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鑫保险 泛鑫保代跑路难扼行业 “规模冲动”



     8月19日晚,制造了震惊保险业界跑路事件的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怡从斐济被押解回国,携巨款跑路事件距离真相大白又近了一步。

  当业界还未完全将其签订的自制理财协议及佣金玩法搞清楚时,兴业银行被爆出卷入旋涡之中,同时,广东可能存在的两家“类泛鑫”保险中介也被挖出。

  虽然不少业内人士之前都强调泛鑫事件仅是个案,在业内并不普遍,但整个行业的名声近段时间还是受到了不小影响,质疑保险中介的声音不断涌现。

  “规模为王”已被诟病多年,特别是近两年寿险市场不景气,险企的冲劲愈发突出,在和中介机构合作过程中,保险公司将规模作为衡量双方能否持续合作的关键标准,甚至不惜牺牲掉风控部门,为行业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中介公司部门设置较为精简,甚至有些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风控部负责人,当风控与业务出现冲突时难以发挥作用。

  保监银监齐排查

  预料中的风险排查如期而至。

  8月21日,保监会发文称近日将对人身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进行风险排查,排查范围包括人身保险公司对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销售的保险期限超过一年的个人人身保险业务,重点是保费收入短时间内增长迅速、销售过程中向客户承诺高收益、将保险产品混淆为理财产品、客户回访成功率较低、客户信息不完整等问题。

  同时,保监会还对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的风险展开排查,如是否存在销售保险以外的金融理财产品、非法销售金融理财产品、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资,侵占或挪用保费和保险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了解,泛鑫事件中,受牵连的6家险企(泰康人寿、光大永明、阳光保险、幸福人寿、昆仑健康、海康人寿)已被监管部门召集约谈。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官网上发表声明,称其从未授权泛鑫代表公司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除昆仑外,与泛鑫撇清关系的还有泰康人寿。该公司宣传处在发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一份情况说明中表示,该公司于2012年8月与泛鑫正式签订保险代理协议,在2012年8月至11月期间共承保泛鑫代理的业务25件,标准保费为86.34万元。“在4个月的合作中,多次发现保单品质未达到国内公司相关标准,故于2012年12月已不再受理泛鑫代理的业务,现已与泛鑫解除代理关系。”

  有的公司在极力撇清,有的公司却不慎被牵扯其中。

  就此前盛传的兴业银行卷入泛鑫骗局的传闻很快就被兴业银行否认,其相关部门人士强调,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从未与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开展过任何业务合作;未发现上海分行员工存在私自销售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产品行为;未发现客户在上海分行网点与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签订相关理财协议。且经核实,兴业银行仅为客户本人用于缴款的银行卡开户银行。

  即便如此,为防范风险传染,上海银监局在第一时间要求在沪主要中资银行就是否存在推介或销售泛鑫公司产品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值得一提的是,在排查中发现有极个别银行客户经理存在私自推介泛鑫理财产品的行为,有关银行正在进一步核实,并按其销售人员管理规定予以处理之中。

  “开始对泛鑫出事并不感到惊奇,业内只要听说过它运作模式的基本都不看好,但现在事态影响已蔓延至整个中介行业,现在有同行见面,都会以一种开玩笑的方式互问‘最近卷了多少钱?’玩笑过后想想,这是对行业声誉的伤害,应该借此机会好好反思。”北京一保险经纪公司总经理助理对记者说道。

  规模指标成险企与中介合作决定因素

  险企与中介合作的态度非常短视,将传统考核代理人的方式用来考核中介机构,短期内不能提高保费规模就停止合作。

  事实上,保险公司与中介机构的关系颇为微妙,在采访中,小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都将自己摆在“弱势”的位置。

  近年来,寿险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增员难,一方面是险企从头培养一个成熟的代理人需要花费两到三年时间,成本高且见效慢;另一方面则是行业的流动性颇高,在增员难的状况下,同业挖人就不可避免,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整个行业代理人的留存率只有10%。在此背景下,不少险企,特别是中小险企与中介机构的合作呈现出加大趋势。

  以此次涉事的光大永明保险公司为例,据其2012年年报显示,银行代理、个人代理、保险中介专业代理是其保费收入的三大主要来源。从占比提升来看,银行代理、个人代理、保险中介专业代理2011年三大渠道占比分别为73%、10%及4%,2012年占比分别为68%、11%及6%;从保费增幅看,相比2011年,银行代理渠道仅增长0.8%,个人代理渠道增长17%,而中介代理增幅则达到70%。

  “中小保险机构在与专业代理机构合作的时候没什么明显优势,代理机构擅长销售,手里掌握着客户资源,现在市场竞争主体那么多,肯定是有客户的说了算,保险公司为了获得保费收入,有时候对一些不太规范的行为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家小型保险公司内部人士说道。

  而在一家成立不久的保险专业代理公司总经理高华(化名)看来,市场中早发展起来的大型中介机构更有话语权,而大多数中介机构的“命运”可以说掌握在保险公司手里。

  据其介绍,保险机构和中介公司之间应该是一种长期共同发展的关系,但实际上国内保险公司对待中介机构的态度非常短视,将传统考核代理人的方式用来考核中介机构,短期内能出规模就可大幅提高佣金,出不了就停止合作。

  “大多保险公司重规模不重品质,而且在佣金政策上没有连续性,像到了要打开门红、季度考核的时候费用点就会打高,平时就低点,保险中介公司的业绩受保险公司政策的影响非常大。”高华如是说。

  上述保险经纪公司总经理助理还告诉记者,一般中介机构与保险公司直接对接的是中介部,部门可能也就五六个人,他们是希望能为自己的渠道争取更多的利益,但公司上级领导还是看渠道收入来给政策,很多时候给自身代理人的佣金要比给保险中介机构的高很多,这既削弱了靠佣金为生的中介机构竞争力,同时还容易造成中介机构营销员的流失。

  除佣金问题在不断考验着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的关系,泛鑫事件中所折射出的风险管控问题也值得深思。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中小中介机构在风险管控上不力,一大主要原因是相关的风控部门形同虚设。

  “一些小的保险中介公司部门设置较为精简,而且很多部门都是领导兼任,甚至还有些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风控部负责人,这样一来,风控的作用在与业务遇到冲突的时候肯定发挥不了作用。”上海一家保险中介机构副总裁说道,“这种兼任也还是少数,但很多机构风控部门就两三个人,如果公司主要负责人在经营理念上就是要拼规模、抢市场时,这个部门也没实际用处,就是摆设。”

 泛鑫保险 泛鑫保代跑路难扼行业 “规模冲动”
  事实上,不仅中介机构自身的风控不给力,合作的保险公司也没有很好地履行监控责任。在上述保险经纪公司总经理助理看来,保险公司一个中介部几个人,要做的事包括挑选合作单位、培训产品等,很多时候只要中介机构规模做到了,很少有人会对具体操作流程仔细研究,这就使得积累的问题长时间发现不了,直到最后问题爆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朱俊生认为,要把泛鑫事件看成一个个案,但它暴露出的一些行业问题要反思。“一方面,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现在来看都太急功近利了,一味坚持以增长为导向的价值观,这和公司的经营理念、股东、公司治理结构等都有很大关联,绝对不利于公司和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与监管有关,但绝不是提倡监管每家公司,监管层应该提供一套制度框架,让每个市场主体既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同时也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为什么有的做得不好的公司依然可以生存,说明现在的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应该要有退出机制做约束,要有来自市场自身的惩罚,否则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74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昨天一天温州9个老板跑路 温州大象城老板跑路

原文地址:昨天一天温州9个老板跑路作者:股海贩舟吉斯于 2011-9-236:57:55发布在凯迪社区>经济风云昨天一天温州9个老板跑路来源:都市快报  昨天下午,大批保安把守在温州信泰集团新厂房门口,所有的东西“只许进不许出”。  一名中年

1:对方倒闭或老板跑路了,如何应对?

我经常有收到客户咨询某个公司倒闭或老板跑路怎么办?归纳起来大致是以下几方面内容。1:有无三两下就能收得回来钱或找到人的方法?可以肯定地回答:没有。因近年修改了刑法,欠薪会入刑,这比以往的口头谴责加大了惩罚的力度,但这也更加坚

声明:《泛鑫保险 泛鑫保代跑路难扼行业 “规模冲动”》为网友夏日天浅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