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的力量 佛家的宇宙观是朴素的,没有“超”力量的影子(之六)1



为了破“超”字号的伪哲学,我不得不不厌其烦的从佛的宇宙观追溯起。

 朴素的力量 佛家的宇宙观是朴素的,没有“超”力量的影子(之六)1

整个佛说的宇宙观,即佛家的宇宙图式:佛家将宇宙一分为二:一为物界,就好像容器一样,一切“存在”,有情众生或者生命形式皆居其内。物界在地、水、火、风和空等五种相互作用下结构而成。其中最后一种被认为是无穷无尽的“空”,这“空”,似乎与我们扣人所认知的“空”不是一回事,在印度思想传统当中,“空”,并不是其余四种元素的空缺,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自成一体的元素。由这五大元素交互作用演化出千变万化的“世界体系”,遍布东南西北上下六方。按佛学思想,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加上空和识,为六大;前五者属于“色“法,小乘密教称为胎藏界。末一属“心”法,小乘密教属金刚界。色心不二金胎为一,众生与佛因此并没有根本差异。从中我们看不出所谓“超”字号力量的源泉。

接下去继续看佛家的宇宙观的推演:据说这些世界体系千百亿万年来经历着盛衰演变赋彤延续渐次分解,然后在大劫之中灰飞烟灭。接着如果因缘际会又再度循序演化成为无比巨大的周天,称作“大千”。居住在物界的万千坐灵不会不受这些变化的影响;事实上同样有迹象表明,这些居住者的精神生活又会直接影响这个世界体系的前途命运。例如一个愚昧自私者的世界较之居住者都明智的仁善的世界,它的毁灭无疑会加快。这一点与其说是一种“超”力量的安排,不如说是一种哲学的教化。这一点恰恰也是现代生态学的思想观点:众生不仅仅是环境的守护者,某种意义上众生也是环境的创造者。

如果说《阿含经》对佛家的宇宙观的描绘(见系列之五)还和基督教圣经一样带有故事色彩的话,这里我们看到的则是朴素的宇宙自然观和哲学观。可是这样一个朴素的宇宙自然观和哲学观,在后世一些下三流的“哲学家”思想中,竟然演绎成了启示天命的“天人合一”。 

附: 

  (二)为什么人类可以接受这些永恒的精神领袖呢?

在价值中国网上,以算命大师出现来“裸奔”的,毕竞是小儿科,不足为道。其实在盛行的“超”字号的伪哲学中,最具有权威性的是以佛说面目出现的。的确,佛经、道德经和圣经,这三部博大精深、浩然恢宏和至高无上文献,毋庸置疑,任何一部都足以与天地并列,与日月争辉,都足以令我们不能自己。于是,释迦牟尼、上帝和它的儿子耶稣在接纳人类信仰 时,成了人类的精神世界的永恒的领袖。

为什么人类可以接受这些永恒的精神领袖呢?荣格曾肯定人的宗教需求,人本主义主理学的开山始祖马斯洛也认为人有形而上的要求,以及人性的远大潜力。1962年,这位心理学大师提出第四心理学,即一种超个人的、凌驾于人性之上的、以宇宙为中心的心理学,燕出版《超个人心理学会刊》。在他的旗下,有研究者,也有禅宗静坐、密宗修持、瑜伽、易经、太极拳等亲身体验者。这实质上是当代工商社会中,无数失去生活信念根源的芸芸众生,接受的,以超级心理学、人生哲学表现出来的宗教替代品。

     这些芸芸众生在超级心理学、人生哲学中有着入迷的高峰体验中的欢乐惊奇,并把这引起体验作为生活中唯一的或者至少是最高的善良而加以绝对的珍视。要达到这些体验,从佛理上说至少有一条是破烦恼。

《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是佛说的代表作,也叫“心经”,由唐玄藏西天取经翻译后,流传于中土,宋太宗曾御制作为之作序。般砻意为智慧。在佛教中视为超级智慧的圣哲之理,或者说是佛法的大智大慧,是宝中之宝,故冠以金刚之美称。能克万物,却有点儿畏惧羚羊角之坚硬。羚羊角意为烦恼,烦恼又干执着之中。因此,一切稍有智慧的人,不配修佛,那些人有智慧就有想,就有追求,就有表现意识。但释迦牟尼深恶痛绝的就是人间的智慧,他于菩提树下七天七夜 也未悟透宇宙自然之奥秘。于是有所省悟,联想到自己离家修行之苦,以已度人,终于大彻大悟。在印度波罗东城找到五个曾经伴随他修行过的苦行僧,首次讲授他悟到真谛,超脱苦难的无上妙法。然后以法衍法,从初轮法轮到法轮三轮,完成了他的全部思维格局和意识外化。

佛说思维的格局的最高境界是空,即精神的最高止点。在欲界、有色有色界和无色界,存在与精神表现为色爱想行识五蕴,并以此来确定众生在些间轮回。不想在色、欲两界轮回者,必须做到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而上达无色界。

然后,释迦牟尼依据古印度文化记载,沿袭庵罗卫女从庵罗树感湿气而生,鹿子母产32卵等传说,加上自己的认知,把众生定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因想、因情、因合、因离而更相变易; 把现实认知揉入神话,把生与死看成是依惑造业,依业受报, 各从其道,入于天道。人道、阿罗道、饿鬼遣、地狱道五道,提出了“四真谛”和“八正道”的超尘拔俗的圣人思想。接下来,释迦牟尼精心给自己立下一道,即佛道,或者叫佛境。

从虚空中上升到世界之初,宇宙之顶。然后踌躇满志,如 《大般若经》中的记载:

世尊从三味安详而起,以天眼观世界,举身微笑,遍照东方如恒河沙数等诸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翻译一下就是,世界之初,宇宙之顶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我是世界的精神主宰。只要皈依我佛,我佛必然入世。在六佰万亿的大光明的普照下,我佛可以度一切人间苦厄;在大慈大悲的佛性中,害人也罢,杀人也好,只要你肯皈依,你就可以立地成佛。

    如何皈依我佛呢?就是无执,不仅是财产上的无执,关键是智慧的无执着、无追求、无所需要------非想非非想。如果说佛祖释迦牟尼是人类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是人类智慧的化身,那他的智慧却是为了浇灭人类的智慧,这就是价值中国网陈先生“折腾”论的渊源,可以说这是对佛说理论要义的个人内心解读,起码可以堪称是一个思想者,不为过。

 

释迦牟尼是一个思想家,给人世一个“空虚”,却得到了千秋万代的顶礼膜拜。 老子给后代丢下一个“无为”西出阳关,不知所踪。 耶和华呢?这位上帝的儿子却把自己圣化为十字架,赠给他的孩子们。可是如果有人,如*大师人等,对包括佛说在内的人类文化没有正见,仅依那点浅浅的自然哲学和社会人文化的意识,就要为人算命,给人指示未来的境界,这和街头上那些瞎着眼睛的算命先生,除了披了一件西装外,有什么二样呢?

 

  (三) 宗教之“德”原来是为了纠人生态度之偏

不知各位朋友想过没有,为什么宗教大多提供积善成德,提供无我?这是破“超”字号伪哲学的门径之一。

原来,比如在佛说中,人在高级的凝神状态,即禅的状态中,会发生种种神秘体验,有不可言状的感情状态,有为理性不可测而直观洞察的彻怪状态;有暂时的我与非契合的境地,还有就是主体意志丧失,似乎是为某种高级权力所把握。这种状态,在印度瑜伽中叫“三摩地”,在基督教中是一种神人合一的状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819.html

更多阅读

坏蛋是怎样炼成5六道 狼群是怎样炼成的!(之六)

第六章:团队,也可以这样激励!说起团队激励,也许管理者都懂得用“钱”来对员工进行物质奖励,这固然有效,但是未免显得千篇一律。团队激励也是一门学问,其实,不仅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甚至连激励的人也不应只是那些

马超:狼群是怎样炼成的!(之五)

第五章:狼头必会两道菜——放权与监管珠宝业一直都秉承着家族制的管理,这种状况决定着珠宝企业一定是高度集权的。但是,随着近些年珠宝业职业化的进程,职业经理人开始真正

声明:《朴素的力量 佛家的宇宙观是朴素的,没有“超”力量的影子(之六)1》为网友阳光下的承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