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文献综述 管理学经济场论——“后理论管理学”综述(四)



诚然,“管理学经济场论”与“经济学经济场论”的区别与联系就在于,前者是揭示经济规律的而后者是解决如何按经济规律办事的,表现在,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是对前者的延续与实际应应,是断然不能分割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笔者所以要区分,仅仅是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存在认识上的差异。表现在一个侧重于认识,一个侧重于应用。

 

管理学“管”什么?在“管理学价值论”一文中,笔者说“管价值”。其实,说管理学“管”经济也可以,因为老百姓在干一件事之前,经常会问“这样做经济不经济”的问题。

 

请问?什么叫“经济不经济”?笔者以为,就是“划算不划算”的意思。可是,在我们的经济学词典上,却把“经济”解释为“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怎么,错了吗?是的,因为“社会物质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未必就是个“经济过程”或者说未必“划算”。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有在“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能够实现资本增殖与可持续增殖,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够说它是一个“经济过程”,是“划算”的。否则,如果实现不了上述目的,我们就没有理由把它称为“经济过程”,当然也是不划算的了。比如,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绝对数量的增加,利润并非也增加。

 

 管理学文献综述 管理学经济场论——“后理论管理学”综述(四)

换言之,在生产过剩的前提下,产量与利润并非成正比,有时还会呈现反比。现代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给这种“成反比”关系,取了漂亮的名称——负增长。啥叫“负增长”?我的理解就是——生产得越多,亏损得也就越多。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用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学“投入与产出理论”和资本主义管理学之“量·本·利关系”原理显然解释不通,也解释不了。其实,即便是加上“经典物理学”原理,也解释不通也!

大家知道,“经典物理学”认为,“引力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就是说两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相互间产生出的引力也就越大,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大家又知道,按照传统经济学或者说按照“经典经济学”、“经典管理学”原理,资本投入的数量越多,其生成的利润也就越大,否则也就不会存在所谓“量·本·利关系”。那么,在生产过剩的条件下,上述“投入与产出关系”或者说“量·本·利关系”为什么会不灵?难道资本失去增殖本质?

 

是的,如果要问为什么?我的回答是——在“空间不变”的前提下,相同的资本物质形式所具有的“原价值形式”不能充分发挥的原因造成。用“相对论力学”原理解释,就是在“光速不变”的前提下,“光”这种物质形式,走过了相对扩大化的空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相同的“光物质”由于走过了相对较大面积的空间,其所需要的时间必然会长。

 

诚然,笔者承认,从表面上看,我们面前的这个“经济空间”似乎并没有被扩大,因为人类的世界就那么大,它不会由于经济活动而改变。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而事实上是,相对于某一个经济体来说,其绝对空间必然会扩大。比如,当某一产品在某一地区饱和时,生产者就必须要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拿到其他地区去销售,而该产品走过的绝对空间必然加大。

 

其实,这一点与“广义相对论”原理所解释的现象十分相似也!也正是由于如此,笔者才用相对论力学原理来解释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管理问题的。那么,我们认识这一点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意义就在于,当我们在对经济事物、物质进行管理时,就不能不考虑“绝对空间”被“加大”的问题——这里面不仅仅是个成本加大问题,更是个时间被延长的问题。诚然,笔者承认,由于采用的先进的生产设备,单位时间生产出的产品数量并不少。

 

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的是,生产速度的提高,不抵补销售距离的拉大,也就不要说这本来就不是一个问题,也就更不要说生产数量的增加对于产品的销售来说更不利的问题。为此,为了解决上述矛盾,笔者为走向新经济、新世界、新世纪的人们,创立了“管理学经济场论”这门新科学,它之所以能够诞生,当然就是冲着“饱和经济”和“生产过剩”来的!

 

那么,什么又是“管理学经济场论”?简单地说,就是从现在起,我们需要抛开传统经济学、管理学或者说从现在起,我们需要抛开“经典经济学”和“经典管理学”原理而采用“相对论经济学”和“相对论管理学”原理,去解释新经济现象、新管理现象,去解决新经济问题、新管理问题。这是因为,用传统的、经典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方法已解释、解决不了新经济、管理现象和新经济、管理问题。那么,“管理学经济场论”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从形成经济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入手,即从“经济之母”、“资本之母”的“资源经济”、“资源资本”入手,而不是“就经济论经济”和“就管理论管理”;第二,从“已被资源化”了的“经济资源”、“资本资源”入手,通过“资源管理”的手段,即通过“逆变”方法,将上述这些资源“还原”为经济物质、资本物质。诚然,这一切尚须“经济场”检验。

 

这是由于,一种经济事物、物质是属于资源还是资本,必须由“经济场”、“资本场”说了才能算数,而人的意识、需要等,都不具有这种“检验”之功能。反之,如果搞不好,就会出现违反规律的现象。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经济学经济场论”和“管理学经济场论”,说穿了就是“经济场”作为客观依据,来对经济事物、物质进行管理的科学,因为“经济规律”产生于“经济场”。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经济学经济场论”和“管理学经济场论”本来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一个是揭示经济规律,一个是按经济规律办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6337.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管理学文献综述 管理学经济场论——“后理论管理学”综述(四)》为网友雁来音信无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