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历程 营销拒绝平庸--创作《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的心路历程



很多读者问过我一个问题,“你们是怎么去构思和创作这本《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的?"

 心路历程 营销拒绝平庸--创作《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的心路历程
  我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贯穿此书的便是市场营销的精神,无论是对于《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这本书本身,或者是对于此书的创作而言。

  这些精神是:对市场的调查和研究、创新、差异化,当然最重要的是创造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最好的产品。

  接到蓝狮子财经吴晓波先生的邀请去写作这本书,我们就开始了对财经、营销类畅销书籍的研究。研究的本身是一件乐事,除了阅读,我们还大量地与营销刊物编辑、读者沟通,这也使得我们对财经、营销类书籍的市场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们对财经、营销类畅销书籍的研究所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畅销书的作者需要做安徒生而不是尼采。安徒生把一本哲学书写成了童话,于是便有了《皇帝的新衣》;尼采则是把一本本该是寓言的书写成了哲学书,于是便有了拗口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HEY,不要骗我,虽然你知道这本书,但是你只看过《皇帝的新衣》对吗?

  我们也不打算把书写成拗口的“理论著作",事实上市场也没有这个需求,纯粹的理论,百万余字的《营销管理》早就包罗万象了,你不用看两个外资企业的销售经理写的《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但是你更喜欢发生在你身边的营销故事不是吗?你更喜欢去书中寻找如何处理身边那些屡见不鲜的最糟糕的营销事件的方法不是吗?没有错,这本书就是这么设计全书的框架的。在整本书中,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有关销售技巧、人际关系技巧、成长法则、新产品开发、渠道设计、招商、化解渠道冲突、渠道变革、大卖场操作、经销商转型、促销、品牌建设、区域市场管理、企业良性发展等10多个有代表性的话题——这些话题都经过我们多次的市场测试和读者调查——都是读者最感兴趣的话题。

aihuau.com

  营销管理这条暗线一直贯穿在此书的始终,这也是写作前我们早就设计好的框架结构。

  我们的第二个结论是:没有创意,那就去死吧。写作风格的差异化一直是我们的追求。事实上我和陈宁的文章一直和被我们戏称为“1,2,3,4"的文章有着很大的不同。轻松活泼和实战性强是我们这些年来写营销文章的一贯风格。有太多文章和书籍一说起营销理论就1,2,3,4地讲道理、讲提纲——这让我想起上培训课用的POWERPOINT。枯燥就一定代表了专业了吗?我们不这么看。事实上我们在公司都受过大量严格的专业训练,但是我们更愿意把营销理论借助实战案例——情景剧般的营销案例——来表达。“中国第一本实战营销情景读物"是一个令我们颇感自豪的定位。在杂志和网络上,我们都做了部分章节的测试,效果好得甚至出乎我们意料。难道我们真的拥有了一流的文笔了吗?我们并不这么看。原因在于差异化,在我们所做的研究中,发现凡是畅销的财经营销类书籍,都会以一种别致的风格取胜,当年的《一分钟推销人》和《一分钟经理人》到近年的《谁动了我的奶酪》、《鱼》,无一不如此。我们当时面临的选择是两条,一条是模仿,说实话我们曾经想模仿《一分钟经理人》的写法,但是最终放弃了这个糟糕的念头。情景案例的写法是《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的首创,我们用了一种类似小说的写法来写营销,创造了一个有着怪怪名字的杰出销售经理马得其(他的英文名字叫JEFF MA),他有激情,有点张扬,有智谋,爱阅读,还有个癖好玩烟斗——我实说了吧,陈宁的英文名字叫JEFF CHEN,而我是抽烟斗的。马得其还个助手叫华生——华生是我们在书中安排的一个“桥梁",他连接了读者和我们,读者有不明白想问的问题大多是通过华生之口来表达的。在书中,我们最后还解释了为什么取“马得其"这个怪怪的名字。

  没有创意,那就去死吧。为了设计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整整花费了我和陈宁半年的时间,然而我们认为是值得的,营销是始于新产品设计之前的,如果你不是发现消费者的需求,找出市场区隔,再寻找出产品的差异化,那只能是闭门造车。我们不愿意看到一本讲营销的书自己却不懂得营销的基本原理。

  最后一点,是创作出适合中国本土市场的优秀产品。我们不是唯国情论者,但是显然我们是注重现阶段中国本土市场的差异的。这本书中的所有情景案例都取自实战,你别被“案例"两个字吓倒,那绝对不是1,2,3,4,正相反,它们都发生在你的周围,我们只是用我们的语言告诉你身边的营销故事。虚拟了的只是人名、地名、城市名和产品名,真实的是营销事件本身。

  写作这本书是辛苦的,为了一个数据和名字我们会一直刨根问底下去。当然这些对细节的关注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在最早做市场测试的第六章《马得其的招商奇谋》发表后,大连的一位读者给我打来电话,说文中马得其下榻的大连“棒槌岛国宾馆"应该是“棒棰岛国宾馆",他再三说到他很喜欢这本书,希望看到一本无论从哪里看都是最好的书。读者的关心让我们备受感动,为了谨慎起见,我们又致电大连棒棰岛国宾馆,直到被告知这几个字是毛主席的亲笔题词,肯定是“棒棰岛"才算是满意。

  在第十三章中,我们讲到了“RETAIL IS DETAIL"(零售就是细节),这本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书中的很多地方,都有着我们精心安排的细节,甚至于一个谈判场景中座位的安排。

  营销拒绝平庸。《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的英文名字就叫做“FROM WORST TO EXCELLENCE"。这是我们的追求,一如在营销中追求更高更好的业绩和市场份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7444.html

更多阅读

下一部可以拍什么-《X战警:未来昔日》之后

嗯,这部片本身就不说什么了,一个字-赞。连媳妇儿这种基本已经忘了前面几部在说什么的人,都看的很入迷,可见影片在讲故事方面的成功。而且,由于时间线的重启,很多在我上一篇文章中留下的问题,都可以完满解答,或者说无需再解答。福克斯用了大

2011年江苏高考高考零分作文:拒绝平庸

面前,就是一个平庸,平庸的监考老师。他领了大概有二十多年的工资了吧。和他一样平庸的老师,何其多也。我能叫他走出考场吗,让他回避吗。我需要一个不平庸的监考老师,我的愿望能满足吗?拒绝平庸,何其难也!为了我能顺利地答卷,能在考场上生存下

遇到糟糕的事顺其自然 当马得其遭遇“最糟糕”

《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终于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了!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和陈宁所居住的两座城市——以及全国,都在经历着一场最糟糕的事情,SARS病毒肆无忌惮地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路上不见了行人,商店里不见了顾客,平素不起眼的口罩

俞雷:长尾理论所导出的营销观念代表着营销的未来

俞雷,某企业营销高管,国内知名营销专家、财经作家,畅销书《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和《逃离外企》的作者。利用博客营销,俞雷一下让自己的作品《逃离外企》在2006年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这完全是对新营销的一次成功实践。作为一家从跨国

那些拨动过我的心弦 《漂泊营销》--拨动着营销人的心

系列专题:营销人在路上我收到冯启先生的新书已经好几天了,这本书一直静静的躺在我的桌上,我一直没有打开它,每当我从这本书的旁边走来走去时,忍不住会看上两眼。我为什么不去打开它呢?一般来说,每次我收到好友的新书,都是急不可待地去阅读

声明:《心路历程 营销拒绝平庸--创作《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的心路历程》为网友疯狂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