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布斯落马榜》孙树华:“破烂大王”的神话与覆灭(畸形发



畸形发展:非理性是根源

孙树华如何拥有如此大笔的资金进行投资?

这是人们最大的疑问。

在动辄上亿元投资的大手笔面前,华林集团每年不过千万元的利润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盘局”。即便从现代企业的发展逻辑或者从最简单的商业理论来推导,华林的逆风飞扬都是一个现实性的“悖论”。

这只能有一种理由可以解释:孙树华得以建立庞大的帝国,是借助了多种“东风”的结果。

那么,这些对孙树华起到了哪些作用呢?

aihuau.com

首先是“官”。孙树华想要做什么项目几乎没有阻碍,政府出于政绩的需要,或者发展的需要,会于公于私对急于做大的华林施以援手,而孙树华也在各方的照顾下习惯了这种被“抬着走”的行事方式,甚至不用考虑太多的资金风险。

比较典型的事例是,几年前华林的产值只有7000万元的时候,孙树华战战兢兢地报了一个1亿元的数字,满以为会被查出来挨批评。哪知地方官员再往上报时“加快了发展进度”,这一数字翻了一番,达到近2亿元。

第二是银行滚雪球式的贷款支持。毕竟华林所投资的多个领域都是被行家看好的“有前途的项目”,而“孙树华的性格十分要强和执著,在处事上有着极高的情商,这点尤其体现在他与银行非常紧密的交往上。”一位知情人士如此说。

第三是企业自己的非理性扩张。在政府及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孙树华和他的华林集团完全失去了理性。

比如,一个几十亿资产的企业,竟然没有一个详细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又比如,对于上马哪些项目、企业是否可以兼并都没有任何可行性分析报告,往往是“孙总决定了,大家都照着做,甚至从来不怀疑其对错”;

再比如,企业内部沟通严重匮乏,连最基本的电脑工具都少有;

还有,沪光塑料厂曾经因为原料不够干燥,导致产品起泡最终报废了几吨原料,这种生产大事故集团上层居然几天后才无意中从“小道消息”上得知;

……

更为滑稽的是,当华林集团内部在总结自己的发展模式时,称之为:非模式化,即华林的发展得益于“打破一切现有的框框制度,从现实出发,根据企业当地、自身的特点来发展企业”。

有关人士称:这种“非模式化”更多地强调了企业与各种力量的关系,而忽视了企业本身需要从受益上“安身立命”的基本道理。

更有人评价说:华林集团还只能算是个中小企业,虽然有各种力量的帮助将它推到了一个众人瞩目的境地,但企业本身的原始面目注定了它的悲剧色彩。

也有人形象的比喻说:“华林集团像是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在两边有人帮忙抬杠铃的情况下练举重。在不知道真正能举多重的情况下,觉得举多少都无所谓。但是当杠铃掉下来时,将成为华林集团无法承受之重……”

在华林集团员工们看来,孙树华平日“主要奔波于高层、银行和市场中”,因此“政策把握得非常准,取得了党政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支持,社会上帮他办事的人不少”。

 《中国福布斯落马榜》孙树华:“破烂大王”的神话与覆灭(畸形发
智维律师评析:

“道可道,非常道,天地有道宇无道,大道无道方有道”。这无疑是一种最高的境界。

孙树华的华林集团把自己的模式归于“非模式化”,可能是寄希望于此。但可惜的是,孙树华及他的华林集团根本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也根本无法运用到这种深厚虚幻的哲学道理,反而将一个企业所必须拥有的商业模式给抛弃了,这无疑是他的悲哀之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652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中国福布斯落马榜》孙树华:“破烂大王”的神话与覆灭(畸形发》为网友笔墨书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