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征信 天型 · 地经 · 人行——崔长林经济哲学观13



应该承认,“劳动价值”是绝对意义上的价值形式,是由“必要劳动”或“一般劳动”决定,而人类却始终生活在一个相对、具体的生态、社会、经济环境中,因此,讨论“劳动价值”就不能不考虑生态、社会、经济环境等“非劳动价值”因素的影响。比如,由于中国成功地实行了市场经济,与过去所实行的“计划经济”相比,就存在巨大的“价值差异”,否则中国为何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是什么?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么?不,是一种资源。当然,也可以把市场理解为“广义资本”。资本是怎样产生的?当然是由包括“剩余劳动”在内的资源转化而来。如此也就说明,能够使资本增殖的不仅仅只有“剩余劳动”,也包括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对称”在内的“非劳动”因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增长为何会放慢?无疑是因为缺乏相对意义上的市场、劳动、公有制资源,而中国则相反。

 

 

32、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吗?

 

上述,当然也就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经济制度。那么,市场经济制度是什么?列宁首先提出市场经济概念,可惜,他逝世得很早,斯大林、毛泽东都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刘少奇、邓小平等人意识到了,可惜在当时掌权的不是他们,为此分别遭到了迫害。小平同志出山后,中国终于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健康道路。28年过后,中国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成功,且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人行征信 天型 · 地经 · 人行——崔长林经济哲学观13

那么,市场经济与资本经济、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市场经济与资本经济的区别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是供求关系的另一方——消费能力,而不再是资本的拥有量的多寡。虽然在市场经济前期,资本仍然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规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根据“消费决定经济”的“广义价值规律”来制订商品生产计划,而不仅仅依赖于市场供求关系。

很显然,这里面已经有了一个用“计划”对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调整”的意义。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调整”所依据的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计划经济”方式与方法,因为那种所谓“计划”是建立在缺乏商品、缺乏资本基础上的一种“计划”。虽然在战争之后和赤贫状态下,战后的欧洲和我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采取一定的“计划”,但是,不能说那就是“规划经济”。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介于资本经济与规划经济之间的一种经济模式,它既不属于资本经济,也不属于计划经济,否则就谈不到“介于”。但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又注定是一种对资本经济和计划经济兼收并蓄的经济制度,因为它本来就处于两者之间,而且势必是——由“资本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过渡。诚然,具有相对意义,并且将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持续。

显然,党和国家是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否则也就不会把“计划”改为“规划”的了。也就是说,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有这一字之改动,所依据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换句话说,所谓“规划”,其实就是“根据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规律来制订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的简称。诚然,笔者上述说的是“广义”的,里面还应该包括“狭义”的层面,如“大规划”中应包括“小规划”等。

 

 

33、“规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吗?

 

应该承认,“市场”与“市场经济”是不同范畴。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而“市场经济”则是指“以市场资源配置、优化为经济增长点的经济模式”,体现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或“按市场经济规律计划”的本质特征。有时,笔者也把“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或“按市场经济规律计划”为本质的经济简称为“规划经济”。诚然,“规划经济”与“计划经济”也不同,因为两者的依据不同。

“计划经济”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做的计划,而“规划经济”则不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计划,加入了“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或“按市场经济规律计划”的因素。如果说“计划经济”是“经济意识(需要)决定经济物质”的过程,那么“规划经济”则是“经济物质(市场经济规律)决定意识(需要)”的过程。中国目前搞的“经济规划”可以理解为是“规划经济”的“起始态”。

试问,中国政府为何要把“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第一,可以肯定,“经济规划”与“规划经济”均不属于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虽然谁也没有说资本主义国家不能搞“经济规划”;第二,虽然“经济规划”是向“规划经济”方向发展的“起始点”,但“经济规划”与“规划经济”不能并列。第三,在社会主义国家搞“规划经济”具有优越性。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规划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是“后资本主义”的东西。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资本主要掌握在资本家的手里,国家不能强制其“规划”;而社会主义中国则不同,由于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市场、公有制等资源,所以实行起“经济规划”来优势多多。“规划”的对象当然是劳动力、市场、公有制等自然、社会资源了。反之,国家就不能对“私有资本”进行“规划”。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包括“社会主义”、“规划经济”在内的“资源主义”经济社会制度就是“后资本主义”的准经济社会制度。诚然,中国目前搞的“经济规划”就是在向着“共产主义”的经济社会制度上走,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即符合“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东西。诚然,“经济规划”也就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经济学诠释!

 

 

34、科学发展观为何为体现按规律计划?

 

按经济规律办事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第一,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总规律即发展方向、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科学而清晰的认识;第二,了解自己在这一发展方向、发展趋势中所处的历史阶段;第三,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第四,根据上述而制定出能够体现“循序渐进”、“与时俱进”、“节约经济”思想与原则的“经济规划”;第五,能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857.html

更多阅读

《尚书》文明: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

人行征信中心 天型 · 地经 · 人行——崔长林经济哲学观14

谈“经济规划”就不能不谈“经济计划”。笔者以为,过去我们搞的“计划”是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现在的“规划”不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订计划,更是把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因素考虑进去。一字之改,不仅

人行征信系统查询 天型 · 地经 · 人行——崔长林经济哲学观11

这,难道不是“人类一思考,上帝为什么会发笑”的原因吗?现在,笔者算是把上帝的旨意传达给人类社会、经济体和企业了。如果有人胆敢不听,那么,倒霉的,也只有那些不听话的人了。怎么办呢?笔者以为,最好的办法是能够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富裕起来!因

声明:《人行征信 天型 · 地经 · 人行——崔长林经济哲学观13》为网友藍色天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