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背后的政变 《兰亭集序》 背后感 第二十六篇



作者:王羲之

 兰亭集序背后的政变 《兰亭集序》 背后感 第二十六篇
评论者:郝志强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评论:本文朗朗上口,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为何?全是长短句!这是我今后写文章要学习的。深圳有个楼盘叫“天朗风清”,估计是从“天朗气清”演化出来的。

aihuau.com

  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评论: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这不是我现在的状态吗?现在我是培训讲师,偶尔写一些文章,但我相信我的那些文章,我的那些课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岁月呀,那是岁月在赶路,永不停息,我呢?我的速度有岁月的速度快吗?是不是在有生之年,也不断地奋斗?这样当我死时,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平平凡凡而羞耻,我要骄傲地说,我在这个世界上,贡献了我全部的价值。否则岂不痛哉!

  原文: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评论:作者“录其所述”是为了,后人看到文章时,能怀念当初的那些人,体会到文章作者的心情。所以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1991.html

更多阅读

综合组评课稿:孙苗苗老师的体育课《蹲踞式跳远》

《蹲踞式跳远》评课稿卓文庚六年级的一节体育课《蹲踞式跳远》。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与练的密切配合贯穿整个课堂。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生准备活动非常充分。老师在

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的散文集

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杜老师编辑整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

声明:《兰亭集序背后的政变 《兰亭集序》 背后感 第二十六篇》为网友飲儘丗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