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及其内涵 关于编辑理念的定义及其内涵



关于编辑理念的定义及其内涵

                             张祖乔

  提要:本文探讨了编辑理念的定义及其涵义,指出编辑理念在编创媒体、缔构文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灵魂”作用。

  在人类精神生产活动中,作为媒体文化缔构者的编辑们,无疑是极具创造力的因素。编辑在编创媒介、缔构文化的过程中,编辑理念自始至终存在着,并发挥着“灵魂”的作用。编辑理念作为一种思维力量,推动着媒体产生和发展,并制约和指导着媒体文化的演变和革新。媒体编辑们掌握着一定的知识和文化,凭着他们编辑思维的灵智,徜徉在传统媒体的王国,又时时梦想着到媒体世界的自由王国里驰骋。

  编辑是我国媒体工作者的主体。据统计,在新闻媒体中担任编辑工作的人数几乎是担任采写工作的人数的2倍。“27.1%的人从事编辑工作,15.1%的人从事采写工作,更多的人则是一身二任——30.1%的人为编采合一。以上三者合计为72.3%,接近我国新闻工作者总数的四分之三,另有四分之一略强的人从事其他性质的新闻工作。”[1]媒体部门中编辑人员与采写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这个比例反映着我国新闻媒体工作者的构成特征,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编辑在创构媒体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因此,编辑理念的研究就具有现实的意义。

  “理念”一词来自希腊语,英语形式是“idea”,通常指思想。客观唯心主义学派的柏拉图断言事物“分有”或“摹仿”理念,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这种永恒不变的理念的总和构成理念世界。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者洛克认为理念来自对外界事物或内心活动的观察。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这样界定理念,“理念是概念与实在的统一”,“理念是充足的概念,即客观的真或真本身”。叔本华认为,理念是意志的直接客体化,是没有欲望的认识主体直观地认识对象的最真切的具象,而这种具象脱离了时空因果。叔本华的理念对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国维的“境界”是叔本华理念在文学作品中的显现,二者具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王振铎教授认为,“理念就是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如今,“理念”一词在中文里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其涵义已非仅仅一个“idea”所能表达。越来越多的人将“理念”与英语中的“concept”(概念、意像、意念)、“mind”(心意、意见、思想)、“theory”(创论、理论、立说)、或者“philosophy”(哲学、哲理、正理)画上了等号。根据“理念”在本文中的涵义,可以用英语单词“ideology”来表达,意思是(代表个人、团体等,尤指形成一种经济或政治制度基础的)思想方式、意识形态(mannerofthinking,ideas,characteristicofaperson,groupetc.,especiallyasformingthebasisofaneconomicorpoliticalsystem.)。

  本文里的编辑理念,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物质与意识的学说,借用了“理念”这一概念的,是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的。编辑理念指的是编辑在编创媒体、缔构文化时,根据自身的素养及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形势的总体把握,形成的关于媒体的主流活动与主导意识的思维灵智,是对编辑活动规律的理性认知与意识的升华。编辑理念体现的是媒体的编辑者们的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思维。编辑理念具有内在的爆发力,对于媒体的创造、更新、改革和发展具有普遍影响力和约束力。

  编辑理念在整个媒介文化缔构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灵魂”作用。媒体文化的发展是编辑理念的生发、运作和开拓的体现。作为媒体文化缔构者的编辑的能力主要体现于其编辑理念的爆发力和再生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媒体符号(图、文、声、色、光)的选择、操作、使用和制作时的创意,最终缔构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媒体文化。“编辑是为了一定的文化理想而有意识进行媒体文化缔构活动的。”有什么样的编辑就有什么样的媒体,在媒体与受众之间起联通作用的编辑,其编辑理念的扩张与渗透,决定着媒体的生命与价值。没有正确、科学、先进的编辑理念指导的媒体是苍白的、无生命力的。在当今各种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正确、科学、先进的编辑理念对媒体来说尤其重要。

 在不同的编辑理念指导下,品型繁多的媒体异彩纷呈。它们共同构成了媒体文化世界,进而影响着媒体受众的文化心理,改变着受众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示范并引导着受众变革生产生活方式。人们通过先进的媒体,在无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对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胜利,这样的胜利是主流媒体的编辑理念的胜利。各种媒体的不同编辑理念交织、撞碰、聚合,优胜劣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推动了文化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

  在不同的编辑理念下,人们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曾这样论述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关系:“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形式来看,那就不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告诉我们,在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下,由于经济基础和文化理念的差异,精神生产和精神传播活动存在本质区别。但是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活动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随着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分工程度越来越高,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独立性越强,对包括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在内的社会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就越大。大到一定程度时,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信息社会,精神生产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实上,自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后,人们在物质以外构造着各种精神交往的独立形式。精神劳动的独立同时意味着精神交往从与物质活动的交织中走向独立。编辑们所创构的媒体文化,就是这种精神交往的独立形式,是一支独立的文化力量,而这种力量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的编辑活动和编辑方式,带来编辑理念的更新。编辑在互联网数字信息时代将会发挥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解构民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 [德] 黑格尔:《逻辑学》(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 王攸欣:《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4] 王振铎、曾兆军编: 《大河出新图——全息透视<大河报>》, 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 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北京:开明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五大发展理念及其内涵 关于编辑理念的定义及其内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8306.html

更多阅读

宾馆服务理念感想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感想

第一条宾馆服务必须以“宾客至上、服务无限、创造价值”的理念作为出发点和终结点。第二条对于宾馆业来说服务是战略而不是策略。第三条宾馆服务是全员服务,全过程服务,内外部服务的统一,是全员的无边界服务,上级服务下级,二线服务一线

龙泉窑与耀州窑的相互关系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关系

(宋末元初龙泉窑粉青釉八卦纹炉)(金代早期耀州窑姜黄釉贴花炉)龙泉窑与耀州窑是古代两个著名的瓷窑,也是分别代表着南北重要的瓷窑体系。在它们共同发展的进程中,有着相互影响、传承的文化关系。图一的龙泉粉青釉炉,造型设计别具一格

声明:《五大发展理念及其内涵 关于编辑理念的定义及其内涵》为网友仗剑倚青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