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 中国在全球整合企业中的角色

 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 中国在全球整合企业中的角色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全球化将会带给我什么?”,而应当是“我如何才能使业务流向我这边?”

在《世界是平的》一书热销之后,我还注意到又有一本书值得大家关注——《世界是新的》,讲新兴市场的崛起对于传统思维以及传统商业格局的冲击。其中,特别强调了中国。在本期的专栏里,我也想和读者交流一下,对于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在全球化整合企业中角色,谈谈我的看法。  在中国或者说新兴市场国家,如巴西、印度、俄罗斯、东欧和中欧,一些人对于全球化一直抱着某种“恐惧”心理。人们所担忧的是所谓的“同化”效应——即对其文化及传统的威胁。即使这种担忧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都没有确凿的根据。 首先,全球化整合不仅仅是劳动套利。所推动全球化的力量要远远比劳动套利深远得多,微妙得多,并且这些力量给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一些机会,而不仅仅是低成本供给者。 其次,它远远不会推动我们向全球同化的文化发展,如同纽约看起来像香港,而香港看起来又像伦敦,我相信全球整合正在推动更大意义上的差异化。增长的经济价值正流向极其关注自己的特性和与众不同之处的群体。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判定我们与众不同的实力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适应一种新型的、具有挑战性的,但最终有未来的现实。不仅为了商业发展而且为社会健康,最具生产力的全球化考虑途径不是“全球化将会带给我什么?”,而应当是“我如何才能使业务流向我这边?” 我们的机会 中国、乃至亚太地区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全球化整合的首要案例被我提到过数次——让我来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首先,它如同地理位置一样简单。直截了当地讲,诸如共享的时区及地域接近等一些原因是许多亚洲企业在考虑外包时的决定性因素。地理位置同样对语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相对于市场是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比如马尼拉服务执行中心,拥有多元文化背景及运用多种语言的能力,它支持15种不同语言的服务。 第二个因素就是经济环境的稳定性和实力。这一点我不想多谈了,已经被中国、印度等经济发展的持续高增长率所证实。这种增长速度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来到东南亚和东北亚,这就带动了外包的增长。成熟市场以单一数字增长率获胜外包业务,发展中市场拥有更大的增长率。如今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员工为113000名,是我们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我们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卓越的能力。在2007年IBM名列IDC亚太地区顶级服务提供商。 第三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与第二个相关,但是也是值得一提的,即教育。在我们增长最快的亚洲市场中,我们40%的员工都是以全球化的方式工作着,他们的客户遍布世界各地。在中国深圳有采购专家负责整个IBM公司的业务谈判工作。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有多种语言服务的IT专家在帮助日本的客户。我们的客户渴望专家——综合型专家人才。他们需要与他们的业务事宜息息相关的技术和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一所谓的服务科学新型学习领域中投资。它涉及到亚太地区越来越多的大学和学院的课程。这对于消除像业务都流向低成本劳动力市场这样的想法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事实就是在这里发现了许多非凡的人才和技能,这就值得保持业务的那种流动性。 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增长机会还没有完全被利用起来。据世界上最大的外包咨询公司TPI称,亚太地区的外包市场在2007年强劲增长。TPI报道到:在亚太地区所签署的合同总价值增长了67%,代表着外包业务的五年高速增长。TPI亚太地区公司股东Arno-Franz这样评论到:“尽管亚太地区市场在年度合同额方面有波浪起伏的特征,自2002年以来,持续不变的年度收入增长说明了亚太地区的外包市场的实力。” 我们的挑战 如今,随着这些广泛的变更,众多的挑战也随之而来。我们不得不认真地在一个全球范围内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在一个跨国的背景下——例如所有权的管理,知识产权的使用,我们需要发展的新技能,以及所需要的新型组织文化。但是如果我不得不总结所有这些挑战的主题,那么它就出现了诚信这个问题—— 您如何对采用日益广泛分布式模式的企业保持信任?当您公司的运作、客户和员工关系及品牌可能被重构,或者甚至是被您延伸业务一部分的公司所管理时,您如何确保诚信?您也许会选择来平衡专业技术和合作伙伴的比例;这样做自然有不可否决的原因,但我会建议您不能外包诚信和责任。 您如何在一个全球化社会层面上树立诚信?当涉及到全球化恐惧时,我们如何说服成熟和新兴市场中的人们,全球化整合不仅仅是对于守旧的经济和文化帝国主义的现代营销流行语? 我相信这种要求完全不亚于一个新雇主或者一个新雇员的冲击——一种认可的正在发生的深远力量转移的模式:远离企业和机构,朝向个人和社团。这将要求企业和企业领导者拥有一种全新的人文精神。它也同时要求个人之中的所有权和个人责任的一种新水平。这两种转移将会涉及到重要的文化转变。 我所意指的就是:涉及到美国工业时代末期的社会和经济合同对于大型企业要承担许多社会责任。总而言之,他们很乐意这样做,而不愿意有更多的政府控制束缚。众所周知,IBM再次成为这次转变的领导者,更精确体现在进步的工作环境政策上——收益、补偿、均等的机会、培训及教育等等。 可是现在企业在承担那些负担时遭遇了越来越艰难的时期(退休金和医疗保健是最容易突出的问题)。最初的反应通常是将负担转移给员工。但这在过去的十年中清楚地显示出,这不仅在政治上无法忍受,对于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城市,或者对于公司也不是一个严肃的解决方案。 换句话来讲,一个全球化整合企业如果能将它的企业、员工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服务,它才能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再次强调一下,思考全球化最具生产性的途径不是“全球化将为我带来什么?”,而是“我将如何使一个全球化世界的业务流向我这边?” 这是复合型的时代,这是灿烂的时代,这也是充满活力的时代。我想这代表着在引导构建一个全新环境中的一个独一无二的时机,这仅仅取决于您是否参与其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8094.html

更多阅读

布局中国 盘点日本小松在华投资企业 小松投资有限公司

提到日本小松挖掘机,中国的用户都非常熟悉,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及矿山机械制造企业之一,小松以品种齐全、质量可靠、服务一流著称于世,小松目前在全球设有5个地区的总部、24家整机工厂、21家零部件工厂以及活跃于全球的243家代理商,直

大众点评的企业文化 点评中国最有文化企业(第二辑)

     16中国最有文化企业之山西东辉集团西坡煤矿(品位)  以下是山西东辉集团西坡煤矿获得的荣誉:2011年度山西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吕梁东辉焦化的一期和二期“环境保护验收”都是一次

全球整合企业:下一轮全球竞争的身份证

     全球商业环境也在迅速演变、经济动力、日益通畅的全球专业能力获得渠道和趋于成熟的业务与技术标准无不推动着各公司逐渐实现全球整合。虽然“跨国企业”已经成为大型跨国界公司的标准名称,如今的公司正逐渐往全球整合企业

中国收购那些德国企业 最好的收购对象是德国企业

     在全球产业体系中,中国制造业的定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要往高处走,实现产业升级,我们需要拥有核心技术。所以,基于技术的跨国并购将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有能源、渠

声明:《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 中国在全球整合企业中的角色》为网友云丢了天哭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