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有一点不如萨伊——价值理论探索之十六



    马克思说过,生产价格等于“k + kp′(成本价格加上成本价格乘以平均利润率所得之积)”。这种“利润率在一切生产部门都是一样的”(《资本论》第三卷,第193页)。在马克思看来,不论资本周转得快还是慢,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品,只要有相等的成本价格k,就应该加上相等的平均利润kp′,从而拥有相等的生产价格。其实,这种思想违背了平均利润率规律,原因在于他不懂得成本利润率与资本利润率的区别。

    萨伊早在马克思之前就明白了成本利润率与资本利润率的区别。他说,“有些事业一年之中,资本会还原几次,而生产过程也周而复始几次。能在三个月内完成产品的制造和销售的事业,一年之中便能够把资本利用四次。可以想象得到,它每次所生的利润,一定比一年只能周转一次的资本所生的利润来得少,要不是这样它的利润和后者比起来将达四倍之多。这么优厚的利润,不久一定会使资本涌到这方面来,而由于竞争关系利润必降低下来”(《政治经济学概论》第112~113页)。根据萨伊的逻辑分析,一切行业的年资本利润率都应该相等,资本周转越快的生产部门,其资本每次所生的利润就越少,导致成本利润率越低;资本周转越慢的生产部门,其资本每次所生的利润就越多,导致成本利润率越高。于是,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品,既使有相等的成本价格,也不一定有相等的平均利润。只有如此,等量的资本不论投在哪个行业,都能在一年的时间里带来等量的平均利润。显然,萨伊的观点才符合平均利润率规律,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不如萨伊。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有一点不如萨伊——价值理论探索之十六
    很可惜,萨伊的智慧之光照错了位置。因为他在研究产品价值的关键时候,只强调资本对生产所做的贡献,不强调“等量的资本要求等量的利润”,忘记了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他的继承者们更是将他的正确思想一扫而光。相反,马克思在研究产品价值时,牢牢记住了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并且注重理论与现实的衔接,只是犯了技术上的错误。当然,他的成本价格也犯了技术上的错误,只是决定生产价格的总体思想是正确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6347.html

更多阅读

穿过千年的尘埃之十六:陈阿娇篇

阿娇: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很多年前,当《还珠格格》风靡大陆荧屏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女子的一段台词,很是深深地打动过我,那段台词是这样说的:皇上,我娘虽然等了一辈子、盼了一辈

男人办公室暧昧之十六种表现搜的 暧昧办公室

所谓暧昧,是给道德品质高尚且闲暇饱食的兄弟使用。寂寞空虚抑或心智不全者慎之,以免徒然伤人损己。更有淫邪之徒,莫以暧昧之名行苟且采花之事。谨此!本文只适合那些想和女孩子玩暧昧的兄弟,不适合用来作为追女孩子的行动指南。1、在办

《第三章之:中国广告传播的新锐36计》之十六----十九

广告第十六计:广告创意是最值得花钱的地方 打开电视,广告就会像被饿了一周的公牛一样奔跑出来,乱喊乱叫,让人眼花缭乱不堪其扰。但是广告看完了,随着电视机“吧嗒”一声的下班关闭声,广告好象也忘的一干二净。根本没有几个能让人记得的

声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有一点不如萨伊——价值理论探索之十六》为网友梦在深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