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周期分析 我国经济周期的外在冲击机制研究及宏观政策建议



经济周期就是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个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①]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通过对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考察、并在该理论框架下对我国的经济周期外在的冲击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与我国的经济周期

(一)  西方经济周期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在对经济周期产生原因的探讨上,已经有很多理论成果产生。这些理论主要包括消费不足论、货币理论、创新理论、心理理论、太阳黑子理论、政治周期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等。综观这些理论,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种是需求冲击方面是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一种认为供给冲击是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前者长期以来占据统治地位,后者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渐盛行起来。

1980年代以前,经济周期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真实或名义的需求冲击是导致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比如,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经济周期是由投资需求冲击引起,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周期由未预料到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引起。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一直把长期增长和短期宏观经济波动(围绕长期增长的波动)当作两个独立现象进行研究。长期增长被认为是由总供给决定的,技术进步是其推动力;经济周期波动则被认为是由总需求变化推动、围绕长期增长趋势的波动。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则从供给冲击方面对经济周期原因进行了研究。1982年,在他们的经济周期模型中,技术进步率的现实波动会使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劳动时间都发生变化。而此前的经济周期模型大都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在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之上,但随着1970年代石油价格冲击和滞胀的出现,这些在1960年代还很有效的模型开始失去其解释能力。而在两位获奖者的经济周期模型中,技术进步的现实波动会使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劳动时间都发生变化,而家庭和企业对消费、投资、劳动供给等许多因素的预期都会影响到经济周期的变化。

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性质,可以将经济周期分为两种:将国民经济活动的绝对水平的扩张过程与收缩过程的交替称为古典周期,将国民经济活动的相对水平,即增长率的扩张过程与收缩过程的收缩过程的交替称为现代经济周期,或增长的周期。[②]

(二)  我国的经济周期研究

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对于我国是否存在经济周期,在理论界有过激烈的争论。而今,我们普遍认为,经济周期在我国是存在的。改革前后的出现的经济周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发生了九次经济周期,改革开放之前有五次经济周期:第一周期1953—1957年,属于无绝对量下降的增长型;第二周期1958—1962年,属于有绝对量下降的古典型波动;第三周期1963—1968年,共六年,属于古典型变动;第四周期1969—1972年,属于增长型波动;第五周期1973—1976年,属于古典型波动[③]。改革开放后的四个周期,1978—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2001年(2002年开始为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建国以来我国出现的9个经济周期呈现如下的特点:

1.经济周期的长度不规则,发生频率高。我国经济周期长的达1年,短的只有4年,差别很大,显得不规则。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5.5年。这表明我国经济周期的发生频率比较高,而且既不同于朱格拉周期(9--10年),也不同于基钦周期(平均40个月)。

2.波动幅度较大,经济周期长度在拉长。在9次周期波动中,振幅(从峰尖到谷底的落差)最大的达到48.6%,最低的也有6.4%,平均振幅为15.0%,离差为13.7%,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程度大大降低。经济周期的长度在拉长,尤其是最后一个经济周期,长度达11年。

 宏观经济周期分析 我国经济周期的外在冲击机制研究及宏观政策建议

3.我国宏观经济的典型波动由改革开放前的古典波动转变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长波动,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本性质发生了改变。

4.基本上独立于世界经济之外的封闭性波动。前8个周期几乎不受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如1974-1975年、1980-1982年两次出现世界性经济危机,众多国家受到波及,很多国家的经济呈现负增长,而我国同期并为出现经济增长率的明显降低,1975年甚至还出现高潮状态(当年增长率为8.7%)。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是由于1990年前我国经济开放程度较低,基本上是封闭的,二是由于我国在资源和市场方面拥有较高的自给率,但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进口值占GDP的比重逐步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冲击就很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世界经济的动荡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5.经济体制的转变是我国就的决定作用被市场所替代,政府可以及时根据市场反映的供求关系对需求进行调控。

二、我国经济周期的外在冲击机制研究

由前面的经济周期理论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周期的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系统内在的缓冲机制与自我推动机制,但系统的外在冲击无疑会对系统产生影响,如果这种外在冲击力达到改变系统结构关键参数时,经济系统运行将会改变原有的路径,使经济出现剧烈波动。外在冲击机制是指系统外的冲击通过系统内部传导而发生的经济活动,来源于外生变量的自发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初始起因。一般来说,经济周期的外在冲击主要包括货币供给性冲击、实际需求冲击、实际供给冲击、体制变动的冲击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的冲击。

(一)  货币供给性冲击

货币供给性冲击,指货币供给的创新或者冲击,包括金融市场上“热钱”的冲击。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是内生的,但我国利率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较小。货币供应量的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剧烈变动,引发了通货膨胀率的剧烈变动。这种变动决定了这段时期我国的物价波动也是非常剧烈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屈驾增长率的变动之间的相关性是很强的。一般而言,在货币 供应量增长的同时或是一两年之后,货币通涨率必然会上涨。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的异常变动是导致物价剧烈变动的主要原因。

(二)  实际需求冲击

实际需求冲击,主要包括投资和消费冲击、财政冲击和货币需求性冲击等,货币需求性冲击在这里指金融制度变化所导致的资产组合选择、或货币需求的变动,包括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率的上限、资产负债表等金融指标的波动。实际需求冲击主要表现为不规则性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冲击。投资率的剧烈波动促成了经济的骤冷和骤热,其结果是,经济周期表现为短促的扩张期与漫长的衰退期相搭配的不良组合。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都是靠大量的投资来推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使得我国的投资率不仅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且也高于印度等与我国国情相近的发展中国家。与此相适应的,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也大大高于美国的波动幅度,并明显高于印度等国的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投资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属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对经济增长的外生冲击作用在逐渐弱化,其自身受经济系统内部联系的制约作用逐渐增强。

财政政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规则性的财政政策起能通过内在稳定器的作用,自动而及时地按照正确的方向变动,对总需求产生一种稳定的影响;而不规则的财政政策通过相机抉择地改变税收结构和转移支付结构,成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外在冲击机制。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的内在规律性增强,不规则财政政策的相机处置的能力下降,经济增长率与不规则财政支出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下降。

(三)  实际供给冲击

主要包括实际生产冲击和由于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或石油供应,以及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因素等所导致的相应产品的价格波动冲击。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外生的实际因素造成的,包括科学技术的突然变化、生产力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偏好的改变、自然灾害、政治动乱、石油价格的变化等。我国的经济周期的波动和农业生产的状况关系比较大。农业丰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起促进作用,农业歉收,往往构成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对投资和工业生产进行紧缩的原因。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的这种作用就相对不很明显了。劳动力供给方面对经济周期的冲击作用也是存在的。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可以开始逐渐自由流动,劳动力的自由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十分可观的。但是,因为一些制度上的缺陷,劳动力流动上还存在一定的制约,这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  体制变动的冲击

就经济周期的存在性而言,经济的周期性运动是超越制度的。即无论是在单一的制度背景下,还是在复杂的制度变迁中,经济周期均是客观存在的。“对经济增长和衰退负责的政府”应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视经济周期性为宏观经济运行的常态,并对其影响进行持续性关注。

但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前30年中,经济运行较为平稳,周期长度与波动幅度具有近似的对称性特征。但在近20年内,经济却呈现出剧烈的非对称性波动。这种经济波动特征的转变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更向我们展示了隐藏在经济周期运行背后的制度变迁及经济周期的制度性特征。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正经历着由持续了近30年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阶段,也正是由于经济制度的转变导致了经济运行周期的变化。进一步分析后可以得到更一般的结论:经济周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的制度下,周期的表现并不相同。在单一的制度背景下,经济周期波动虽然现在,但其波动较有规律性。短期的经济震动虽然剧烈,但长期看来经济运行较为平稳;与之相对的是,在经济运行的制度背景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经济周期会出现异常,经济周期的特征会发生变化,常常表现为波动的加剧和波动的非对称性。(刘颖、贾彦东.中国GDP数据周期性的时间序列分析——基于制度及其变迁的一个解释.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年第一期.)

(五)  国际政治、经济的冲击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关起门来搞经济建设,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联系比较少,因此几乎不受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在1973-1975年间,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在这个时候经济增长反而提高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世界经济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俩越大。但由于一个国家经济对另一个国家经济影响途径的多样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国家进行研究。与我国对外贸易关系联系比较紧密的国家和地区。例如美国和日本,与它们的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的绝大比重,其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所以研究它们的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就十分有代表性。

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等,我们主要分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这些国家经济周期的关系。通过计算中美和中日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45和-0.254,中美经济周期的联系为弱相关关系,中日经济周期的关系为负相关。中美经济周期既不如美国、加拿大那样的强相关,也不如美英那样的较强相关。甚至不如美国和澳大利亚、法国、瑞典之间的相关性。超出多数人的想象,中日之间经济周期的走势是逆道而行的。

这些冲击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而且,前三种冲击是基本的冲击,其它冲击都要最终表现为前三种冲击中的一种或组合。我国经济的强幅波动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不规则性财政税收、货币金融、投资政策的冲击引起的。

三、对我国当前宏观政策的建议

1.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调整产业政策及对外开放政策,强化宏观经济政策自身的稳定功能。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本身对经济的稳定功能不强,不能有效熨平经济周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非良性循环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保证经济的良性循环,就必须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调整产业政策以及对外开放政策,以增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稳定效应。首先要改革原有的财政政策体系,增强增强其“自动稳定器”的效能。其次,调整产业结构政策,提高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再次,要调整对外开放政策,把握好对外开放政策的度。

2.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时机,注意采用预调节。市场经济运行本身的一大特点就是滞后性。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变动,必然要经过一定的传导机制才能转换成价格信号,而价格信号的变动通过风险和收益相应的调整,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就会作出反应,进而引起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变动。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到总需求的变动,中间存在一个曲折的反应过程。所以,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具有一种明显的时差效应。因此,作为宏观决策者,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一定要有预见性,要能够预测到经济运行的未来趋势,预见到可能出现不的不良后果,从而采取相应的预调节措施。

我国以往的经济过热往往伴随着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就2004年至今看来,过去投资膨胀引起生产资料需求膨胀,再引起消费资料需求膨胀,进而带动物价大幅上涨的规律并没发挥作用。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成本下降,商品价格也必然下降。第二,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市场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三,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市场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第四,收入分配差距和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使居民消费倾向下降。

3.明确定位经济政策的目标,要既防“通胀”又防“通缩”

前几年为了克服通货紧缩趋势,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等拉动需求,使国民经济走上了上升轨道,当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也是从松的,既防范金融风险,又支持经济增长。目前,在货币政策方面,我们加强货币信贷调控,稳健的货币政策开始采取适度从紧的取向,提存款的准备金率,严格控制信贷投向;在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淡出,转向中性,国债发行规模减小,投资期限后推,财政支出增速明显减慢。

目前采取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谓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松有紧、松紧适度的政策。从以前适度从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向目前的中性政策调整,客观上具有从紧的效果,能起到抑制过快的投资需求的目的。但实行中性政策的意义还不止这些。首先,对于一些投资过热的行业,如果不能通过政策调整及时控制,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接着,过度投资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因为没有最终消费的支撑,又会引起通货紧缩。大起之后就是的落,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可见,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质上就是既防止通货膨胀滋长于前,又防止通货紧缩趋势重现于后的政策。其次,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解决当前比较突出的结构问题的的对症之策。对钢铁、水泥和铝等投资过热的行业从紧,对农业、西部开发、社会事业,对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从松,加大支持力度,既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有松有紧,松紧适度,就能逐步缓解和克服当前比较突出的瓶颈制约和结构问题,保证中国经济这艘大船平稳较快的航行。

4.注意政策使用的力度,控制外生冲击,努力实现“软着陆”

市场机制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机制,它对于价格、投资、货币供应量等信息的反映是非常敏感的。所以,政府在实行宏观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政策的力度,控制外生冲击,努力实现“软着陆”。

虽然我国经济“软着陆”出现初级迹象,但许多改革措施还在落实中,经济增长也存在惯性,对经济运行绝不能掉以轻心。更值得注意的是,从根本上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是经济结构问题、经济体制问题和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从经济结构上看,主要是一、二、三产业关系不协调。在经济增长方式方面,主要是粗放型经营,高投入、高消费、低产出、低效益。在经济体制方面,计划经济的一些弊端仍然存在。特别的政企不分,企业改革不到位,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因此,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必须把加强宏观调控作为更好地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契机,把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放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上,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崔友平、金玉国、张远超.我国经济周期的历史考察及宏观对策.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2]何平平、李正辉、吕忠伟.中国经济周期外在冲击机制的实证研究.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3]陈东.真实经济周期对宏观调控的意义.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年第1期.

[4]刘颖、贾彦东.中国GDP数据周期性的时间序列分析——基于制度及其变迁的一个解释.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年第1期.

[5]刘慧、路正南.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统计分析.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12期.

[6]施发启.中国经济周期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0年第7期.

[7]徐大丰、朱平芳、刘泓.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研究.财经研究.2005年第4期.

[8]刘伟、蔡志洲.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下册 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第739页。

[②]刘慧、路正南.我国经济周期被动的统计分析.经济纵横,2004年第12期。

[③]朱荣科.科学模糊的实证—经济学数学哲学的综合「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7342.html

更多阅读

垄断竞争市场的优缺点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的优缺点

垄断竞争市场的优缺点分析(一)垄断竞争市场的优点垄断竞争市场的优点主要有:1、规模经济。由于垄断厂商的规模可以很大,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其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也可能使得垄断厂商具有更低的成本。2、虽然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没

广告心理学案例分析 谈广告心理学的发展与热点研究

广告心理学对于广告实践的意义很早就被明智的广告人所看到,这一观念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为人们所意识,而且在广告人的言谈中常常被提及。有人预言,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广告人要学会从心理学原理那儿寻求指导。“或许将来有一天,在得到更多的

校园风险防范机制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供应链管理涉及范围广,包括了从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到消费者的整条供产销链条,供应链作为一个连接供应商和最终用户的增值链,其基本特征是复杂性、动态性和交互性。随着供应链层数的增加,供应链的成员企业越来越多,供应链的结构日趋

小学学校发展swot分析 我国零售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中国内资零售业发展现状      2003年,中国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根据十六大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决定了我国零售业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2004年3月16日,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在全国流通改革发

京东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我国物流企业的成长模式分析

「摘 要」目前物流企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物流企业并购、物流企业联盟和物流 企业 连锁三种,文章结合我国物流产业现状的模式,分析连锁相对于其他模式的比较优势,得出连锁经营是最适合的发展模式,并为物流连锁的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声明:《宏观经济周期分析 我国经济周期的外在冲击机制研究及宏观政策建议》为网友忽而令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