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尊重 中国崛起怎样赢得世界的尊重



    内容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宣传口号的中国政府逐渐接受了“中国崛起”的评论,温家宝总理用“和平崛起”的概念来阐述中国的官方立场表明中国政府对“崛起”的谨慎以及面对舆论所表现出的理智与清醒。实际上,政府高层非常清楚,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必将坎坷曲折而又充满了很大的变数。本文将从国际环境、地缘因素、国内形势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和平崛起的艰难。

  关键词:中国和平崛起 国际环境 地缘因素 国内形势

  大国崛起在西方传统的意识里始终被认为是对世界的巨大威胁,因为一个后起国家的强大必然要求对权力和利益格局进行重新分配。所以当中国日益强大后,西方媒体特别是发达国家便一再宣扬中国崛起对世界和平的威胁,认为中国所谓的“和平崛起”是一种悖论,因为崛起必然导致战争。但我始终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应更多地从民族复兴的角度来理解,它可能导致世界格局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决不会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相反,中国的和平崛起如果不注意解决一系列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则可能影响中国自身的稳定。实际上,中国在和平崛起之路上步履艰辛,小心翼翼。中国的崛起面临着国内外众多因素的掣肘。

  首先是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冷战结束后,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世界政治正处于全球化国际格局,具体表现为多极化趋势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此背景下,世界出现了五大主要力量中心,分别为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和中国。走出了两极格局的阴影后,五大主要力量中心进入了竞赛、较量合作与对抗的时代,各主要力量此消彼长,使得国际格局的不稳定性因素加重。同时,大国关系错综复杂,利益的重叠甚至冲突使得大国关系的波动性很大,中美关系的大起大落始终对中国的外关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经济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时代业已来临,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承受着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的强烈冲击,中国自身技术的落后和法制的不健全又使得中国商品面对外国的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时束手无策,这无疑给了发达国家遏制中国的一个有效手段。从国际安全环境看,美国以“9.11事件”为契机,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恐行动,中国在反恐时代与各大国特别是美国开展了有效的合作,但合作中依然受到了打压。与此同时,“中国威胁论”在全球范围被炒作,严重损坏了中国一贯主张和平的大国形象。总之,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政治经济利益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多元化威胁。

  其次是地缘因素。中国地亚欧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邻国众多且多历史遗留问题,政治敏感度高,易发生摩擦与冲突。中国的崛起必将打破东亚及远东的均势,因而中国周边国家都密切关注中国的崛起历程。具体说,地缘因素对中国崛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中印关系,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以及中国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冲突上。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正处于良性发展的大好时期,但俄传统的不安全感将影响中俄关系的长远发展,俄在中日争夺石油管道路线中的表现明显体现着俄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而在远东中国移民问题上的激进反应更应引起中国政府的重视和研究;中日问题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最大隐患。两国的历史宿怨以及日本在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及东海能源勘探上的态度使中日关系的变数越来越大;中印关系近两年有所缓和,但中印边界问题和西藏问题仍将消耗中国大量的精力;中国与东盟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对外国投资的争夺,“中国威胁论”在东盟各国异常流行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担心随着中国的崛起,东盟将失去外国资本的注入;而中国最大的地缘劣势还在于中美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冲突。其一是台湾问题,这事关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核心国家利益。其二是美国在太平洋的地区性战略导弹防御体系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美国对中国最大的牵制就在于此。此外,朝鲜半岛的核阴影,克什米尔的战火,都对中国的边境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再次是中国的国内形势不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使得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激烈化和表面化。经济和政治改革开始触及核心问题。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同样具有很大的风险,如果掌握不好时机和程度,改革就有可能引发革命从而使改革功亏一篑。当下中国经济过热以及金融体系的混乱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政治方面,官员腐败问题始终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和执政能力。而民族统一大业的尚未实现迫使中国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棘手的台湾问题以及民族分裂势力活跃的新疆和西藏。但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离不开在海外开拓商品市场和能源基地;同时中国的能源危机从去年开始陡然严重。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刚刚开始构建,中国政府积极与俄罗斯、中东、中亚、拉美各国开展能源合作,但近期收效并不明显;军事方面,中国拥有强大的陆军,但海军特别是空军实力有待提高。美国国防部2004财年军事报告《中国军事力量的现代化》认为,就台海两岸军事力量对比来看,中国虽然在陆军和战略导弹方面处于绝对优势,但台湾可在制空权上与大陆一争,而美国、日本的军事实力都大大超过台湾,以此可以说明中国与周边大国军事实力的差距。而且美日军费开支几倍甚至几十倍于中国,这预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军事实力与其它大国的差距还会继续扩大。从国民心态看,大多数中国人渴望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被压抑了150年,中国的崛起必将振奋民族精神。中国人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被西方认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鉴于历史上德日崛起中民族主义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引起了周边邻国和西方大国的关注也属正常,但这种异样的关注实际上将加重中国和平崛起的心理负担。此外,中国的人权状况始终得不到西方国家的认可,中国每年死于矿难的工人不计其数,中国公民合法的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政治权利得不到法律的真正保障,中国弱势群体的扩大以及他们穷困的生活状况,这些现象都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中国的国际形象。总体说来,中国的国内形势虽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不确定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将始终伴随着前进中的中国,并有可能延缓甚至打断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

  综上所述,中国和平崛起的道路充满了威胁和危机,威胁来自于大国的打压和包围以及周边环境的不安全,危机来自于国内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恶化的隐患。似乎这样的时代并不适合中国的崛起,但中国崛起的时机选择并非自身所能决定,而且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重要的是在预感到坎坷艰辛的同时能保持勇气与信心。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弱化威胁缓和危机,中国政府用“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社会问题,继续推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处理地区性事务的大国责任都彰显着中国和平崛起的迹象。总之中国的和平崛起希望与困难同在,势头明显而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11月

  《环球时报》2004年第10期

 赢得尊重 中国崛起怎样赢得世界的尊重
  《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张文木中国政治学网

  《2003年中国国情国力报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5352.html

更多阅读

试论中国文化与在世界文化的地位 中国的世界地位

 对世界上而言,一向最值得中国人自豪的就是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从“夏朝”的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已经成立,在经历过这么长时间烽火干戈、刀剑炮火和外侵内战的风雨兼程、血泪缠绵,终于到公元1949年在毛泽东

转变思维方式 国产手机如何转变思维赢得自己的利润空间?

      中国手机市场早已进入惨烈的、白热化的竞争态势。众多厂家和商家都在为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而想方设法,大家不约而同地认识到,要想获胜,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手机行业近几年来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

隆力奇徐之伟 徐之伟打造世界的隆力奇

木工出身的徐之伟,经过近20年打拼,使“隆力奇”在国际日化巨头的夹击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本土日化的佼佼者。      作为当今国内日化巨子的领军者,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之伟又有了新的追求,用他的话说,就是再“

声明:《赢得尊重 中国崛起怎样赢得世界的尊重》为网友也笑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