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


  一、科学必定是具体的

  无论那一门科学,其所研究的都是指对象物所特有的运动(运行)规律,更确切地讲,是特定事物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运行规律。而这样的运行规律的发现,必定是在非常深入、具体的研究工作之后,绝不可能不对实际事物作深入研究,倒可以产生新的学术和新的知识。

  现在有什么必要讲这些话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的学术性研究观念上刚刚开放,但浮躁、轻薄之风也早已兴起。例如,空谈一些什么与什么关系似乎就是懂得某门学科了,甚至成了某门学科的代言人。官员的思维、大众的思维也多多少少受到影响,例如,“文学是人学”,就是颇不短时期里很有名气的空话。——按照提出这样的口号者的思维逻辑,别的众多学科都可以冠以“人学”之名的。但无论那一门学科,都不是靠这一类炫人耳目的招牌取得进展的。

  现在,试图创立新学科的人真是不少,如果是深入而具体的研究者,即使最终失败了,也是值得尊敬的;但看看这些试图创立新学科者的论述,几乎仍然是什么东西重要、要处理好那些关系之类的空话。

  关于自然科学研究,可以用人们爱讲的所谓科学的方法论为例。也是上世纪后半叶的事,系统论、协同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老三论、新三论之类,是那时的某些中国学者总结的权威性知识,也是那时的时髦知识。但是无情的事实是,从来也没有人运用了这样的方法而取得了科学成就,甚至也没有人通过运用这些方法而获得重要的新知识。至于社会科学,可以说,除了历史研究的某些方面,无论那一门学科,中国的学者都未取得过重要的学术成就。这原因,就科学研究本身而言,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也无论研究对象是宏观层次的还是微观层次的,科学的研究对象必定是非常具体的。泛泛之论或单凭想象构造出来的“新学说”,实际根本不会是什么新知识,又怎么可能是学术上的新创造呢?

  空洞的“概括”之所以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毫无用处,是因为,无论那一门具体的科学所对应的事物,都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各个方面、各个因素的统一体的实际存在与运动。而各类具体事物都有着根本性的或重大的差异的;这些重大差异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人们忽视这些重大的、根本性的差异,或者甚至根本不知道该事物各个方面的具体特征。——在实际这样低的水平下,怎么可能产生有意义的学术成果呢?

  以历史研究为例,曾得到过西方学者如萨缪尔森高度肯定的历史唯物论,是够出色的科学成果了吧!但是,无论要阐明那一个国家某个时期实际的根本性的运行特征,历史唯物论也只是指明了主导着历史发展的基础原因是经济因素;如果不能发掘、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如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实际状况,该时期各种重要的社会力量的相互关系,那就还是无法阐明形成当时的历史面貌的社会原因。这也就是我国解放后至文革前,历史学罕有学术杰作的重要原因:既未能全面地掌握详细的相关资料,又未能理清所研究的历史时期决定整体方向的根本脉络,仅仅强调某个理论观点的重要,怎么可能大踏步地推进学术的发展呢?现在的一些人则是使用另一种手法了,挥一挥“过激主义”的新帽子,就自以为掌握和使用了多么有力的思想武器。其实不过是拜倒在另一些西方学者的脚下;没有脚踏实地的研究,不会真有出息的。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极大地开阔人们的眼界的同时,也不免使人们产生种种联想,比如,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如此之快,自然科学的某些具体方法难道不可以借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上,例如移用到经济学的研究上吗?抱负更大的人则认为,为什么不能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统一起来,创立一门宏大的学问呢?当今中国的经济学园地里,就有好几位做着这一类梦,试图撇开前人的学术基础,构造出种种包罗万象的经济学。

  例如有人认为:宇宙是追求最小作用量的,也就是追求最小负作用量。社会是追求最大幸福的;研究是追求最大知识的;经济是追求最大利润的。由于求极值的推导过程与追求量的量纲无关,如果这些追求系统的追求量有类似的数学表达式,它们的最佳行为就应该是一样的。因此,人类应该通过模拟宇宙取得最快的社会发展,建立“宇宙主义”社会。宇宙主义社会认为,法制社会和民主社会并不能带来完美的社会,是非标准应该按照有关完美追求的普适真理而定,完美社会没有国家、民族的界限,也没有国家权力机构。在经济方面,应该仿效宇宙契约变化的连续化、短期化,建立统一市场并实现契约的自由组合。教育同样应该遵守自由的原则,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什么、怎么学,好的教育体系就是一个知识交换的市场,应该提供尽量多样、尽量自由的选择。

  不必在这里对这些内容作详细的分析,即使其中的某些似乎有道理的看法,例如其中的关于教育的看法,也只是当前相当一部分人或多或少相同的见解,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直观的要求。但这样的见解和要求本身,决称不上新的发现、新的科学。这就好比现在的人喜欢讲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这一类的话不能说错,但要说这一类的话是多么重要的科学,而且还是自己研究得来的科学原理,——将一些时下正炒得旺的常识说成是自己的重大发现,岂不可笑!科学的研究决不是这样的。例如现今不少科学家着力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究竟产生了多大影响,更具体地,地球气候是否在变暖,人类活动在其中又有多大影响?这样的研究才真正称得上科学研究。但要得到真正确凿无疑的具体结论,又是何其之难!因为与此题目相关的重要事项,未知的或近于未知的、不确定的东西实际并不少。而且,这样的研究即使取得了部分成果,通常也难由此发现重大的普遍性的规律,即不大可能取得推进该门科学的重大成果。

  但是,有的看似志向远大的人却说什么,研究是追求最大知识的,社会是追求最大幸福的,经济是追求最大利润的。据此要在这几个领域找出共同点,找出来的共同点又是多么重要的东西。——这样的空话怎么可能是科学?例如,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所谓幸福是有着多么巨大差异的概念——奴隶社会里统治阶级的幸福就和资本主义社会企业主的幸福有巨大差异,秦皇朝或古埃及法老统治下的社会生产活动怎么可能是追求最大利润?

  二、空洞的概括不可能引导出新的科学知识

  一切不对具体的对象作深入研究,冥思苦想构造出来的“学问”,不可能是真实的学术成果;对于固执地幻想着的个人和家庭也是巨大的不幸;这是在无尽的幻想中的必然的无效劳动。

  从对自然科学中的非线性和线性问题的研究成果,推广到人类社会,有一种概括性的总结:当代自然科学的进展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封闭系统,但大部分是开放系统;人为过程可以是可逆的,自然过程中随机性和不可逆性则是基本的;在系统的平衡态附近,系统的变化同外界作用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或近似线性的,但在远离平衡态的状态下,是非线性的。科学范式已由17世纪的经典力学范式发展到当前以系统学的一系列成果为基础的、存在与演化辩证统一的科学范式。

  这一类的总结或说法似乎不能说错,但是更大程度上倒可以说是无重要意义的引申,实际往往成了空洞无用的话。从较严格的意义讲,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已知的历史都向我们表明了,自然和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逆的过程。迄今为止,人所知道的自然史和社会史从来就没有过完全相同事物的再现。也就是,严格地讲,自然和社会过程推移的根本特征从来就是非线性的。这也是不可知论或怀疑论之所以产生的隐蔽的基础。从这样的视角观察,非线性与线性,本来也是相对而言的。

  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的具体事物,非线性只是自然和社会运行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相对应,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线性的客观和必然。一般地,可以把线性理解为,在具体的前提条件下,事物的运动所具有的某种形式的有规则的特征,——在另一不同的具体条件下,这些规则或规律就无从谈起了。而且,所谓有规则的特征,是就事物的某个侧面而言,从其他侧面来看,事物的运动或演化往往表现为无规则的、非线性的。客观地认识事物之所以难度大,就因为事物必然是多侧面的,种种原因造成的认识局限使人难以看清事物的全貌,也难以作出切中要害的整体判断。因此,线性与非线性,对于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具体事物,都是具体地统一的。这样的具体统一对于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研究对象,必然地有着重大差异的。

  所以,即使上面所讲的线性与非线性的关系,大致反映了事物的某些重要共同点,对于各门具体学科如经济学的研究也不会有大的帮助。例如,研究某门应用经济学,该门学科的不断发展,就说明相应的经济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且这些规律逐步地被研究者所发现,这就是相应的经济过程在总的不可逆的演化中相对稳定的线性运动。

  可是,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认识,对经济科学从而对该门应用经济学的发展又有何用呢?对研究者说来,要紧的是发现某个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新规律,即有规则的运行特征。很明白,试图实现这样的新发现的人,第一要务是深入研究对象物的实际运动过程。这决不是讲几句大话所能办到的。

  一些看似志图远大的人却还要更进一步,企图找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共同点,做成更大的“学问”。照时下不少人的看法,这就是研究哲学问题,或者带有哲学意味。但实际上呢,整个19世纪,现代自然科学的根本性进展,就基本已导致传统意义的哲学的终结;20世纪以来的100多年里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更使以下一点绝无疑问: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按自己客观具有的规律运动的,大体上,人已经能够比较真实地描绘出事物(自然界与社会)的某些方面的本来面貌。而不是像人类的幼年时期,由于社会生产水平的限制、实际科学知识的极度缺乏,因而很大程度上只能以猜测和想象谈论自然界和社会。现在,关于自然界和社会,认识上的任务只能是,整体和细节两方面都力求揭示事物的本来面貌。

  关于自然界,还可以举一点例子。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的事吧,那时的一些中国人,在对宇宙的认识上喜欢讲的,除了已有所认识的银河系这一类的星系,更大范围的,就说已知的所有星系以及尚未观察到的星系,加起来构成所谓“总星系”。但其实,关于所谓总星系,一点点具体根据都还没有。如果说是一种猜测,更彻底一点设想,也可以说可能有更多层次的星系系统。但这一类的猜测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猜测也够不上科学假设。真正的科学假设还是以初步的实际根据为基础的。否则的话,科学假设与幻想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说到宇宙的结构和起源,大爆炸理论是当今科学界最有影响的理论,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已知的宇宙是从100多亿年前的大爆炸形成的。这是现有的观测条件基础上的分析研究,包括以观察所得对假设的宇宙大爆炸模型的检验、修正大爆炸模型的某些方面。

  人们说,物理学的宇宙观与哲学上的宇宙观是不同的,至少是有区别的。其实,现实的物理学当然只能以真实的具体的事物为研究对象,例如,现在的探测手段限制着河外星系或河外天体的发现,目前所能观察到的距地球最远天体约200亿光年,但明智的科学家们当然不会说距地球几千亿、几万亿光年远是怎样类型的天体。因为物理学还没有进展到这一步,空谈是没有用的。仅仅说几万亿、万万亿光年或更遥远之处也一定有天体,那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的。因此,从根本上讲,对真实的宇宙认识上的发展,正是取决于相应的科学和技术上的进步。这是当代宇宙学的立足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5479.html

更多阅读

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佛家讲人活着的意义

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简介徐朋飞谈人生的意义。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如果非要给它加一个意义,那就是不断的付出爱。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方法/步骤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1、意义一:不断的成长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小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什么原因引起糖尿病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简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的。究其原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还与自身有着密切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引发了糖尿病呢?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方法/步骤

瘦腰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瘦腿和瘦腰的方法

肚子上的赘肉让你成为名副其实的腹婆,不管你怎样费尽心思,都无法掩饰小肚子的存在。想要快速收腹告别水桶腰,下面是一些瘦腰的最好方法和经验供大家相互探讨!瘦腰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工具/原料粗盐保鲜膜瘦腰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步骤/

面试热问——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面试的时候问职业规划

“未来3至5年内,你有什么职业规划?”是招聘面试的常见问题之一。很多求职者不但被问过,甚至被问倒。HR们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如何回答比较稳妥?最近有位硕士应届毕业生对我说,她在面试的时候被问到“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这个问题让

“箪食壶浆”中的“食”应该读什么? 箪食壶浆田晌忙

“箪食壶浆”中的“食”应该读什么?汉文辞书研究院编的《中华成语大词典》189页有成语“箪食壶浆”其中“食”标音为“sì”,解释为“饭”,成语意思原指百姓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犒劳军队。很明显这里“食”是名词,读sì我认为欠妥。另有

声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为网友青春帅气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