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电动汽车 众泰汽车的第四条道路(1)



  从拿来主义到自主知识产权的距离,似乎遥不可及,然而众泰汽车却因此而找到捷径,甚至开创了自主品牌汽车的第四条道路。那么,究竟众泰汽车缘何而来,又将走向何处?

2007年12月开始,在保持了30年的电视节目收视率桂冠的新闻联播之后,出现了一段普通大众颇为陌生的汽车广告:“一路好朋友,众泰汽车。”

 央视的广告投放成本历来是业内之最,尤其新闻联播黄金时段的广告价格,更因为是著名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居高不下。汽车领域,自主品牌一直都在短缺的宣传资金以及薄弱的产品利润之间进行艰难的平衡,然而众泰名不见经传,却又如此大手笔。

 众泰究竟是谁?

整车诱惑与三座大山

 众泰电动汽车 众泰汽车的第四条道路(1)
aihuau.com

 要想看清一个清晰的众泰汽车,我们有必要将视角切换到更远的时间。

 三年以前,还没有“众泰”这家公司。

 永康众泰控股集团的前身是铁牛集团,虽然不是一家汽车整车制造商,但也并非是对汽车行业一窍不通的门外汉。

 1992年,应建仁在素有“五金之都”和“百工之乡”之誉的浙江省永康市,创办了永康市长城机械五金厂,这便是以后的铁牛集团以及现在的众泰控股集团。

 与多年后突然闯入大众视野的众泰汽车一样,众泰创始人应建仁一直低调地藏身于媒体与公众视野之外。

 从诞生之日起,应建仁便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摸爬滚打,其产品逐渐涵盖了微型车、商务车、轿车领域,成为昌河、长安、江淮、南京菲亚特等多家汽车整车厂的供应厂家和配套单位,甚至通用全球也使用众泰提供的零配件产品。

 良好的声誉奠定了企业“滚雪球”的底子,这个小厂也终于在1996年12月20日迅速聚变为注册资本1.018亿元的铁牛集团。

 应建仁手中做着汽车配件,但是眼睛却早已盯上汽车整车制造。

 铁牛集团开始准备整车的项目。然而横亘在应建仁面前的牌照、资本以及技术与知识产权,无异于三座大山,如何翻山成了应建仁的必修课。

 1999年,铁牛集团收购了杭州萧山的一家汽车改装厂,凭此,铁牛集团2001年10月登上了国家发改委的改装车生产目录。

 但是改装车毕竟不同于正规的轿车。

 2003年,正值资本市场热钱涌动及民企造车高潮,铁牛集团十年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原始资本也正在伺机而动。机会来自于上市公司黄山金马股份(SH000980),当时金马股份已经因连续亏损而奄奄一息,被加ST后又被“披星戴帽”,铁牛集团闪电出击,收购了黄山金马股份有限公司。这次并购借机敲开了资本市场大门。

 铁牛集团先将旗下优质资产金大门业以资产偿债的方式注入金马股份,一年后又将核心资产铁牛汽车车身公司注入,从而使金马股份的经营业绩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金马先于2004年“摘星”,后于2005年“去帽”,2006年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更达50%以上。

 至此,应建仁已经实现了原始资本积累,为日后以资本的力量在整车制造领域呼风唤雨,打下了基础。而铁牛集团在汽车零部件生产、模具研发与制造等产业链上游的持续布局,则为以后平滑地向整车制造过渡,提供了的原始推动。

解读:

从某种程度而言,产业链上游的布局和经验积累的关键性,甚至比资本积累对于以后整车制造的影响都要更为深远,更关乎企业存亡。曾经的奥克斯、波导等门外汉基本上都是在资本积累丰厚的情况下涉足汽车制造的,但是在产业链上没有占据任何一席之地,知识产权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又头顶高悬,都必然地走向了折戟沉沙之路。

拿来主义与第四条路

 先进的工艺生产线、充裕的资本积累、产业链上游的多年浸淫,已经使铁牛集团完全具备了整车制造的能力。然而,恰恰是整车制造环节,还横亘着研发、设计和知识产权这三只凶猛的拦路虎。

 历数中国汽车的自主知识产权之路,也无非三种模式:第一种,以夏利为代表的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引进,但由于是技术购买而非技术合作,后续技术支持乏力,更新换代往往难以为继;第二种,以奇瑞和吉利为代表的自主研发来发展自主品牌,大多以低档产品切入市场,由于技术门槛低、利润单薄、产业结构提升缓慢,反而会制约企业的规模提升;第三种,以南汽、上汽收购罗孚为代表,品牌、技术以及生产力的整体收购,无疑将会面临资本能力的最大考验。

 铁牛集团偏偏找到了第四条道路。

 2004年,铁牛集团分别承接了昌河铃木、江淮汽车、奇瑞轿车、南京菲亚特等汽车厂家新车型的设计与制造任务。2005年铁牛集团又与北汽、东风等汽车厂家签订了合作协议。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铁牛集团还与一汽华利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利用现有的生产线,为华利特锐汽车承担车身国产化项目。

 源自丰田家庭的特锐,凭精湛的内外饰和时尚的造型,一改过去SUV高头大马的形象,自1997年问世以来,已畅销到100多个国家。但在中国市场,11~15万元的价格,让该款SUV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毕竟同等价位的轿车,让消费者感觉更有吸引力。特锐惨遭失败,直至停产。

 2005年,国内特锐即将退市,铁牛集团了解到台湾丰田的特锐生产线要出售,价格非常便宜,机会稍纵即逝。铁牛集团表现出了对于市场敏锐的嗅觉和判断力,马上拍板决定买下了这条生产线,而且是连设备带模具,乃至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都一起买了回来。

 于是,铁牛集团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辆整车产品——众泰2008。对于可能引发与丰田的官司,应建仁显得胸有成竹:“简单地说,这些设备能让我引进,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放弃了知识产权。”

 同时,铁牛集团更名为众泰控股集团,众泰从此登上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历史舞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694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制造的“第三条道路”:OJM

     上文提到的观点我基本认同。从今年我的咨询实践来看,大批制造业客户都面临产能过剩、业务大幅下滑、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战略困境。另外,相当多的外企客户开始撤离以“制造”为标签的中国,包括阿迪达斯、星巴克,我最近知道的

万达电商 突围万 电商血拼大战突围,京东刘强东的第四条路

国内电子商务市场风起云涌,暗战不止, 日前笔者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圆桌会议采访了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员兰晓华,兰晓华认为中国电商未来的营销就只有四条路可走,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直击目前中国经济的软肋。姑且不说这一观

声明:《众泰电动汽车 众泰汽车的第四条道路(1)》为网友梦有你而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