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狐狸苏妲己 忽悠、念秧与千年的狐狸



     蛇年春晚,小品《想跳就跳》中的一句台词:“都是千年的狐狸,你玩什么聊斋”让不少年轻观众猜不透。其实也难怪,此言虽然属调侃,但也包含着误解。其调侃的,是生活中各种忽悠或者忽悠者被忽悠的乱象,误解的则是《聊斋》中的狐狸。《聊斋》中的狐狸精不乏正面的形象,其不仅不忽悠人,而且常常救人危难于被忽悠之中,在一个叫做“念殃”的故事中就是如此。

  念殃在方言中指的是以甜言蜜语和貌似忠谨之行做成圈套,诈取行旅财物。后来泛指设置圈套骗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设局、忽悠。在蒲松龄生活的年代,与强弓怒马、明火执仗地拦路抢劫相比较,还有一种捣鬼为蜮的情况:有人萍水相逢,甘言如美酒。来得既不突然,和人也特别亲近。可你一旦将其当作好朋友,那就难免受害,丧失资财。蒲松龄不仅给念秧下了定义,而且还举了一个例子加以说明:有那么一伙人,为了几十两银子,分工明确,由三、四个骨干轮番上阵,曲折跟随客商几百里,直到得手方肯罢休。在这个例子中里并没有狐狸出现,倒是数年后由于狐狸的出现,才使得上述念殃骨干“赔了夫人又折兵”。

  有个姓吴的书生在丧偶之后由京城返乡,途中同样遇上了这个念殃团伙。不过吴生有位秀才朋友主仆皆狐,每当关键时刻就会出现。尤其是那个狐仆,比吴生自己的僮仆还要贴心。秀才主仆会隐身,善变化,颇有孙行者的本领。比如有一次,当念殃团伙一面将吴生拉入赌局,一面又来抓赌,眼看吴生的财物就要被“没收”时,突然听到门外有官员出行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听那阵势,来头不小。吴生夺门而出,高声呼救。念殃团伙害了怕,硬把吴生拉回来,求他不要声张,使得吴生逃过一劫。吴生后来才知道,那支官府的仪仗队伍,就是秀才主仆幻化出来的。

  这个故事中的两个狐狸精足智多谋,让念殃团伙丢盔卸甲,很让人解气。然而秀才主仆还算不上千年的狐狸,千年的狐狸被称之为“狐仙”,不但自己功德圆满,而且会和众仙一样普度众生。所以说,如果认为千年的狐狸忽悠人的本领高强,那就是一种误解。

  有必要指出的是,聊斋可不是用来“玩”的。念殃成风,使国人没有安全感,与其说是民风浇薄,不如说是官府的“糊弄”;否则一个念殃团伙何止于为害一方达数年而安然无恙?作为一个被边缘化的知识分子,蒲松龄参与不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顶层设计,只好将希望寄托在狐鬼身上。正所谓“搜神怪以抒狐愤,志鬼狐聊寄情怀”,其中的“磊块愁”是不言而喻的。当然,蒲松龄在“念殃”的故事里主要是想唤起念殃者的良知,告诫他们“骑者善堕”,自以为善于忽悠的人终将要得到报应。是的,公道自在人心。至于将消除念殃的办法寄托在念殃者良心的发现上虽然靠不住;但总比把成功视为谁更能忽悠,丝毫不以忽悠为耻的搞笑,要可贵的多。

 千年狐狸苏妲己 忽悠、念秧与千年的狐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589.html

更多阅读

皇帝、男宠与男宠的妻子、妹妹一块儿玩 皇帝成长计划2男宠版

皇帝、男宠与男宠的妻子、妹妹一块儿玩建平二年(前5年)的一个清晨,汉哀帝刘欣在近侍宦官们的簇拥下,抬脚刚要步出殿门,猛地发现站在殿檐下传漏报时的少年清秀俊朗,温婉白皙煞是喜欢人。皇上盯着美少年定睛看了好一会儿,深深被他的相貌吸引

声明:《千年狐狸苏妲己 忽悠、念秧与千年的狐狸》为网友拿命去拼未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