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标准像图片 孔子的企业家标准与子夏的不唯学历论



  子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前边讲到,孔子学问的根本在于“孝弟”,引申而言,即企业的根本在于其核心价值观。因此孔子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企业里,维持企业核心理念,恪守职业道德,尽职尽忠(入则孝);在社会上,广交朋友,恪守社会公德,在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社会效益(出则弟)。做决策时小心谨慎,周密考量;在做人上要言而有信,拥有伟大的胸襟和太平洋的胸怀,对朋友、同事及员工要抱有关怀之心,进而亲近有能力、谋略及学问的人(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做完这些事情后,你的事业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因而可以平稳地经营下去了。这个时候,偶有闲暇,也就可以度度假、钓钓鱼,搞点业余爱好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这里用简洁的语言精辟地描述了一个优秀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应该拥有的素质。有人或许会说,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却不易做到。的确,在我们这个号称“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是拥有了许多大型企业,中国企业也正在迅速学习成长,然而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短短的二十多年里,我们见证了多少曾经辉煌的企业一个个地倒下。无怪乎有句话这样的刺耳:“中国有许多老板,但没有几个企业家”。如果我们的老板们还不努力学会高瞻远瞩,仍不注重策略的仔细规划和执行的精耕细作,仍不考量社会效益的影响,仍将人才置之企外。那么孔子的这句话,在穿越了几千年的时空后,仍然将响彻中华神州大地。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管理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现在我们经常挂在口上的有一句话“先做人,后做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上面提到孔子描述了一名优秀职业经理人及企业家的标准。子夏在此基础上针对社会上一些看重学历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子夏的这段话的意思是对待一个能力强、本事大、修养好的人,我们要肃然起敬,改变态色。就像当年刘备遇孔明、曹操遇许攸一样,不要因为别人的学位低看不起人。对待父母要孝顺,尽心尽力。这不仅是社会道德的要求,也是做人做事的最起码要求,企业也要考虑社会责任啊。那么事君呢,对待企业呢,其实不光是对企业,还可以是朋友、同事,只要你答应了的事,应该去做的事,应当是你负责任的事,就要言而有信,用心去做好,不要表面上愿意帮忙,背地里却不同意。在企业里,这种事还是有发生的。上面的这些要求,只要你做好了,虽然你学位不高,甚至小学都未毕业,但是在我子夏的眼里面,你是一个有学问的人,甚至比学位高的人在企业中更有地位,更有价值。正是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学不在高,能干则行”。

  子夏的这些话论述了企业怎样去对待真正有能力的人,更从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为人处事方面概述了一个优良的企业的用人原则。龚自珍讲得好“不拘一格降人才”。企业不要一味地强调学历,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学历高,学历高的人不一定真正有能力。我们要找的就是适合于本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做实事的人,而不是唯学历论。企业应该礼贤下士,而不应该是高高在上。虽然现在人才市场熙熙攘攘,但是真正有能力的人,还是需要您奔波于各大小人才市场,打着灯笼去寻觅的哦。

  子夏简历:子夏,名卜商,少孔子44岁。孔子死后,曾讲学于河西,对当时学术界影响甚大。

 孔子标准像图片 孔子的企业家标准与子夏的不唯学历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5786.html

更多阅读

孔子的隐逸思想 孔子的思想

·谈到避世思想,不能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孔子,历史上避世思想的首次提出,就是从孔子开始,而其一生,也彻底得用行为阐述了避世思想的内容与原则,下面我们就从孔子来讨论避世思想的产生发展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孔子历来都被看成是一个

从《季氏将伐颛臾》看孔子的思想 如何看待孔子政治思想

《季氏将伐颛臾》是整部《论语》中篇幅较长的少数几章之一,主要记载了孔子的三段话,这三段话都包含着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学生的批评、教诲。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

习作推荐:说说孔子的“仁”林诗婷

说说孔子的“仁”高一(13)班 林诗婷 星级:★★★★ 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即《大学》所说的三纲八目。三纲,即“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贯穿着一个“仁”字,“仁”

声明:《孔子标准像图片 孔子的企业家标准与子夏的不唯学历论》为网友拿得起放得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