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味品网 以责任促发展,调味品企业必须跨过的三道坎?



   编者按: 3·15年年都有新主题, 2009年也不例外,“消费与发展”当之无愧地成为了2009年3·15的主题。但是对食品行业来讲,今年的3·15不应仅限于主题的变换,而是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认知企业与末端消费者之间的契约关系。2008年以来,三聚氰胺事件还在继续蔓延,中国市场上绝大部分国内国际奶业品牌卷入其中。这起风波,让所有人都不得不考量品牌的价值,品牌对于消费的指导作用在动摇,甚至在某一行业出现阶段性休克。奶业如此惨痛地给世人上了一课,让我们全维度地在一段时间丧失了对行业内全部品牌的消费信心。最近几年,中国食品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加强,发生问题的往往是知名品牌,甚至出现全名牌现象。这也越来越与西方市场行业内出现问题的往往是领导品牌的现象相趋同。伴随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这种现象将更为明显。

    其实,出现全品牌现象的问题核心就是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感的普遍丧失、普遍懈怠,以及对利润的茹毛饮血。调味品行业出现过小问题,也出现过大问题,虽然还没有出现乳品行业几乎全军覆没的问题,但是调味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肩负着食品安全的重任,我们各个企业必须“带着责任去发展,真切关爱消费者”,在享受中国发展的利处时,把我们的消费者真正当作“上帝”,当做企业的衣食父母,让你的品牌真正具有指导购买的意义。

    笔者认为,要实现“以责任促发展,真切关爱消费者”必须跨过以下三道坎。

 

 

第一道坎:产品安全

    2008年的“3·15”提出的主题是“消费与责任”。虽然这一主题提出的时间比较早,但是始终没有遏制住2008年食品行业的灾难性事件。时间迈过了2008,可是安全危机还在蔓延。事实上,调味品行业发生质量安全危机的几率可能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其影响波及面是更为广泛的。

    大多数接受调查者都纷纷表示,被曝光的产品安全公众事件仅仅是冰山一角。国内的一些企业甚至一些知名跨国公司频频出现产品安全问题的深层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缺乏完善的产品规范标准和监管细则,从而导致企业为了短期绩效钻监控的缝隙。

    调味品行业又是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最密切的行业之一,调味品的质量安全对社会的影响巨大的,但是,就在这样至关重要的行业,出现了不少公愤的事件。问题主要出现如下几个方面:

1、原材料不合格

    霉变大米酿陈醋。一些产家为了降低成本,竟然使用霉变大米做原料。而变质发霉的粮食当中就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以后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甚至还有更为让人反感的“毛发水酱油”事件,这种酱油属于用非食品物质充当食品原料,虽然国家三番五次明令禁止生产,但是一些黑心商贩利欲熏心,仍然生产含有有害物质的“毛发水酱油”。

2、质量指标不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足。据卫生局发布的相关食品卫生质量公告,抽查不合格的酱油大都是因为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足。而据有关部门分析,氨基酸态氮是酱油当中一个比较主要的呈味成分,也是酱油的一个主要质量指标,所以国家标准也有明确的规定,每百毫升不能小于4克。但是有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多加水,这样出品率会提高,但是产品质量会降低,并造成氨基酸态氮(含量)下降。

    鸡精:配料含量含糊其辞。据了解,鸡精行业标准中有几项硬指标:鸡肉成分指标和鲜度指标。在鸡精配料中,“其他氮”是鸡精里显示鸡肉含量的重要指标,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二钠是衡量鸡精鲜度的指标,在一定范围内,三者含量越大,鸡精的品质就越好。而在一些超市大卖场的调味品柜台里,不少鸡精产品在外包装的配料表上含糊其辞,只标有谷氨酸钠、食用盐、蔗糖、鸡肉粉、植物蛋白等名称,并没有注明含量,消费者根本无法知道它的各项含量是否达到标准,也就无从得知其中是否含有鸡肉。

    国家质检局每季度都会对调味产品进行监督抽查,省质检局、地方质检局都会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对调味产品进行监督抽查。但是,每次总有那么些企业出现严重的质量不符合标准的问题:苯甲酸含量超标,菌落总数超标,氨基酸态氮含量未达到标准要求,醋酸含量未达到标准要求……

    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即使是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也不断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如日前被演绎得轰轰烈烈的美国“花生酱”事件。随着“花生酱”事件在拥有严格食品监管体系的美国持续发生,食品安全成为美国各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如何为民众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各国食品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都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3、日常保存存在安全隐患

    据了解,酱油有烹调用和佐餐用之分,但很多人在购买时都不太注意选择。另外,酱油在生产、贮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因卫生条件不良而造成污染在所难免,甚至会aihuau.com混入肠道传染病致病菌。

4、产品过期,市面仍卖

    “过期六年调味品仍在卖”、“过期调味品改‘生日’再卖”、“学生餐配送中心调味品过期”……时不时,总是能在各大报纸网站看到这样的新闻,不能不令我们觉得内心凄凉。众所周知,食品(包括调味品)一般都有一定保质期,超过保质期,即使表面上看不出变质迹象,其营养成分、卫生状况及质量指标都已发生了变化,不宜再食用。

5、假冒产品猖獗,

品牌,是联系企业和消费者的直接纽带。因为消费者认同与接受的是在产品质量保证基础上的品牌产品,因为成功的品牌可以提高企业产品价值,增加企业产品识别度,甚至有区隔市场的好处。正是由于品牌有着这样的影响力,于是,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这个纽带,生产大量的假冒产品,损害企业的形象,损害消费者健康,甚至毁灭一个品牌。

第二道坎:售后服务

 中国调味品网 以责任促发展,调味品企业必须跨过的三道坎?

    绝大部分企业调味品企业“窄化”售后服务,想当然地把售后服务当做为经销商服务来看待,在直接消费者的身上花费的心思少之又少,也就是说,公司只负责生产产品,只扮演“生产商”,而没有做好“品牌商”。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调味品品牌商,应该做好以下3项售后服务。

1、打击假冒产品

    如果没有假冒产品,这个品牌可能没什么名气,没多大市场份额。但是不代表品牌在行业的威望高,就可以容忍更多的假冒产品。假冒产品在市场上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也会把正品当做假冒产品。调味品行业在群众生活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调味品企业做不好打假工作,还谈什么“从市场出发”、“以消费者为中心”?打假工作做得不好,公司的品牌就受危害,群众利益就受损,企业谈不上做百年老店。

    在2008年中国调味品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上,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银良在分享这方面的经验时,有着超乎同行的见解和远见。他把打假作为一项系统工作、长期工作,设立专门的部门与人员去跟进,同时与消费者紧密联系,对于举报和投诉,就一追到底。

    中小企业假冒产品较少,没有大企业那么复杂,或者更有区域型的特点,一方面要重视打假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想办法用简单易行或者先进的手段降低打假成本。

2、做好产品教育

    调味品产品层出不穷地推向市场,但是试问多少调味消费者熟悉那些新产品呢?产品研发时,耗尽心思与钱财,但推向市场后,却自然销售。这种推广方法,应该毫无疑问的抛弃。售后服务不是简单服务,它是有许多工作、多种工作需要做的。产品教育就是其中非常起作用的一个,它不仅影响售后服务水平,影响到品牌塑造,进而更深地影响市场挖掘能力和销售业绩。

    产品教育是调味品行业的软肋,特别是对不少市场容量较小的细分产品来讲。调味品的产品教育要走两条路线,第一条为专业路,第二条为大众路线。专业路线就是要走餐饮渠道,以厨师、餐饮店为目标消费者,进行产品知识沟通;大众路线就是要以普通家庭为对象,进行产品知识沟通,教会他们使用方法,体验产品益处。

3、做好消费和使用信息反馈工作

   很多企业颇耗成本地调研市场,却忽视了日常使用者的自然反馈,忽视了这部分已使用人群的消费研究。作为调味品企业,我们更需要做好这部分工作,一方面这样可以及时处理滑末端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冲突,另一方面又可借机改进产品,发现市场机会。

第三道坎:创新能力

    如果光靠老本来发展,企业的发展之路会越走越窄,越走越短。调味品的创新可以是去开创一个新的品类,也可以是基于已有品类区开展创新,同时也可以是品牌创新。

1、生产技术创新

   笔者认为,生产技术创新对中国调味品行业来讲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中式调味品来讲,生产技术亟需规范化、标准化,将传统生产方法转化为现代化作业方法。

另外,生产技术的创新还应改把着力点放在提高产能效率上,减少能耗,降低成本上,从而形成价格竞争力。

2、研发创新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调味品市场同样未能避免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引起的竞争白热化。面对利润不断压缩的行业困局,很多调味品企业纷纷避开低价恶性竞争的低层面营销方式,用品牌力拉升产品价值,从而提高竞争力。

    让我们以醋为例子来看看它们的衍生产品:山西的饺子醋,除了开胃的酸味外还兼具香辣风味,能够让面皮和肉馅吃起来更美味;拥有美容保健功效的果醋,则是年轻女性的最爱,富含苹果、山楂、葡萄、柑橘、猕猴桃等果类的酸甜味;老年市民一般偏好康乐醋,搭配面点和清蒸河海鲜风味尤佳,据说长期饮用对高血压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调味品创新可以去开发一个品类,也可以去衍生一个品类。关键是要用创新去迎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新的趋势。

众所周知,随着餐饮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厨师已经成为我国调味品企业最为广泛而重要的消费群体。厨师对于调味品与菜品的搭配与使用,调味品对菜品的色泽和形态,口味与营养的作用,有着自身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厨师对于调味品的口碑也不容小视。因此,一些有先进理念的调味品企业已经提出了“将研发室搬到厨房”的概念。联合利华的美食策划就是这样一个部门,他们的员工穿梭往来于世界各地的餐厅、酒楼、饭店,吸收厨师对于调味品研发的意见与建议,与厨师一同进行菜品的设计与开发。这一举措既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而更为关键的是赢得了众多厨师及其团队对于企业产品的支持与信赖。

3、营销创新

营销上的创新,往往对于企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调味品行业集中度比较低,营销创新的功效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大,企业也容易依靠营销创新在市场中形成区隔。

    以往的营销可能侧重销售价格体系设计、渠道建设、销售政策、广告投入上,然而,笔者认为现时的营销创新应该集中在产品的品牌建设上,将价格、产品形象、产品体验、产品宣传沟通结合在一起去适应、去贴合目标消费群的生活形态。与此同时,根据消费趋势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去构建新的品牌体系。

在我国的调味品企业中,消费者俱乐部一直是受到消费者与企业的青睐。成立于1996年的“太太乐消费者俱乐部”可以看作是其中的佼佼者。出版《太太乐报》,走进社区,竞拍“百年幻影”全球珍藏版劳斯莱斯第35号车将其归属权授予俱乐部,在线美食博客等一系列的活动将太太乐“让十三亿人尝到更鲜美滋味”的企业目标和为广大会员和消费者提供“至尊、至味、至诚”服务的理念广泛而深入的进行传播和推广。让俱乐部的广大会员与亿万消费者在使用太太乐产品烹饪各种美味的同时,也共享着“亲情、和谐”的感动篇章。

结语:产品安全是责任,但肯定也促进发展;抓售后服务工作是责任,同样也会促进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对调味品企业来,的确是艰巨的任务和必须肩负的责任,但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式调味品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产品安全、售后服务、产品创新都是责任与发展的有机结合。2009年的经济发展要依靠消费来拉动,2009年的调味品行业发展需要企业以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方式管理企业,以真切关爱消费者的感恩之心发展企业,将行业做强,将风险做小,将安全做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7103.html

更多阅读

台风防御,日本气象厅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哪些?

【台风防御,日本气象厅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哪些?】2004年以来最凶的大台风韦帕将直袭东京,日本首都是否内涝成热门话题。尽管袭击日本的台风类型较为单一,相对好预报;但日本气象厅值得学习的地方的确很多:1、专业主义至上,独立性突出;2、气象

乌达三道坎何时拆计划 中国梦的三道坎

      2012年年底以来,中国经济成了全球经济中最不可测的变量。一方面,有很多声音认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体制机制内的矛盾已难以调和;另一方面,很多学者肯定了中国经济的现状,认为未来中国经济仍将保持稳定速

医药代表的未来 10亿元,医药企业未来成败的黄金分割点

     十亿元俱乐部系列之一  10亿元,医药企业未来成败的黄金分割点  北京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董事长 娄向鹏  市场与竞争永远处在不停地升级当中。未来十年,年销售额10亿将成为医药企业成败的黄金分割点!  2007年,福来在

声明:《中国调味品网 以责任促发展,调味品企业必须跨过的三道坎?》为网友当年华褪去生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