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放弃一个人的说说 为什么说制度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以两块草坪的不同遭遇为例

    对于制度的重要性时,邓小平曾十分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93页)也就是说,制度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本文拟通过一简单案例,对这一结论及其原理的运用予以说明。

 

经济学消息报NO.489期刊登了陈志刚先生《从草坪看制度变迁》的文章,提到:一块郁郁葱葱的草坪(以下称A),在即使撤去围栏之后,也没人践踏;而另一块只有星星点点几处杂草的草坪(以下称B),即使现在树起警示牌,却始终不断有人从上面走过。文章认为之所以如此,乃是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效应的结果。本人认为,尽管现象是真实的,有关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也有道理,但将后者视为现象产生的原因则显得有点牵强。

 

从文章来看,在树立了“严禁穿越草坪”的警示牌后,仍然不断有人从B草坪上走过,可见尽管“严禁”了,但缺乏有效的惩罚机制,因而不存在经济损失;加上这块草坪“只有星星点点几处杂草”,即使践踏了,既不会有“糟蹋大好草坪”而引起的内疚感,通常也不会迎来别人责备的眼光,在这种情况下,比较起从这里走过所获得的“方便快捷”之收益,我想或许自己也会是践踏者之一。

 

而对于草坪A而言,在树警示牌的当初,或许有着有效的惩罚机制使我不敢践踏,亦或许跨越栏杆走捷径所获得的便利,还不如我多走几步路绕过去。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郁郁葱葱的草坪形成了,此时,即使撤去栏杆,并且也没有有效的惩罚机制,我也会像文章所说的那样“不会从草坪上穿过”,但理由绝非如陈文所说的“路径依赖”,而是比较“糟蹋大好草坪”而引起的内疚感和被人家发现后可能遭遇到的责备眼光,我觉得还是绕道走的好。

 

这样分析起来,对于行人来说,践不践踏草坪,主要取决于这二者的成本收益比较,而不是什么“路径依赖”。要不然,为何同样是有栏杆和警示牌,在“路径依赖”形成之前,A草坪也没人践踏、并由此而变得郁郁葱葱了?类比一下那么多人不顾急驰而来的车辆,跨越栏杆、横穿马路的情形,倘若绕道A草坪走比穿过它要花费很多辛苦和麻烦的话,即使“路径依赖”形成了,恐怕最终结果,A草坪与B草坪也不会有什么两样吧。而对于B草坪而言,即使现在“路径依赖”没有形成,如果我践踏草坪被抓到了,每次要罚我500元并且不是开玩笑的话,如果我还践踏草坪,那真是发疯了。

 

为什么说“制度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因为不同的制度底下,人的约束条件是不同的,从而决定了经济人各种选择行为的成本与收益,根据“经济人”假设的原理,自然,制度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比如说倘若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的分配制度(从而前者与后者的收益一样),由于干好的成本要高于干坏的成本,干多的成本要高于干少的成本,干的成本要高于不干的成本,自然而然,干坏、干少和不干,就成为人的理性选择。

也就是说,在这种分配制度底下,倘若是:

“干好干坏一个样”,那我就选择“干坏”;

“干多干少一个样”,那我就选择“干少”;

 决定放弃一个人的说说 为什么说制度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干和不干一个样”,那我就选择“不干”。

  如此,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不失败才怪呢。也正因为如此,钱颖一曾反复强调过“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因为激励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它可以通过改变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从而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9375.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说翡翠是玉中之王? 翡翠玉石

玉石有硬玉和软玉之分。软玉有和田玉、独山玉、岫玉;硬玉则是指的翡翠。但是,为什么翡翠能位居之首成为玉石之王呢?为什么说翡翠是玉中之王?——步骤/方法为什么说翡翠是玉中之王? 1、  以下是鄙人经营和收藏翡翠多年所总结而出的经

为什么说钓鱼岛是中国的 巴基斯坦

为什么说钓鱼岛是中国的?2010年9月7日肇始的中日撞船事件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平息之势。19日,日方宣布扣押中国渔船船长时间延长10天[详细],而20日,中方宣布暂停中日双边省部级以上交往,据称这次对日反制措施系38年来最严厉,此次外交风波引发

声明:《决定放弃一个人的说说 为什么说制度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为网友半醉亱未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