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煤炭煤层气工业局 调产转型在晋城(上)煤炭大市破茧重生旅游兴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调整产业结构一直是中部各省市的努力重点。各地先后确定旅游业为新兴产业或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正在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力量。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副司长王威曾表示:近年来,从中部地区看,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开始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日益显著。

山西晋城作为享誉全国的最大无烟煤基地之一,也踏上了这条快车道。

2006年1月10日,晋城市正式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

2006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652.0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68.5%。 而2000年,晋城市的游客接待量为19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6亿元。

从192.1万到652.08万,从3.56亿元到34.1亿元,有人问,何为晋城旅游发展的原动力?何为撬动晋城旅游的杠杆?

煤炭企业掀起旅游开发热                               

提起山西的煤炭企业,人们马上会想到黑色抑或多粉尘的矿区;提到山西的煤老板,人们马上会想到暴发户的精神贫穷抑或“傻大粗”形象。在山西晋城,“黑色煤企”与财大气粗的煤老板们一改固有形象,正在完成着一次高难度跳跃:煤炭企业投资开发旅游,从黑到绿;煤老板谋求可持续发展,居安思危。

晋城的皇城相府集团便是其中一家。这是晋城市皇城村的一家村办企业。村支书张家胜是集团董事长,很多村民就是集团的员工。10年前,他们建起了3座煤矿,形成了百万吨生产能力,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创造利税1.5亿元。当地村民说,我们有个“能人”支书;公司的外地员工说,我们有个“能人”董事长。“能”就“能”在深谋远虑。张家胜没有只盯着煤炭产业的高额利润,带着公司、带着村民开始开发旅游,依靠煤炭产业做后盾,先后投资1亿多元,对清朝康熙皇帝的老师、辅佐朝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开发,建成了国家4A级景区,形成了年接待中外游客5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8000万元的新兴产业。皇城相府的一个讲解员告诉记者:“不提旅游黄金周,平时每天至少接待四、五千人。我们正在申报国家5A级景区,一定会有更多的游客来这里。”

尝到了“单极”变“多极”、“地下”转“地上”、“挖资源”到“挖文化”的甜头,皇城相府集团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发展思路,“以煤炭企业做后盾、以旅游产业创品牌、以高新技术求发展”成了皇城相府集团的发展模式。目前,皇城相府集团下辖4个煤矿,年生产原煤120万吨。靠着煤炭产业,再借助已有的皇城相府品牌,皇城相府集团开始投资整合周边旅游资源,皇城相府生态农业观光游——相府养生苑、北方小漓江——九女仙湖旅游区等已在开发建设中。

晋城不只有一个皇城相府集团。兰花集团,晋城煤运等煤炭及相关企业在完成着如皇城相府集团般的嬗变。晋城煤运公司投资3000万元开发陵川棋子山旅游度假村,山西省第一家煤炭类上市公司晋城兰花集团投资5000万元开发王莽岭景区……从煤炭产业到旅游产业,这个360度的转身中是晋城煤企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在晋城,银行、民营经济等正在融入煤炭企业掀起的这场旅游开发热潮中,北京亿信通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开发陵川西溪旅游度假村、高平民企投资2000万元修建炎帝陵景区、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

晋城市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八百里太行美景的精华尽聚于此,中华文化的根脉在这里延伸,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辅相成,平分秋色。在以人文景观为主的山西,这是特例。但过去的晋城旅游业并没有因为这些资源熠熠生辉。今天,晋城市以煤炭企业为主的多元社会力量最终促成了晋城旅游业的登台亮相。

 

政府为旅游产业做嫁衣裳

晋城市诸多社会力量纷纷投资旅游,事出有因。

——旅游资源的开发采取“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办法,在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和文物古迹的前提下,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国有企业、民营经济及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投资旅游业。

——对旅游用地的土地使用实行分期付款,对在荒山、荒坡、荒滩进行旅游开发投资10年以上项目免缴土地使用金。

——从2003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贴息贷款,鼓励社会资金对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景区的建设投资。

这些诱人的蛋糕激起了大量社会资本的食欲,而蛋糕的制作者是晋城市委市政府。

仅靠社会力量发展旅游,并不现实。以旅游开发规划专家郭来喜教授为代表的不少旅游业内人士都指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除了要有吸引力强的旅游资源外,更多的需要一种旅游业发展的软环境。坚实的政府做后盾、旅游投资的宽松政策等都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晋城是我国的优质无烟煤基地之一,无烟煤探明储量272亿吨,占全国1/4。在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大背景下,晋城正在凭借其资源优势打造全国煤化工基地。但是,晋城同样清醒的意识到了旅游产业对他们的意义。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魏小安在分析中部地区旅游产业时说,现在面临最大的矛盾是工业化中期的现状和后工业化时期对旅游的要求的矛盾,如果在工业化中期来研究后工业化时期的发展,旅游就能超前发展,跨越式发展,中部就可以真正赶上发展的班车,而不至于不断承接发达地区剩下的产业或者企业。

晋城市正在努力寻求着这样的平衡。

2003年,时任晋城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李雁红在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称:“旅游产业将是我市七大工业产业之外的又一重要产业,也是未来几年将要实现超常规发展的接替产业和朝阳产业。”“必须建立旅游兴市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

“旅游兴市”的口号容易喊,但现实是许多地区旅游口气很大,力气很小,最终流于有气无力。

晋城市下定决心要把这个口号喊得掷地有声。

除了为社会力量投资旅游提供以上种种优惠政策、鼓励措施等一系列软环境的同时,晋城市不忘硬环境的建设。“政府的职能就是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硬环境,软环境都好了,企业就会来投资。”市长夏振贵这样说。

旅游基础设施是否完备关乎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地处八百里太行大拐弯处的陵川县王莽岭风景区,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断裂带的最险要处,因拥有日出、云海、奇峰、峭壁、怪石等“八绝”景观而被誉为“太行至尊”。然而就在几年前,由于基础设施滞后,景区开发速度缓慢,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只能望景兴叹。

晋城市委市政府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另一方面加大投入改善旅游景区的步道、标志性建筑及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2003年完成14条重点旅游公路建设的基础上,2004年又加紧建设了陵川王莽岭、云台山旅游公路等七条旅游专线公路。两年新改建旅游公路总计31条段,239.5公里,完成投资额近12亿元。现在,以市区为中心、1小时车程为半径的各大景区环线相连的旅游公路环线网络最终形成。王莽岭景区最终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接纳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中部地区整体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比较差,相当一部分宾馆、饭店等设施陈旧,配套设施不完善。这是中部地区旅游业的普遍现状。但在仅有9490平方公里的中部小城——晋城,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9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7家,星级饭店在数量和质量上在山西省名列前茅,星级饭店评定率超过了80%。并且拥有旅行社23家。

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正在使晋城旅游的竞争实力与日俱增。

城市形象与旅游产业互助互动

    旅游经济归根结底是知名度经济。一个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游客,而这些游客也会使一个城市拥有越来越好的口碑。

七、八年前的“晋城印象”版本是“灰头土脸”。2001年,晋城市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28天,2002年也只有59天。一位晋城市民宋女士告诉记者:“扶一下路旁的栏杆能抹一手的黑,有外地的朋友来,我就会打趣说,只有这种效果才能体现我们晋城的煤炭优势。” 希冀着清新空气、美丽景色的游客一去不复返,晋城的好口碑随之化为乌有。

2003年9月,晋城市提出“建设绿色晋城,打造生态城市”,开始把发展旅游与城市建设、自然生态保护融合起来,努力打造一张美丽的城市名片。

乔灌花结合立体绿化打造精品街道,投入巨资治理市区“两河”,环市区、环县区、环城镇区及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全部绿化,关停大型污染企业,建设污染源监控系统、城市污水处理厂……晋城的努力带来了“晋城印象”的蜕变,成就了今日的“晋城印象”版本——“天蓝、草绿、树密、水清”。

在晋城市出差的一位冯先生说:“我跑过全国各地的不少城市,晋城的环境算是相当不错了。”晋城的街道,绿影婆娑,郁郁葱葱。每隔三、五百米就会看到一个绿色公园,人们在这里或休息,或锻炼。常在小公园里锻炼的晋城市民李女士说:“我看到在公园里摘花或往树上挂东西的人就会上前劝阻,这么漂亮的地方大家要一起来保护嘛!”

 晋城煤炭煤层气工业局 调产转型在晋城(上)煤炭大市破茧重生旅游兴

晋城市市长夏振贵告诉记者,目前晋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3%,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公共绿地率达42.3%,中心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5平方米,超出国家园林城市标准7.5平方米。2006年,市区二级以上天数从2001年的28天增至293天。

日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晋城带来了人居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等多项殊荣,同时也带来了奥运会游泳选拔赛、全国乒坛联赛等国内外一大批重大文体赛事。今年4月中旬,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北京奥运会选拔赛在晋城举办,大赛的副裁判长石有宾对绿树如茵的晋城竖起了大拇指:“真没想到,晋城完全让我大吃一惊。” 晋城正以其美丽的整体形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八方来客。

 

带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荣誉,晋城旅游仍在努力。晋城市市长夏振贵说,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发展壮大旅游产业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十一五”期间我们还要下更大的功夫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我认为一定要重点在进一步突出旅游产业地位、整合旅游资源方面、改善旅游综合环境三方面求得突破。

一个由煤炭大市蜕变而出的旅游大市正在成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8620.html

更多阅读

企业数据化管理变革 中国民营企业转型变革管理(二)

     第四篇、重振企业家精神当前,因为各种国内国外因素的制约,中国民营经济体遭遇出口形势的急速恶化,步入前所未有的瓶颈期,但是,一个全面反思产业模式的气氛正在生死一线之间挣扎的民营企业中形成,压力下追求产业升级转型成为众多

战友 你在哪里 上 人才呀人才你在哪里(上)

  找人难,找工作也难。用人单位找不到人,求职者又找不到工作,两边都处于饥饿状态。我最近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到人才市场去了四次每次三百块钱已经花了一千二百块钱才只招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我们的一个供货厂家也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面试

工业品营销实战 工业品营销,写在2011(上)

  走过2010年的工业品营销,还是不是一个冷僻的字眼呢?有一个相对可信的办法,用“百度指数”搜索几个工业品行业内最熟悉的词汇:工业品营销、大客户营销、工业品销售,查询结果为零。能搜索的工业品关联词,也只有工业品、工业设计和工业

声明:《晋城煤炭煤层气工业局 调产转型在晋城(上)煤炭大市破茧重生旅游兴》为网友冷艳女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