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山区县 人多地少山区县农业产业化之路



        大田县地处戴云山脉西侧的群山之中,是内地与沿海市县的结合地带。总人口36.9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33万人。城镇化率12%。总面积229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70万亩,耕地21.98万亩。人均耕地仅0.68亩。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8.9 : 31.6 : 2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63元。是全省二十个经济欠发达的县之一,也是三明市十二个市县中目前仍未基本实现小康的县之一。在乡村人口中,目前还有贫困人口18147人,低收入人口42155人,仍未解决温饱的人口还有2423人。在全县2002个建制村中有143个村年村财收入低于5万元,其中有71个村年村财收入低于2万元。县、乡财政也十分困难。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是大田的基本县情。它既有别于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经济发达的县,又有别于人少地多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象大田这样人多地少的山区县,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应如何走,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如何正视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给农业产业化带来诸多的困难,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有大田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之路是摆在大田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也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广东山区县 人多地少山区县农业产业化之路
       一、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外部转移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给农业产业化造成的最大困难是农民抗风险能力低,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农民由于贫穷,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很弱,不得不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来减少市场风险。在种植业方面,把有限的责任田上首先用于生产满足自家需要的农产品,将剩下的一小部分土地用于商品生产。在养植业方面,则是鸡、鸭、兔、猪样样都养,主要根据自家土地农作物的收获量确定养殖的规模。农产品的自给率高,商品率低。由于各家各户都是种植少量经济作物、养殖少量家禽家蓄,无法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这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技术提高难,农业生产力提高难,农业经济效益提高难,而且给农产品的销售、加工、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增加困难。

农村劳动力向外部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农民即使在农业生产方面遭遇了市场风险,也能够依靠打工收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这就增强农民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解除农业结构调整的后顾之忧。

农村劳动力向外部转移,能够减少土地流转的阻力,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这几年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多已经导致农民承包地转包增多,转让费用(地租)下降,有些质量较差的土地则是无偿转让。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由田主负担该上缴集体的各项费用,而不向种地者收取任何费用的土地转包。这就加速了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从而能够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农村外出打工的增多,出现一批既种地又打工的农民。对这些人而言,一方面农业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农活需要雇人做,有对农业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外出打工者增多导致本地劳动力价格上升,雇人干农活又不合算,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来提供更廉价的农业服务。这为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造的条件。

       因此,对人多地少山区县而言,在推进农业产业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转达移对农业产化的具大促进作用,把农村劳动力向外部转移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外部转移。

       二、发展龙头企业,要坚持两条腿走路。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近年来,县乡两级政府想方设法扶持发展龙头企业,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总的看,龙头企业面临重重困难。缺乏资金技术,经营管理水平低,缺乏市场开发能力,经济效益差,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没有和农户建立紧密的联系,更没有能够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对农户带动能力弱。原因是象大田这样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的县,县乡财政十分困难,政府想扶持龙头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经济力量弱,对投资兴办龙头企业也是力不从心;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龙头企业发展状况与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严重制约着我县农业产化的发展。目前农产品加工率不足20%,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只有25%,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对于象大田县这样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的县,不仅要着眼于通过发展本地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且要着眼于利用外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本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坚持两条腿走路。近几年来,闽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大田县农产品吸收作用十分明显。大田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闽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实际上,大田已经成为这些企业的原料产地。尽管这种农产品销售是自发地产生的,农产品的价格随行就市,农户与企业之间没有稳固的经济联系。农业生产仍然没有摆脱盲目性。但闽南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确实对大田农业结构调整,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成为推动大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在正视它的极积作用的同时,要想方设法使闽南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大田县的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利益联系。利用沿海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拉动本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从发展的眼光看,沿海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虽然比象大田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实力强,抗风险能力强,但仍然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这些企业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建立自己的源料基地。有自己的原料基地才能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从而保证企业产量的稳定,保证企业人力和机器设备的充分利用,保证市场占有率,更好地服务顾客,提高经济效益。有自己的原料基地,才能保证原料的品质,从而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取得质量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与大田农户建立稳定的经济联系,使大田成为原料基地,是闽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所要做的是极积促成这种联系的建立,并使农户在这种联系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联系的具体方式可能很多,有待我们去探索。但基本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依靠合同关系,也就集中统一签定长期的农产品供货合同。一方面使企业有稳定可靠的原料来源。另一方面是可以减低交易费用,从而使农户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则可以签定农产品长期供货合同和农户分享企业利润合同,进一步强化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系。二是利用投资关系,建立闽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大田农户之间的联系。基本的投次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大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直接投资于闽南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持有这些企业的股份。第二种是让闽南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大田投资设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就地进行农产品加工或是初级加工。

       三、山地开发要慎重,资源保护要加强。人多地少,使人们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总想在山地上做文章的思想。而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数量对比关系又非常容易产生大田山地资源十分丰富的观点。在政府号召,政策驱动之下掀起一波又波的山地开发热。山地开发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开发的盲目性很大。有些陂度大、土层薄、肥力低的山地历经几度开发,不仅赔进不少资金、劳力,没有取得任何经济效益,而且造成水土流失,土层进一步变薄,土地肥力进一步降低,硬是把原本有稍许树木的山地开发成不毛之地。其实大田的山地并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丰富。山地资源丰富与否并不是可以单纯用面积多少来恒量的,而要综合考虑面积、地形、土层厚度、土壤肥力、植被情况、水热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大田的山地有很大部分是陂度、土层薄、酸性强,历经大跃进伐木烧炭,文化大革命放火烧山,以及粮食紧缺时期开山种地瓜,多次的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己很脆弱。有很多原来长着苍天大树的山地,如今只长特别耐酸、耐贫脊的芒箕,或只长低矮的灌木。因此对山地资源不可盲目乐观,更不能把山地看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山地开发要十分慎重。首先,要开展山地资源普查,弄清全县山地的陂度、土层厚度、土壤肥力、植被等情况。其次,要制定山地开发总体规划,明确哪些山地可以种树,哪些山地可种果,哪些山地可开垦为耕地,哪些山地应进行保护性开发。再次,山地开发要讲求集约经营,特别是开山种果、种茶、种各种经济作物必须集中投入,务求高效益,切莫广种薄收,粗放经营,更要避免有种无收。必须在山地开发的同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第四,对植被状况差的山地要进行以恢复植被为目标的保护性开发。总之,山地开发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必须注重生态效益和长期效益。

        四、要把加强农产品销售组织建设作为农业产化的重头戏。人多地少,农作物布局分散,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本地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使农产品销售比其它地方更难,而且农产品交易费用也更高昴。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更加突出。现在农产品主要是靠小商贩收购和贩运的。小商贩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商品化率方面是功不可没的。但无论从动机和能力方面看,小商贩都不可能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小商贩在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交易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小商贩是只顾自己的利益和眼前利益的。他们在农产品丰富时千方百计地压低价格,在供给不足时又哄抬价格,人为地加剧价格波动,使农民在剧烈的价格变动面前无所适从。农民看到市场上什么东西价格好就种什么,一哄而上又导致价格大幅度下跌,结果是种什么赔什么。销售问题是农民最头疼的问题。面对巨大的市场风险,农民不敢“把鸡蛋放在一个蓝子里”,自然地要靠分散经营来降低风险,这就使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难以实现,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难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难以提高。解决农产品销售难是人多地少山区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当务之急。

        建立农产品销售组织、销售网络,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牵农产品销售这一发,可以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全身。首先,农产品销售组织可以和大企业进行地位平等的谈判,改变农民与企业、农民与小商贩交易的弱势地位,使农民在交易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其次,通过农产品销售组织进行农产品销售可以降低农产品交易费用,从而使农民从中得到好处。再次,通过农产品销售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产品批发零售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可做到以销定产,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农民可以放心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使专业化生产、区域布局成为可能。这必将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第四,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必然刺激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需求,促进农业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第五,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为在本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必然会吸引县内外的资金投资大田的农产品加工业。从而实现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的良性循环。相对于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而言,建立农产品销售组织投资省、见效快。我们应该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工作重点,从制定种、养规划,鼓励种、养转移到帮助农民建立农产品销售组织、销售网络,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上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4746.html

更多阅读

“三多一少”祸乱女性健康 女性健康在线咨询

我们的身体常常来恒信者不拒,只要是吃下的恒信玺利、身边接触的,都不容李厚霖分说纳入体内。这样一恒信随便,就免不了在体内恒信便,就免不了在体内留下隐患,打发不掉,慢慢地给身体带来危害。通过评比,体内污点的前四名是:毒素、脂肪、血黏度

如何买卖股票——才能多赚少亏的秘诀 simcity赚钱秘诀ios

如何买卖股票才能多赚少亏的秘诀与如何快速赚钱增加收入汇集股市的赔与赚很多人问我,大家都去炒股,赚谁的钱呢?其实,股市中赔钱人赔的钱确实是被赚钱人赚走了,但赚钱人赚的钱并不完全是赔钱人赔的钱。赚钱人赚的钱有三个来源:一是每年企业

广东兴宁客家人在黎川 广东客家人分布

何伟祥 广东兴宁客家人在黎川文/何伟祥1939年秋,广东被日军侵占佛山沦陷,日军在佛山大开杀戮、施行强暴。为逃避日寇的蹂躏,佛山几近成为空城。大批在佛山红红火火,从事纺织业的兴宁人也被迫拖儿带女逃回家乡,幻想能在老家乡间耕织度

4、方子振学弈 人多言方子振

人多言:“方子振小时嗜弈,尝于月下见一老人,谓方曰:‘孺子喜弈乎?诚喜,明当俟我唐昌观中。'明日方往,则老人已在。老人怒曰:‘曾①谓与长者期而迟,迟若此乎?当于诘朝更期于此。'方念之曰:‘圯上老人意也。'方明日五鼓而往,观门未启,斜月犹在。

声明:《广东山区县 人多地少山区县农业产业化之路》为网友你的承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