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世界 年会 世界是不可能被认识的



    无论是休谟、康德、费尔巴哈、约.狄慈根还是恩格斯,他们都坚持一个观点,就是感觉是认识的唯一的泉源,并且他们都认为在现象后面还有“自在之物”,在直接的感性材料后面还有其他的东西。但费尔巴哈、约.狄慈根还有恩格斯又显然是不能够认可休谟、康德的观点的。

  他们之间的分歧在于,对世界的可认识性上,休谟和康德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被认识的,诚如恩格斯所批判的那样:“~~~~在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之外还有许多的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的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近代哲学家中,休谟、康德就属于这一类。”恩格斯基于的论点是:“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Schrullen(即不可知论)驳斥得最彻底的就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来某一自然现象,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他的论据很简单:“动植物体内所产生的化学物资,在有机化学把他们一一制造出来之前,一直是这种‘自在之物’,当有机化学开始把他们制造出来后,‘自在之物’也就变化成为‘为我之物’了,如茜草的色素---茜素,我们现在不是从地里种的茜草根中获得,而是用便宜得多简单的多的方法---从煤焦油里提炼出来了。”

 不可能的世界 年会 世界是不可能被认识的
  对此,列宁作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关于认识论的结论:

  1、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而存在的,比如茜素本来就存在于煤焦油里,在我们未知之前,我们没有这种感觉,但它就是存在的。

  2、在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只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认识的东西之间。

  3、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辨证的思考,也就是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去从不知到知,怎样去从不完全的、不确定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

  这就是恩格斯、列宁关于认识论的完整的议论(请读者原谅我们做这样的引证,但是我们非这样不可),对于列宁的认识论,第一点,我们是绝对的持肯定态度的,但第二点和第三点,是我们不能够认同的。其中,第二点,在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真的就只有已经认识的和尚未认识的东西吗?我们认为诚如恩格斯所批判的那样:“~~~~在已经认识的和尚未认识的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未完全认识的或者现在又开始不认识的。而这点正是基于列宁的观点而来,列宁强调了,认识的变化(他的原话是: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辨证的思考,也就是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但他却忽视了我们感觉之外的自在之物本身也是具有运动和变化这一特性的。

 从列宁的议论看仿佛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是:我们的认识是变化的、运动的、动态的,而自在之物却是死的、不变的、静态的,我们的认识在运动在变化,自在之物同样在变化,甚至变化的更快,在这里无论是我们的费尔巴哈、约.狄慈根还是恩格斯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当我们的感官受到来自外部的某些对象的刺激,‘现象’才产生。恩格斯在他那著名的<反杜林论>里写道:“思维和意识是人脑的产物”,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因果过程,首先‘自在之物’即某些对象对我们的感官产生了刺激,我们的大脑才能够产生思维和意识,也就是说:‘自在之物’对我们的感官的刺激这一外部因素才是认识产生的基础条件,也只有它的运动它的变化通过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缘因,产生并且传达到人的感官,并经头脑最终形成思维和意识,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有一句很到位的话,概括了这种因果过程:“思维永远不能够从自身中获得,而只能从外部世界汲取和引出存在的形式~~~~~~~~~~”

  一个永远居前一个永远紧随在后,而二者都是运动的、变化的,也正因为这点,过去我们认识的,而因为在运动中可能掺入了其他因素或元素,而变成为了不认识的,至少是不完全认识的也就成为可能。这点也就决定了认识于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维度方才有效,而离开特定时间和空间维度,认识也将失效。

  另外,我们还模糊了一点的是,个体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是无数个个体(它包括了我们及我们之外的一切自在之物)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世界可以成为一个整体来影响个体,个体同样可以从自我出发,对世界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又将会汇入世界这个整体,再去影响其他的个体,令他作出对世界相应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又将反过来影响世界这个整体,而这个整体又去影响每个个体。这种相互的关系也就决定了世界是动态的是一种化的性状,这种性状更决定了,这个世界更具神秘性。

  基于这种种,我们也可以作出一个结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相对的是不可能彻底的。

  末了我们把它通俗化吧:人类与自然和环境甚至与人本身的关系是复杂的,是相互影响的.目前人类的智力本身对现象世界本身是不可能求解的,原因在于人类智力本身的有限性上,但我们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人类在追求理性的可能和实际的行为意义.人类本身的智力也遵循自然法则在发展,那就是进化论学的用进废退原理了.但,我已经在前面说过,人类与自然和环境甚至与人本身的关系是复杂的,是相互影响的.人本身在发展,同意自然环境人类种群甚至人类个体间都是在发展和变化的,是在相互适应的,也就是说,人本身在进步,而整个自然界也是在随同这种进步在起变化的,也因此人类永远将处于认知的过程,永远处于追求理性的路途,因为,在现象和本质的世界里,人类永远都不可能求解.当然,在这里我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我的观点不是人类本身是非理性的,我试图说明的是,人类是追求理性的,但因为认知力的局限,人类的行为本身是追求理性但事实不可能理性,也就是我说的理性的有限性这一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6203.html

更多阅读

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

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看中国离不开看世界,看世界离不开看历史。看历史既不能虚无主义化,也不能碎片化,而是要看历史的大趋势和历史的全球关联性。上世纪的60年代,全世界经历了几乎是“前无古人,后少来者”的重大历史事变,我们

世界是个班,美国是班长,中国是团支书 有意思 班长 团支书

世界是个班,美国是班长,中国是团支书联合国班主任,穷,身子弱,地位低,没几个学生把自己当一回事,同学们还算有点良知,分摊了他的生活费,但作为交换条件,班主任的管理权交给了五个班干部。1、美国班长,家里有钱,人长得也强壮,学习成绩很好但也爱打

为什么统一地中海世界是罗马而不是迦太基 罗马2迦太基开局

前文讨论了《《为什么统一地中海世界是罗马,不是雅典》,今天再来看看,罗马和迦太基这两个地中海世界的超级大国,为什么最后胜利的是罗马。而在罗马内战中,为什么胜利的是“不民主”的凯撒,而不是号称民主的“共和派”。强大的迦太基拥有

鹦鹉的社交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未来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鹦鹉的社交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红色皇后 发表于 2014-09-22 14:56非人类哺乳动物,例如灵长类的复杂社会行为,科学家已经已经了解了很多。但是,研究鹦鹉的社会,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呢?相比身体而言,鹦鹉的脑比较大,此外,鹦鹉的认知能力也较强。鹦鹉

声明:《不可能的世界 年会 世界是不可能被认识的》为网友心灵的触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