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女性就业歧视 限制“阴盛阳衰”就是歧视女性吗?



     不久前《厦门日报》报道,“厦门大学紧急建造女厕,应对男女比例失调”。报道称厦大本部男女比例已达到46:54,使得女生课间如厕难问题日益严重,压力之下,厦大后勤处作出以上决定。

  事实上,不只是厦大,近年来,男女比例失调已成为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早在2007年,中国大学新入学的女生比重就超过男生了,达到52.9%,此后保持继续上升的趋势。而女生日增,男生日减,完全是由于女生成绩好,男生竞争不过女生。据中国校友网不久前发布的数据,2000至2012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状元”中,女生也明显超过男生。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而在高校中,这样的比例恰好反了过来,出现“倒挂”现象。为改变这种状况,许多高校近年来在招生录取时设置性别比,导致分数线上出现“女高男低”现象,引起一些女权组织的抗议。

  大学“阴盛阳衰”是个世界现象

  高校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阴盛阳衰”呢?一种流行的解释是,中国应试教育盛行,素质教育不彰,而女生比男生更适合应试教育的选拔模式。据说,男生敢于冒险,调皮捣蛋,不愿按老师的规矩行事,常受批评,特长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减弱,产生学业上的危机。而女生更容易服从,习惯于按部就班、死记硬背,经常得到老师的鼓励、嘉许,比男生更适应应试教育,因而在高考中胜出。

  这种解释看似很有道理,也比较契合当今大众痛恨应试教育的心理。但细究起来,却颇有些似是而非。应试教育确实是当代中国一个严重问题,但把高校“阴盛阳衰”完全归咎于应试教育,也并不妥当。

  事实上,即使在国人心目中实行“素质教育”的典范美国,近几十年来大学生中男女比例失调也成为一个严重问题。据统计,1950年代,美国高校中女生占比为24%,1980年代上升到50%,到2011年,女生已达到58%,比中国高校失衡还严重。而且这也完全是由于女生成绩好所致。英国大学中男女比例失调现象也不亚于美国。甚至有专家推算,按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25年,英国大学中女生比率可能高达75%。

  要探讨中国大学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不应仅仅局限在中国独特的应试教育体制上,并预设一些对女性很可能是偏见的看法(如循规蹈矩,死记硬背),应该“放宽历史的视野”来审视这个问题。

  其实,女性可能本来就比男性学习能力强,不论是在素质教育中,还是在应试教育中,只是她们以前一直没有机会同男性一决高下。到20世纪后期,在全世界范围内,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女性获得同男性一样的受教育机会,而又比男性更加认真努力,于是女性大学生在数量上迅速赶超男性,学习成绩也赶超男性。也就是说,目前的状况不过是拜“男女平等”之赐,是这个观念自然而然的结果。

  男女平等的实现与女性的赶超

  男女平等的观念在人类历史上其实源远流长。中西方古代哲学家都有提出过这个问题,比如古希腊的伊壁鸠鲁,中国明代的李贽。他们的说法在当时不可谓不“先进”,但当时的社会完全不具备实现“男女平等”的条件,脱离了现实,这样的观念也就不能为民众所理解,不可能产生社会影响,只能尘封在故纸堆里。

  为什么说古代社会没有接受男女平等的条件呢?因为,男女在智力上、道德上、精神上可能没有多少差别,但在体力上却有重大的差别。在体力劳动主导生产力的时代,体力决定个人贡献与在群体中地位的时代,男女是很难实现平等的,男女平等的观念也很难被人们理解。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所取代,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脑力劳动创新所带来的财富远大于体力劳动所创造的财富。

 二胎政策女性就业歧视 限制“阴盛阳衰”就是歧视女性吗?
  也就是说,在现代生产中智力创新的重要性远大于体力劳动,一个女科学家创造的社会财富可能远大于一个强壮的男性体力劳动者,这时,男女平等的观念也就具备了现实的基础。人们认识到,男女之间,乃至不同的种族、民族、阶层之间,虽然在肉身、体力、经济条件等方面暂时有所不同,但他们在智力上、道德上、精神上、人格上是一样的,平等的。于是,近代启蒙运动就兴起了,古代的不平等观念被革新,以自由平等相标榜的现代人类文明诞生了。这种转变的背后正是体力劳动主导的落后生产方式被脑力劳动主导的现代生产方式取代。

  到19世纪,边沁、密尔等英国哲学家热烈鼓吹男女平等,获得广泛的社会共鸣。20世纪,男女平等的制度障碍被进一步扫除。在60年代民权运动的冲击下,70年代初美国大学实现男女同校,十几年后,女生就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入学优势,迅速赶超男生。

  中国大学近年来女生迅速赶超男生,宏观来看,其实是上述世界历史大趋势的一部分。近三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又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中国单个家庭子女数量维持在1-2个,家庭收入完全可以负担起所有孩子的教育,于是女孩得到同男孩同样的教育机会。这种状况与美国七八十年代实现男女同校后的状况大致相同,出现同样的结果也不奇怪。

  当然,除了以上宏观的、普遍的原因,中国特殊的状况也在其中起作用。比如有研究者就提到,当代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僵化,与社会需求脱节,学费昂贵,毕业生就业困难,很多人尤其是农村家长认为高等教育回报率太低,男孩子还不如早出去打工,挣的钱不比“二本”、“三本”的毕业生少。至于女孩子,家长会认为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可以安心读个大学。而实际上,这个现象也不是中国独有的。比如近来就有报道,英国大学学费上涨,导致大学生男女比例失调,因为工薪家庭的男孩因此放弃读大学而转走学徒这条道路,觉得这样更划算。美国也是如此,在黑人与低收入的拉美裔与白人家庭中,女孩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要大大高于男孩,而在出身于人口中最富有的四分之一的家庭的大学生中,并无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

  “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

  如前所述,男女平等的实现是一个理念与社会经济、科技条件等现实相互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条件不具备,任凭哲学家如何论证、鼓吹,这样的观念也无法生根,产生实际的影响力。而且,平等也并非是人类所追求的绝对的、排他性的价值,平等需要与其他价值比如自由、比如传统取得平衡,社会才能健康地发展、改进。西方国家像美国一些大学近年来采取对男生倾斜的招生政策,录取时适当放低男生的标准,这并没有招致多少非议,因为他们有健康的社会制衡、决策机制与评价标准。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不能动不动就扣上性别歧视的帽子,要求绝对平等,一刀切。

  事实上很多工作在目前的条件下,女性确实还是难以胜任的,比如采矿、航海等需要较大体力投入的工作。再说高校的人才培养也不可能完全不考虑市场状况,二者需要良性互动,而不能脱节、对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155.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我国生育二胎的新政策 上海生育二胎新政策

2013年(癸巳年)11月15日,单独二胎正式开放,如进展顺利,将于2013年年底或2014年年初试行;同时,关于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正在拟议中。  由于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我国生育政策就发生了改变。由70年代初的“只生一胎”,到本

二胎政策 二胎新政策 计划生育二胎新政策

二胎政策收藏二胎新政策2014单独二胎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二胎政策何时全面放开生二胎退独生子女费各省二胎新政策再婚生育二胎新政策二胎准生证单独家庭二胎科普二胎新政策目录

单独生二胎对人口有多大的影响? 43岁怀二胎危险有多大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三番五次“被放开”的单独二胎政策终于一锤定音。消息一出,大多网友第一反应是欢呼雀跃,雀跃之后又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呼之已出的单独生二

解读单独二孩政策-给暸望的原稿 单独二胎政策解读

解读单独二孩政策王广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始于1970年代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人口发展进程进行严格的人为干预,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的基本结构与发展态势,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家庭的基本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

声明:《二胎政策女性就业歧视 限制“阴盛阳衰”就是歧视女性吗?》为网友帅帅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