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 沈从文 章服里的中国沈从文的世界



     德国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一生的愿望,就是写一本全部由引文组成的书,他未竟的巨著《拱廊街计划》在纽约大学张旭东教授的主持之下,即将中译出版,据云其中就有不少从古至今、各种语言写成的伟大文献的片段。完全想象得出,要做成这种全部由引文构成的著述,作者必须确保所引文句是在描述真理而非习见,还得自愿纡尊降贵,将自己化身编者,在古今中外的相关文献之中爬梳、比较、辨析,求其精萃,作为读者,除了赞美作者(编者)面对知识传统、真理的一颗谦卑之心外,或许还有些迷惑不解:为什么就不能轻轻松松写一本自己的书?

  本雅明先生是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了。王亚蓉或许可以。在《章服之实:从沈从文先生的晚年谈起》里,她把沈从文、王予予一道开展中国服饰研究的思路、技术与心得的许多文字征引进来,只在其前后稍加按语,为读者提示阅读线索。说起王亚蓉,对沈从文有些了解的读者就会知道,她与王予予先生是沈从文晚年最得力的助手,两人皆偶然之间与沈老相识,又因辅助沈老工作走入研究之路。是后,王予予主持修复了全国首件金缕玉衣,王亚蓉则首次复制、复原了战国时期楚墓服饰。他们还摸索出一套纺织文物修复技术—在已故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看来—是当时世界上极为先进的“实验考古学”。

  1988年,沈从文故去。1997年,王予予离世。此时,王亚蓉已培养出一批年轻的文物工作者。然而,她又该如何对年轻一代讲述垦殖者及其薪火相传的历史?《章服之实》共四章,第一章所撷取的是沈从文当年的口述、演讲、访谈记录。1949年之后,沈从文抛下文学创作这门熟悉的老行当,沉醉于中国物质文化史的研究,举凡玉工艺、陶瓷、漆器及螺甸工艺、狮子艺术、唐宋铜镜、镜子、扇子、丝绸、织绣染缬,都要一探历史究竟,而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领域尤其倾注全力,终于写就《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此一研究如何肇始,说来话长,但就其研究意义,沈从文曾举一例说明:关于《韩熙载夜宴图》之创作时间,艺术界惯以为是南唐时期,可试从画中人物的服饰去判别,复证之以古代礼仪制度,便能推知实为北宋初期作品。接下来的例子当中,对自己几十年来的研究方法等等,沈从文又作出详尽说明,提醒人们注意“这不仅是一个服装史”。说到高兴处情难自已,预言一定要重写中国史。真潇洒。

  第二章名为“追随沈从文先生工作”,作者采摘的是与王予予在沈从文的指导下一边参与研究工作、一边努力钻研的岁月留痕。忆及晚年沈从文,其博闻强记不输少年人,还有一颗未泯的童心,对待研究工作更是认真至极、“耐烦”至极,惭煞无数今人。循此脉络,三、四两章展示二人从事汉墓金缕玉衣、法门寺佛骨舍利、战国楚墓服饰等文物发掘与修复工作的实绩与苦辛,示后人以法门。

 中国服饰 沈从文 章服里的中国沈从文的世界
  另有近似八卦的信息: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举办“纪念沈从文从事物质文化史四十周年汇报展” ,竟是得到郭沫若长子郭汉英的鼎力协助,地点定在北京郭沫若故居。由此上溯四十五年,郭沫若在香港文艺期刊撰文,怒斥沈从文为“桃红色作家”;十五年后,郭沫若又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慷慨赐序。此乃光阴流转。

  事实上,许多读者即使如我一样完全不解文博工作之门径,也会被书中大量古代绘画中的服饰与出土之后修复而成的服饰图像所吸引。面对更广大的读者,此书则可视为一部纸墨形质的纪录片。不同于“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章服里的中国”以多变而迷人的华服,引人进入华夏历史的内部,士女高歌,筵席不散,身体被刺绣织锦与绫罗绸缎紧紧包裹,沈从文等人沉溺其间,成就非凡,而不才如我辈,只能留恋忘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884.html

更多阅读

美,俄,德,印度,日本教科书里的中国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

2007年03月19日 环球美国教科书如何讲中国:另一面镜子凸显美国标准外国教科书里的中国外国人的中国观是如何形成的?专家说,教育和媒体的影响最为重要。那么,外国历史教科书中怎么写中国?会不会颠覆我们过去所学?对这样的疑问,《环球》杂志

声明:《中国服饰 沈从文 章服里的中国沈从文的世界》为网友花谢分季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