基础设施。

  12动力和能源结构重整

  农业经济时代的动力体系是人力和畜力以及简单地借用风力和水力,以自然界的薪草为主要能源。工业经济时代的第一次飞跃是蒸汽动力取代了人力和畜力,第二次飞跃是电子取代蒸汽动力而形成新的动力体系,构筑起以石油、铁路、发动机为核心的动力文明,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从而使人类的体力得以延伸。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生了新的动力文明,人类靠自己的知识积累,以微处理器为依托,产生了信息动力体系,使人类的智力得到延伸。在能源方面也将发生彻底革命,煤炭的气化和液化技术进一步变革,核能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庆用,太阳能的开发将成为新能源的主要形式。另外,还将大规模利用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能。

  13再生产方式的转换

  农业经济时代,人类长期维持着经验积累和简单再生产,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相当缓慢;工业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社会财富或物品得到了快速的增加,生产规模得到迅速扩大,然而,最终却导致好产品过剩和资本过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67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1》为网友倦鸟归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