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华
9月3日,第一财经日报与富士康发布声明,双方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本着“和谐发展,善意解决”的精神,富士康即日起撤消对“一财”的诉讼。双方互致歉意。该报总编辑秦朔是这样解释报社的“突然离席”的,他9月4日的“一财”上发表文章称,我之所以选择和解,最根本性的原因是,即使官司赢了,我也不快乐。
从秦先生这篇不足千字的文章中,我们很容易读懂他内心的不快乐,以及这一周来纠缠于他心扉的迷茫、苦闷、欣慰、尴尬等情感因子,这些因子一直未找到一条可以迅速释放的路径。从3日到第二天的太阳升起之时,作为处在富士康案之舆论风口浪尖的报社领导,在“和谐发展、善意解决”思维导引下,秦朔终于寻到了一条可以体面地迈下阶梯的路径。
循秦先生的孤单离席的身影望去,我却看到了惟一剩下的一位英雄的黯然离去的背影。因为,就在几天前,秦朔还坚定地说过,我们有支持报道的确定证据,有信心胜诉;而当事记者王佑还称,她每天信箱中收到超过上百封的电子邮件举报富士康“血汗工厂”的各种信息,她准备下一步全面核查。但昨日之“铿锵之声”,今日瞬间幻化为“互致歉意”!
其实,富士康案的意义深远。富士康这头莽牛,惊天动地地闯进了中国劳工生存恶劣现状、媒体环境欠佳的现实、公众亟需的权力制衡缺失、公共信息不充分畅达等所陈列着的各种“传统产品”的瓷器店——碎裂声响可谓空前触动了公众的神经。此时,脆弱的工会劳工权益保障体系设置,以及强大资本所持的“魔杖”,在这场博弈中交错大战正在难解难分,各方势力正在纷墨登场,纷至沓来的各种观念正在充分展示以期撕杀之际时,当事双方却突然扔械言和,宣布“不玩了”!
不用说,这是一幕英雄习惯性缺失的悲情剧。富士康案本可以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反思“招商之弊”的认识革新大波,但这样的争鸣旦夕间结束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招商”二字一直是经济领域里闪烁着“圣光”的娇宠词儿。而吸纳海外资本指数的“上窜红标”,又一直处在政绩光环之巅。特别是中国台资的进入,也一直裹挟着一种复杂的优势。这些有限的资本未能携来技术,而是带来了低成本、高能耗、密集型、高污染的流水线。
在这条流水线前,我国从不或缺廉价劳动力的“造血”。缺的是技术领先、绿色环境型企业的引进;缺的是对处在流水线的打工者们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劳动法保护。遗憾的是,在苦苦挣扎的劳工正翘首以待“血汗事例”充分曝光之际,在中国低成本劳动力现实亟待意识改进的契机出现之时,却意外的失去了点燃导火线的“劳动维权英雄”。
因为,富士康案已成为一个社会劳工问题集聚呈现的标志性案件。这个案件一旦通过触发,就会导引势能转化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动力,从而形成一种改进劳工悲情现状的社会洪流。但导火线已然具备,却最终没有一位来擦火点燃的英雄出现,使富士康案中的最大价值,最后被“自我维权的喧嚣”声潮呼啦啦淹没。
最需要释放辛酸的中国劳工,在这个秋天与英雄擦肩而过。英雄的形成需要正义、责任、良知的因子,需要在细节中放大智识,而非泪水、煸情、炒作、核变。现在,即便“声音的英雄”走了,但完全有可能出现维护劳工法律保障的“公权英雄”。让我们一起期待英雄的出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