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光拍摄商业片 文化的神圣性,社会性和自然性——兼谈市场文化和商业文化



 一、引言

  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对文化的需求正如对人对阳光、空气、水一样。据不完全统计:自1871--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种之多,显然这么多的定义也没有准确地告诉人们,文化到底是什么。同时也这也给了人们一个信号,人类可能正在或已经在文化中迷失了方向。

  有关文化的命题,国内著名文化名人余秋雨在凤凰卫视的《秋雨时分》有过精彩的定义在此不妨借用一下:“我为文化下的定义是三十一个字,是这样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以及与此呼应的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定义,就具体的人而言,文化对人的作用相当于软件对电脑的作用,最终一定是以独特的人格表现出来的,无论是个人人格还是集体人格。

  二、解读文化的三性

  纵观人类的文化,文化的鼻祖是巫术、迷信、最高形式是宗教、最新发展是科学,文化从来都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就是定义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定义,一切源自人类对大自然或人类自生的某种现象的敬畏、敬仰到信仰的过程,一切的文化现象几乎都能在大自然找到最原始的出处。文化是环境的产物,总是人类在特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对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并赋予其特殊的定义,文化的独特性就在于其历史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以替代性,正如一杯水倒在地上,不可能倒出两种相同的水渍来,而一切的文化都是以这一个个“不同的水渍”为基础累积、提炼、升华中发展而来的。正因为如此,到目前为止科学的力量再强大,也仅仅是对文化仅仅起到修正和补充的作用,而不能替代迷信和宗教来重新定义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所以人类没有统一的文化,也没有必要有统一的文化,文化从一开始就以多元化的状态存在,也势必将以多元化的状态发展下去。纵使人类对文化有一百种定义、一千种定义、一万种定义也是正常的。但是不管在形式的定义是如何的千差万别,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化必须同时具备神圣性、社会性、自然性。

  (一)、文化的神圣性

  文化的神圣性在于其至高无上性,所谓至高无上性是其在至真、至善、至美上创造了极限,神性解决的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比如世界上三大宗教;圣性则解决的是一个区别或民族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比如中国的儒学;更多的区域的文化或民族的文化更多的则来自图腾、巫术、迷信或原始的鬼神文化,这是人类文化最复杂与纷繁的一部分,各个民族、各个部落都在自己的不同的鬼神文化,但却是人类文化共同的起点。

  文化的神圣性在于其一切为了全人类,如果文化不具有这样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就不具有神圣性,往往只能成为某一区域或某历史时期的文化。

  文化的神圣性来自于:

  1、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大自然中的一切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存在着,并在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力量作用的结果,因而人类赋予这种自然的力量以神的特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并以此来解释一切的存在的合理性。

  2、对环境中的具体的客观存在,一座山、一棵树、一条河等,因为其存在对人的特别的影响和作用,人们出于感恩和敬畏而赋予其神的特性。

  3、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善、美极限,并对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或者被确定为人类公认至尊,对这样的人赋予其神的特性,并成为某种文化或者价值的符号或化身。

  文化的神圣性是果,这个果全在于其必须中因为全人类或者为了全人类,因则来自于天、地、人。文化的内在价值就在于其有不能达到或超越至真、至善、至美的特性,才具了生命力,相反如果文化中缺乏了内在的不能达到或超越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这样的文化就必然会因为缺乏生命力而传之不远,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

  (二)、文化的社会性

  文化的两大渊源,其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二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任何文化从本质上讲都是为了认识、处理、协调好这两大关系,首先告诉人们:人是什么,人如何与自然相处,人如何与人相处,而且最终一切都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这就是文化的社会性。

  文化的社会性表现在:

  1、基于对真善美无止境的追求,归结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爱。文化因为爱,而让人们获得阳光般的温暖,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而能像河流一样永远流淌在人们的心田;

  2、爱的基础和前提是感恩,感恩来自于人对天地万物和人的敬、畏、信,一切从尊重开始,尊重一切客观存在,尊重万事万物自身的存在、发展、消亡的规律,尊重人性,追求世界的和谐而不是以暴力强求改变或改造。

  3、文化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规范、处理、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好人们因思想、信念、行为、利益的冲突产生的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达至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文化都因为有此核心价值和内涵而成其为文化,成为有公认或有公信力的文化,并形成独特的规则和规范的文化或伦理道德文化,任何远离此核心的文化都是下流或恶俗的文化,至多只能借助于暴力、强权或人性的疯狂呈昙花一现之势。

  (三)、文化的自然性

  一切的文化都是基于人的衣食住行性基本需求出发,同时最终也必须回归到衣食住行性的基本需求上来,文化始终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即人为什么要活下去,活下去又是为了什么?特别是在苦难的历史时期,文化必须给人们以活下去的理由,宗教往往以从现世求来世的方式给人以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今生受苦受难是为了修来世,积善行德是为了死后能入天堂等,当然文化还需要回答人们如何更好地活着的问题等,这一切都会体现在衣食住行性的各个细节,并通过文化的自然特性一类得以体现和实现。

  文化的自然性表现三个层次:

  1、生理的需求,衣食住行性的需求是一切文化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文化的客体或载体,甚至体现到衣食住行性的细节上,所以探访和体验文化必须回到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性民风民俗上来,否则文化就会被架空而成为空中楼阁。

  2、心理的需求,心理的需求满足自然的人和社会人的共同需求,安全感、刺激(好奇)感、被爱感、重要感、贡献感、成长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也正是人的心理需求反映,任何文化必须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证明人的存在和价值。

  3、心灵的需求,满足人们对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的追求,在此人性又转向了神性,神的世界是一个诗的世界,人类也正基于此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音乐、诗歌、绘画、雕塑等等。

  神圣性、社会性、自然性是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三性缺一不可,三性合一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具有民族、地方、国家、历史等特色的文化,并以(民族、国家、特定人群)的集体人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各个国家、地域、各民族、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共同构成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而让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充满着丰富多彩,使得人的创造力与大自然创造力交相辉映,共同展现出天、地、人的至真、至善、至美。

 三、从文化的三性看市场文化和商业文化

  现在,在研究和讨论文化同时,不能不谈的就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商业文化,结合文化的三性再来看商业文化,就不能难读其内涵和价值之所在。

  市场经济是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既是财富生产方式也是财富的分配模式,相对于原始的以暴力和强权为基础的掠夺经济来看,是人类的文明发展中的一大进步,掠夺经济是以牺牲别人的利益、生命甚至自由为前提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市场经济则以满足他的欲望为基础,以价值交换的方式实现使用价值的交换,并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其掠夺性和事实上的不平等性,拥有资本、技术、品牌、信息的人就取得优势的市场地位,并通过优势地位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没有钱、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没有品牌、没有信息的人就会成为相对弱势的一群人,无法通过竞争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所以市场经济是一个好东西,但绝对不是最好的东西,也是人类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在现阶段市场经济是最合适人类进行财富生产与分配的模式,因为其存在着与生的俱来的不完善性,在财富生产与分配上不能独善其身,尤其是不能解决财富的两极分化问题,相反只会无限加大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所以必须通过市场以外的手段来加以弥补。

  (一)、商业文化的自然性,商业文化是在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商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赚钱的文化、利益最大化的文化,无此就不能称其为商业文化,这也是商业文化的自然性所在。表现在:

  1、利益的最大化的基础就是追求交换的最大化,商业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一切皆可以交换,一切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都可以用来交换,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存在,甚至连人的身体和身体的需求;文明性与野蛮性同在,也是商业文化自然属性的特点。当然一切都是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生理需求为前提和基础。

  2、商业的生产和交换必须同时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包括人们对物以及求知世界的新鲜感与刺激感,以商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包括身份、地位、荣誉感等,最终以能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而获得成功感和成就感、成长感和贡献感。

  3、财富的自由是心灵自由的基础,当一个人财富获得自由后,必然会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利用财富的力量回归自我的精神世界,实现自己的精神价值,追求真善美外在和内在的统一。

  (二)、商业文化的社会性

  由于商业行为具有文明性与野蛮性同在,每一个人都在追求交换的最大化、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产生利益与行为上的竞争和冲突,为了避免因个人利欲的膨胀而使社会陷于无序的纷争中,必须要有规则和法度,所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商业文化也必须是在经律的文化。表现在:

  1、商业文化是诚信文化,既然商业文化是围绕着以交易或交换为中心的文化,交易和交换必须以相互的约定为基础,如此诚信就是交易的保障。所以商业文化是诚信文化或者契约文化,具体来说就是:承诺就是法律,违反承诺就是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2、商业文化是有规则的文化,商品的交换和交易必须要有法度,无论是交易的内容、方式、过程等等必须要有社会标准和限度,没有一个社会允许交换一切或者让交易不受任何约束,随着交易活动和频繁和商品经济的发达,必然对交易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3、商业文化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文化,为了提高交易的质和量、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有创造出财富的同时创造需求,不断创造出新的服务和商品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所以商业文化基础是诚信,法制是保障,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则是商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商业文化的集大成者是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文化,一个故事加一个导演、加一群演员通过光、声、电等高科技的技术的手段,创造出一部惊心动魄或感人肺腑的大片来,一下子风靡全球,名利双收。

  (三)、商业文化的神圣性

  商业文化的自然性带有原始的野蛮性、社会性又带有强制的约定性,原始的野蛮与强制的约束是一对孪生兄弟,互为原因和结果,显然这不是文化的终极追求和目标。文化的神圣性表现在:

  1、商业文化必须以满足全人类或者是国家、民族的共同需求和追求为前提,起码是一群人的共同追求需求,而不是一个人的欲望和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任何一种商品都是以其能满足人类的共同需求可能性与现实性来实现其价值和利益的最大化,信息革命的直接的产物就是交易和交换的全球化。如果任何的服务或产品如果不是以满足全人类共同需求为前提的,必然是没有前途或价值的,起码不是最有价值和前途的。

  2、商业文化必须回归人性、回归人文,这无论是从企业内在的管理文化还是外在交易文化,无一例外必须回归人性或人文,否则必然遭到市场的排斥和抗拒。在国际化的环境下,文化上的对立和对抗往往是对一个企业或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最致命的打击。

  没有充满人性的管理文化和团队文化,无法吸引优秀的人才汇聚于企业的大旗下;没有优秀的品牌文化,就本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让商品和服务走遍全球,传播受阻必然影响市场占有速度和效率,在快鱼吃慢鱼的时代速度慢的往往被速度快的吃了。

  文化的回归首先是对人性和人文的尊重、认同和认可,被别人认同的前提认同别人,其次是要创造,在尊重、认同、认可的基础创造出全新的,更容易被全人类接受的文化,这也是回归人性与人文的真正的含义。

  3、商业文化必须要有高度,没有高度的文化显然不容易被传播或者不可能被传播。商业文化最终必然要创造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善、美极限,并处处体现对人性和人文的关怀,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也是奇迹不断的时代,创新是商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生命力所在。

  文化必须占领制高点,而且文化的制高点不再是打败或战胜别人为前提,而在不断超越自我和人类已经有文化为前提,博采众长、和而不同,以满足人们心灵的需求为出发点,让客户和消费者在接受服务和消费的同时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和提升,最大限度地帮助人们获得心灵的满足。这在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了可能和现实,现在任何一款产品,既是价值和功能的体现,也是一种信息的文化的代号或符号,同时文化代号与符号也可以成为一个产品或服务的代表或化身。

 自然光拍摄商业片 文化的神圣性,社会性和自然性——兼谈市场文化和商业文化

  现在的商业文化包括大多数的企业文化,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文化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上,而缺乏的神圣性,所以缺乏公信力与美誉度,因而给公众的感觉过于势利或过于时装化或显得过于炒作,所以起不到应的作用。

  商业文化由符号逐步成为品牌,成为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的标志,并且融文化的神圣性、社会性、自然性于一体,当然品牌文化不是商业文化的全部,但是品牌文化却是商业文化的集大成者,问题的关键是赋予了品牌多大的内涵和价值,说白了就是腰三角形最大限度地赋予服务和产品以丰富的精神价值和内涵,让产品和服务不断超越其结构、性能、功能、外形和技术等一切有形的价值,以无形的价值超越有形的价值,当然最终还是要回归商业文化的自然性,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四、文化:我爱,故我在!

  人类的一切活动既是实体利益的需求也是某种文化或信息的表现,就在这文明的今天,也不缺乏原始与野蛮的痕迹,但从中更隐藏着高尚与神圣的使命。在当前国际国内的背景下,文化早已超越了传统、民族、国界,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甚至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重新定义自己的使命、责任和目标,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民族如此、一个行业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商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也不例外。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义自己的使命、责任和目标。

  有关企业文化的探讨与研究已经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重视,并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进行探讨和研究,但是总的来说,已经有的探讨和研究更多的是在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自然性、社会性上大做文章,而都有意无意地逃避或回避文化的神圣性,所以没有能体现特定商业群体或行业的独立人格,因而缺乏感召力和影响力,也很难让现实中的人们心悦诚服,甚至不能为自己所在行业与职业认同和认可,这样的文化如何能为社会大众接受和认同?

  在此,笔者也仅仅是孤独地抒一家之言,以一名普通的实践者和思想者,在自己实践、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商业文化的明晰和的探索尽自己一些绵薄之力。

  笔者对人类文化的基本态度是:我爱,故我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2971.html

更多阅读

浅谈比特的起性,开口,试口以及其的关联 比特犬开口视频

闲的无聊,发个帖子,说错勿怪,高手笑笑。比特从幼犬到成犬之间会经历很多挫折或者问题。一只比特要成为一只真正的战士必须要经历起行、开口、适口这几步。起性。有的朋友认为起性的比特也就可以适口了,或者说能打了。其实那是一个误区。

男人真正徹底征服女人的是性 女人征服男人的武器

“男人通往女人靈魂的路是陰道”——著名作家張愛玲說的這句話,可謂驚世駭俗。身為女人的張愛玲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經驗之談。男女相愛,男人真正能夠完全徹底征服女人的是性,而不是金錢、地位、相貌,當然,這些條件也可以征服女人,但都不夠

男人真正彻底征服女人的是性 男人彻底不理一个女人

男人真正彻底征服女人的是性“男人通往女人灵魂的路是阴道”——著名作家张爱玲说的这句话,可谓惊世骇俗。我认为,身为女人的张爱玲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经验之谈。  男女相爱,男人真正能够完全彻底征服女人的是性,而不是金钱、地位、

声明:《自然光拍摄商业片 文化的神圣性,社会性和自然性——兼谈市场文化和商业文化》为网友我最珍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