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被爱的区别 像动物一样的去爱与被爱(6月5日)



 

北京某都市小报有则图片新闻:两只刚刚死了“父母”的小老鼠,居然“认贼做母”,吃猫的奶,而那猫居然也不介意喂养它们。这个故事有其八卦的成分,但笔者把它与一部电影联系了起来。

昨天笔者在CCTV电影频道看到一部法国制作的动画电影,名字叫《想成为熊的孩子》,说的是一只白熊和猎人的妻子一同生下了孩子,但由于母熊在临产的时候受到狼群的追击而掉落冰河,小熊刚刚落生就死了。而猎人把儿子取名“小熊”。熊妈妈失去爱子而痛不欲生,熊爸爸为寻找可以安慰熊妈妈的东西而偶然进入猎人家中,将猎人的孩子“小熊”偷了出来,熊妈妈开始抚养小熊,小熊从熊妈妈那里学到了熊的本领,包括游泳、抓鱼和海豹,御寒与吃生鱼,甚至是熊的嚎叫。生活得也其乐融融,猎人知道孩子被白熊偷走之后,并到处寻找丢失的孩子,而且为了报仇,只猎杀白熊。最终找到了熊妈妈的栖身之所,熊妈妈为了保护小熊而被猎人杀死。小熊被带回了家,但由于不再适应人的生活而逃了出去,并经历了许多磨难而成为一只真正的熊,猎人继续猎杀白熊,小熊在保护同伴的时候,与父亲猎人争斗的过程中被猎人误伤,最终,猎人把孩子带回家,但最终,小熊还是离开了人的生活而回归到了熊的世界。

尽管本片还有其它细微之处,单纯这个故事就足以感人了。熊妈妈并不因为“小熊”是专门猎杀他们的人类就不给予他爱,而且把他教育抚养成材。这与猎人那狭隘的爱相比,显得更加伟大。

与笔者同龄的人大体上都看到过其它描写动物的电影,比如《狐狸的故事》等等。

 

似乎爱在动物的世界中都是简单的,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把爱搞得那么复杂。

在人的社会中,有希腊罗马中为了爱而“冲冠一怒为红颜”,甚至屠城并血流成河的神话故事;在人的社会中,红颜“一笑倾城,再笑倾国”,无道昏君为了宠爱褒姒妲己之类而到了弃天下而不顾,并招致国破家亡;在人的社会中,因爱生恨并将曾经深爱的对方毁容、杀害甚至肢解的案子更是不胜枚举。

只有在人的社会中,才会出现“早恋”并将早恋现象作为一种必须去铲除的错误苗头,而所谓“早”是因为在旁人看来还不到“应该”恋爱的时候;但当“早恋”的时候过去,而又迟迟不恋,就又会招致家人与社会的口诛笔伐。似乎不找个人来爱就是不负责任的贡献,而没有人来爱自己就更是一种失败了。更有甚者,居然把这作为关心其健康成长,被当成爱的组成部分。

在人的社会中,出现了另一个词“可爱”,这个词在笔者喜欢拆词的习惯的意思就是“可以去爱”或者“值得去爱”,似乎要付出爱,或者要得到爱的回报是需要满足条件的。这种爱就变成了纯粹理性,成为某种需要审慎思考的东西。

假如这是爱的话,那么爱就成为一种被操纵的东西,让你爱的时候你才应该去爱,不到爱的时候就不要瞎爱。

也许爱本身本无罪,但爱所带来的悲剧却让人类总结了爱的“七宗罪”。贪婪、妒忌等等都位列其中。

爱有罪吗?不去爱有罪吗?

 

有一首歌曲,名字叫《爱了就爱了》,宣扬的是不要去计算代价的性情,这句话由于前几年的流行并进而由于彩铃等电信增值服务的广告而让人听到耳朵生茧。但细细想来,在这首歌曲诞生之前与之后,又有几个人不去为爱的代价而斤斤计较呢?

爱是一种本能,更是很单纯的,但似乎这种意义上的爱只有在动物的世界中才能够找到。在动物的世界中,不会由于是天敌就泯灭了爱的本意,如本文所列举的两个例子虽然离奇,却也不失其合理的成分。

爱很简单,尤其是像动物那样的爱。还是让我们像动物那样去爱吧。

 

 爱与被爱的区别 像动物一样的去爱与被爱(6月5日)

贾春宝

2006年6月5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6499.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爱与被爱的区别 像动物一样的去爱与被爱(6月5日)》为网友枫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