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直之死拷问 “天怎么还不亮”的人性拷问



     “天怎么还不亮”这句问话,可以有太多的背景情境。但是,绝对没有哪种会比一个叫斌斌的男童问得更让人伤心绝望。

  斌斌年仅6岁,是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的孩子。前几天,被人骗至野外,下药迷昏后挖去双眼。现在,家人不敢告诉斌斌真相,斌斌在哭闹时,总会问“天怎么还不亮”。

  这句问话,一定会刺痛无数人的内心,但是,却未必能救赎少数人极恶的人性。挖去孩童双眼,可以说丧尽天良,灭绝人性。这种恶行,不止让人愤怒,更让人沮丧,感觉我们身处一个人性黑暗的时代。

  一段时间以来,频繁发生的虐童伤童事件,已经没有最残忍,只有更残忍。此次挖孩童双眼,也让无数人在问,到底要有多深的仇恨,才能做出这种逾越底线的兽行?报道说,斌斌父母是农民,全家靠小孩父亲打零工为生。“他们家没得罪过别人,没有仇家”。

  我想强调,就算有仇家,人心也不应狠到这种地步。不伤孩子,应该成为人类文明的起码底线。可是,我们的生活却必须要面对这些没有底线的人性。

 杨天直之死拷问 “天怎么还不亮”的人性拷问
  来看最近新闻。一个反渎局长日前遭到落马官员的威胁,对方指着反渎局长鼻子恶狠狠地说:“等我出来,我要杀掉你的儿子!”这是失去权力伦理底线的极端表现。

  一个出生56天的女婴被4根钢针扎透内脏,真相揭穿,下此狠手的竟然就是女婴父亲,原来,这位父亲重男轻女,迷信“在女孩身上扎针下胎生男孩”。这是失去亲情伦理底线的罪恶制造。

  还有太多伸向孩童的恶行,都与当前社会道德伦理沦陷、权力品质丧失、资本无良蛮霸,甚至是政治力量裹挟有关。这一切,不断透支着整个社会的文明,侵蚀着人性应有的温良。

  连妇孺也不能幸免于人性灾难,这是一个社会失去起码文明的表现。文明才是立国的依据。一个失去文明的国度,一个失去人性底线的社会,互害就是必然的。

  都说孩子是无辜的,可是,这个社会却让孩子在不断面对安全危机,从校园杀童案到现在这样极端的挖眼案件,都在说明,重建对人性的信仰,让人心在孩子面前保持宗教式的清澈与敬畏,是中国社会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不妨来叩问,为什么我们丢掉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传统伦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抛弃在法治的框架下去解决问题?为什么公共教育没能提供应有的文明来滋养人心?

  这些年,我们一边面对传统文化丢失,一边活在暴力文化中。直到今天,随便翻开报章,那种火爆、极端的文革式暴力文字,依然充斥在各种公共传播平台。其中就包括太多的官媒。这样的文化,哪里还有半点温良和善的底色。伴随着这样暴力文化,就是一种公共治理的无序。太多的权力谎言,太多的权力通吃,太多的权钱交易,让太多的人心遭遇过权力与资本的野蛮伤害。那些被暴力侮辱和损害的人,不自觉地就可能变成暴力的信奉者。

  拿什么来救赎我们正在沦陷的人性?其实也就很简单,把人性、文化和制度真正串起来,让个体人心、民间社会和政治制度形成良性的呼应。遗憾的是,现在这一切,都存在着太多的断裂地带。文化断裂让个体人心得不到文明滋养,社会断裂让民间互助失去依存,制度断裂让公共治理处于无序状态。最后,人心散乱找不到出口,孱弱天真的孩子才会成为受难者。

  “天怎么还不亮”,原因就是因为斌斌不幸遭遇了一个人性黑暗的年代。要让这个时代的人性迎来真正的光亮,要让社会充溢着温良与文明,现在必须弥合那些文化与制度的断裂,来为救赎人性提供必须的通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800.html

更多阅读

从《赤兔之死》到《绿色生活》的奇文赏析 赤兔之死原文

转载自搜狐博客儒商深情http://lmwangzi.blog.sohu.com/155536303.html《赤兔之死》作者:江苏 蒋昕捷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

15、戚姬、刘如意之死 刘如意怎么死的

15、戚姬、刘如意之死五月二十日,太子刘盈即皇帝位,时年十六岁,是为汉孝惠帝,尊吕后为皇太后。高祖八子:长男刘肥,年龄长于孝惠,曹氏所生,为齐王;戚姬子刘如意为赵王;薄夫人子刘恒为代王;其他姬子所生子刘恢为梁王,刘友为淮阳王,刘长为淮南王,刘

转载 《项羽之死》优秀教案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原文地址:《项羽之死》优秀教案作者:东方的大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司马迁塑造人物的“多维透视”法,培养学生立足“多维透视”法解读文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借助“多维透视”法自由品读文本,师生共同研读、探究司马迁如何运用

杨虎城之死 杨虎城杀蒋介石

千古之谜:张学良因何要晚年避谈杨虎城?2011年05月28日 来源:看历史 作者:杨瀚口述 周海滨整理文章摘自《看历史》2011年5月刊 杨瀚口述 周海滨整理原题为《杨虎城:等待平反》作为杨虎城之孙,杨瀚两次赴美看望张学良,但他不明白,为何张学

声明:《杨天直之死拷问 “天怎么还不亮”的人性拷问》为网友向日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