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业秘密罪 是谁动了你的商业秘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对企业来说,如果昔日的员工如今坐在竞争对手的办公室里,并且利用原本属于你的商业秘密为对方创造经济效益,无疑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种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法律保护是一种相对滞后的保护方法,即便企业能够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有些无形的损失是很难挽回的,有的企业甚至因此一蹶不振。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业应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才流动时可能造成的商业秘密流失。用法律做后盾

  古语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现代法治社会,还是应该用法律合同做企业的强大后盾。在任何法律纠纷中,合同都是一个重要的证据,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合同的作用。一般来讲,我国的企业对合作合同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在签订时也相对比较慎重,内容通常包括相应的保密条款;而企业容易忽略的是与员工之间的人事合同。在与员工签约时,有些企业甚至全文套用当地劳动部门发布的劳动合同范本,只在薪金、福利等细节上做少量改动,全公司从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签订的合同内容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在这些格式合同中,一般不会有针对员工岗位的商业秘密保护的约束条款,这种做法很容易给别有用心的员工或者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最好能请专业人士结合企业的特点,为每个员工量身定制人事合同,并在合同中加入相关岗位的保密条款。

  除了在一般的人事合同中加入保密条款,对有可能接触企业商业机密的员工,如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财会人员等,还可以另外签署一份有针对性的保密合同,对员工应尽的保密义务以更为详细的规定。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两类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并且合理支付竞业禁止补偿金。一种协议是与公司的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签订的,该协议将限定他们离职后一段时间内不得从事与公司同类的业务;第二种是与核心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签订的协议,约定在一定时间内员工不得妁公司的竞争对手工作,或者从事与原工作相通、类似或者可能泄漏原企业商业秘密的工作。在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时,企业应该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协议中写明给予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否则在发生争议时,该协议很可能被法院认定无效,要求离职员工履行竞业禁止协议约定义务的诉讼请求自然也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经济激励政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法律手段相比,采用经济手段对员工进行制约和激励是更为积极有效的方法。既然人才流动是商业秘密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来留住员工。这种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而

  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企业人员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例如,企业可以为每位员工设立一项奖励基金,员工在公司工作的时间越长,那么这笔基金的数额越大。在一定时间限制内,一旦员工离开公司,这项基金将自动取消。除此之外,公司应该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的员工应该得到一定的经济奖励,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日常注意保密

  在日常的运作中,企业应该有一整套完善的工作流程使员工各司其职,而不接触与其本职工作无关的商业秘密,这样可以降低公司商业秘密泄露的风险。企业还应建立起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于公司纪律、保密措施和范围,辞职的程序和要求一,发生泄密、跳槽等事件的应对机制和程序等等进行详细的规定,并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这些规章制度不但能有效降低企业商业秘密泄露的风险,而且是发生法律纠纷时的一项重要证据。另外,演讲、展览等对外交流的活动也是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业内人士来说,员工无意识透露的信息可能造成企业重要商业秘密泄露,企业在这些细节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加强员工的日常保密意识。

 侵犯商业秘密罪 是谁动了你的商业秘密?
  以上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商业秘密流失,但商业秘密流失的原因非常复杂,人才流动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企业文化,领导者的意识等对企业人才和商业秘密流失都有一定影响。为了防患于未然,企业必须有专业的法律保护方案,严密的合,同和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有效预防人才流失造成商业机密泄漏。相应地,如果公司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即使发生商业秘密流失,也能够运用法律手段,减轻甚至消除不利影响,不至于对企业发展造成重大冲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7539.html

更多阅读

是谁偷走了我的吻 谁偷走了我的吻结局

  《是谁偷走了我的吻》是挺好看的一部电影,还是美国人导演的,看的时候我一起糊涂故事发生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还有这个翻译得……好多时候我都不懂他们想表达的是什么。我怀疑起了自己的智商,为什么现在总是看不懂呢?不过,到网上一

欧尚酒窖 谁动了我的酒窖?

    五粮液称买了房子,当然也就拥有了房屋不可分拆的附属物——酒窖;政府说经过经租的房屋及其附属物早已被收归国有,尹家则说从未被公私合营过、酒窖和土地也从来没有经过国家经租。究竟孰是孰非?      记者/陈冰     

声明:《侵犯商业秘密罪 是谁动了你的商业秘密?》为网友只因你才完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