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不可强求 《中庸不平庸》——过犹不及(1)万事不可过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许多人奉之为处世金律,待人总是一副笑脸,客气有加。

有的职场新人,更是对这句话的正确性深信不疑。

公司里有位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对老板对同事十分热情,每次见面都抢先打招呼,出去吃饭老争着付账,从不吝惜自己赞美的言辞,还经常给大家散发一点小礼物,结果弄得同事都很不自在。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把他叫去,问:“你是不是对现在的位置有什么想法?”

他很郁闷。为什么我待人多一点礼貌,反而会被认为是想升职呢?

这就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做过分了,就跟做不到位是一样,甚至有时候还不如做不到位呢。

aihuau.com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夏问老师:“颜回这人怎么样啊?”孔子说:“颜回呀,他在诚信上超过我。”

又问:“子贡这人怎么样啊?”回答说:“子贡在敏捷上超过我。”

又问:“子路这人怎么样啊?”回答说:“子路在勇敢上超过我。”

又问:“子张这人怎么样啊?”回答说:“子张在庄重上超过我。”

子夏站起身,问孔子说:“那么这四位为什么都拜您做老师呢?”

孔子说:“坐下吧,我告诉你。

“颜回虽然诚信,却不知道还有不能讲诚信的时候;子贡虽然敏捷,却不知道还有说话不能太伶牙俐齿的时候;子路虽然勇敢,却不知道还有应该害怕的时候;子张虽然庄重,却不知道还有应该诙谐亲密的时候。所以他们才认我做老师啊!”

诚信过了头,就成了迂腐;敏捷过了头,就成了圆滑;勇敢过了头,就成了鲁莽;庄重过了头,就成了呆板。同样,礼貌过了头,就成了别有用心。

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精髓,也是孔子最精彩的教导之一。它的来源是这样的:

子贡问孔子,您认为子张和子夏这两个弟子哪个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师也过,商也不及。”师是子张的名字,商是子夏的名字。孔子说,师这个人做事老爱过头,商呢,则总是欠点火候。

子贡接着问:那就是子张更好一些了?

孔子说:过犹不及。这两个人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更强。

 万事不可强求 《中庸不平庸》——过犹不及(1)万事不可过
不及的害处,人人都可以理解;过的害处,就不那么容易看到了。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里是这样谈论“万事不可过”的:

天下万事不可过,岂特此也?虽造化阴阳亦然。雨泽所以膏润四海,然过则为霖淫;阳舒所以发育万物,然过则为燠亢。赏以劝善,过则为僭;刑以惩恶,过则为滥。仁之过,则为兼爱无父;义之过,则为为我无君。执礼之过,反邻于谄;尚信之过,至于证父。是皆偏而不举之弊,所谓过犹不及者。

他说,天下的万事都不可过分,就连造化和阴阳都是如此。

例如,雨水可以湿润天地。可是过分就变成涝灾;阳光可以促进万物生长,可是过分了就变成干旱。

赏赐是为了劝人向善,过分了就是僭越;刑罚是为了惩治恶行,过分了就是滥用。

仁做过了头,对所有的人都是同等对待,就体现不出父亲的重要;义做过了头,一心只想着对别人负责,就容易忘记忠君的责任。

太过于礼貌,别人会觉得你在讨好他;太过于诚信,以致于指证父亲的过错。

这些都是执着于一偏之见,把好事做得过分了。

你看,连天地、阴阳、仁义、赏罚、执礼、诚信这些看上去天经地义的东西,也都不能超过它的度,更何况个人的处世方法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1213.html

更多阅读

说话的艺术全集 《中庸不平庸》——说话的艺术(2)说话十贵

与此相应,《慎言集训》还提出了十种应该提倡的说话方式:1、言贵简:所谓“言多必失”,说话简约可以避免许多失误。说话简练,同时还要把意思表达清楚,把道理说明白,就可以提高沟通的效率,最适用于工作语言。2、言贵诚实:说话以诚实为原则,不能

声明:《万事不可强求 《中庸不平庸》——过犹不及(1)万事不可过》为网友浪的像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