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雕塑 冯仑,“小角色”抑或“思想者”?



冯仑,1959年生于陕西西安。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中央党校,获法学硕士学位。1984年至1990年期间先后于中央党校、国家体改委任职。1993年创建万通。现任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董事,全国住宅产业商会轮值主席,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住宅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北京最早成立的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大型股份制房地产企业,也是实收资本额最大的民营房地产公司。作为专业的房地产投资公司,万通地产先后开发了万通新世界广场、万通发展大厦(国航大厦)、通润商务会馆和万通中心等知名高档商用物业项目;陆续开发了万泉新新家园、亚运新新家园、龙山新新小镇和新城8226;国际等知名高档住宅项目。2003年公司各项目共计实现收入为22.28亿元人民币,公司合并会计报表中利润总额14792.90万元,净利润11555.40万元。

万通地产拥有独具魅力的创业者,也拥有长期稳定、资深专业、敬业协作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他们秉持“以天下为己任,以企业为本位,创造财富,完善自我”的企业价值观,不懈地服务于万通地产事业的发展与壮大。

冯仑自1991年开始,领导并参与了万通集团的创建及发展工作。1993年,领导创立了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创建了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策划并领导了对陕西省证券公司、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东北华联等企业的收购及重组,使万通集团在几年内总资产增长逾30亿元人民币。作为中国房地产的风云人物,冯仑在业界一直享有“地产思想家”的美誉。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创新者和开拓者,经过长期思考与研究,冯仑否定了传统的“全能地产开发商”。在总结分析港台及欧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后,万通地产果断由“香港模式”变为“美国模式”,即由全能开发商转型为专业的房地产投资公司,并通过战略调整将万通地产商业模式进行改良,此举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

在业务运作方面,1999年他推出“新新家园”品牌——中国第一个实施注册的高档住宅品牌,“新新家园”旗下数个项目均获得业界“明星楼盘”称号,还获得“中国明星楼盘”、“中华建筑金石奖”等殊荣。冯仑2001年获得“十大最具人气企业家”称号。他领衔的万通地产2001、2002、2003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名企”称号,同时他本人连续两届获得“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的殊荣。在胡润主持的“2003中国房地产影响力人物50强”的评选中,他位列第四。

他于1999年与深圳万科的王石、河南建业的胡保森等联合发起并成立了中国首家房地产策略联盟机构——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简称“中城联盟”),发起“新住宅运动”。2002年他当选为中城联盟第二任轮值主席。上任后致力于提升房地产行业道德形象,推动改造传统房地产开发的商业模式。同时逐步完善了中城房网的组织运作框架,进一步增强了成员间的交流与协作,同时加强中城联盟与海外同业协会的交流与协作,成立了“中城联盟投资公司”,进行共同开发“联盟新城”的实践,在郑州联合开发“郑东联盟新城”。2003年,他策划并积极推动大型电视专题片《居住改变中国》的拍摄,积极促进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努力提升房地产道德形象。2005年2月,冯仑当选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轮值主席,致力于行业诚信自律和维权。

aihuau.com

他秉持“以天下为己任,以企业为本位,创造财富,完善自我”的企业经营理念,来经营企业。2002年冯仑以《万通的精神就两个字:学好》为题,率先在行业内倡导企业责任与社会价值;在“非典”期间首创“万通地产非典百万预防与救助基金”;在央行房贷新政面前提出“以‘大我’的立场”。 2003年10月,冯仑倡导发起《绿色生活论坛》,在中城联盟内部提倡企业责任与社会价值,率领万通地产扛起绿色环保大旗。2003年万通地产确立了“绿色环保”的公益战略,并在万通地产企业内部贯彻执行。2004年3月组织了以“万通地产十年公益活动展暨绿色公益战略合作”为主题的“2004万通地产感恩日”活动,与国内知名绿色环保NGO组织“地球村”战略合作;在北京密云认养“万通地产养护林”;倡议并参与首家由100多家知名企业组成的NGO环保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在行业内张扬绿色环保大旗,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他曾经为了毛泽东在中苏论战中引用的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到安徽时特意到桐城当地去看那堵“典故墙”,然后悟出:“人生当中,舍即是得,让便是进,不争即争。”于是,“让”在冯仑心中成为一种生意人的至高境界。

在媒体采访时,冯仑说:“在市场经济的汹涌浪潮下,整个中国,无论经济、社会,还是政治、文化,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背景下,作为民营企业,我们也面临着一场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那就是如何从边缘走向主流。也就是从被排挤、打压、躲避、逃生甚至反叛,转为阳光下经营,融入市场经济的主流,支持政府并且以建设性姿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谓主流,就是敢担当、能负责;具有主流意识,就是要以对社会负责的精神经营企业、回报社会。”他认为:“事实上,在国有企业的迅速改革和进步面前,民营企业正逐渐失去资源优势、体制优势、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甚至道德优势。更为危险的是,由于多数民营企业在运行机制中‘有动力无约束’,往往导致追求暴利而盲目以债务扩张方式拉动投资,或者大肆权钱交易,引爆许多丑闻,致使整个社会特别是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更多抨击。所以,民营企业只有迅速将自己的角色定位融入主流经济,担当起‘主人’的社会责任,才能严于律己接受监督,以一己之财为天下之用,竭尽全力为股东创造价值,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向政府纳税,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真正成为市场与政府的骄宠。”

“人的差别不在于他经历不经历很多事情,关键在于他的坚强和意志力,所以为什么说伟大是熬出来的,伟大从来就不是设计出来的。你不可能在10年前就设计好了今天的每个细节,而且能够预知未来。实际上每个事情的环节得有意去熬,所谓熬,古人讲人有坚韧不拔之志,必有坚忍不拔之力。你必须要志向非常远大,毅力才会顽强。过去常讲‘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在他当年的老部下潘石屹的眼里,他是一个导演——导演了一出又一出令人荡气回肠、唏嘘不已的“商战大片”;在网民看来,他又是一个思想家,标有冯氏“品牌”的“冯仑语录”“元旦社论”的字里行间,一个“天马行空”的思考者形象跃然纸上。而冯仑自己评价自己说,我是一个职业董事长。信奉老庄,不善理财,说话写字比较专长……

冯仑:“我们登山的流三种眼泪,一种是成功的,一种是失败的,一种是失败后活着回来庆幸还可以接着再来的”。有网友这样评论这句话:这是一个热爱登山的男人下山后的流泪感言。 冯仑是我非常崇拜的人。同是来自当年的“泡沫”海南,他曾经的老板牟其中“誓把牢底坐穿”,他曾经的跟班潘石屹追风逐浪,唯恐他人不知自己有几两银子和两颗板牙,只有这位老兄,落子淡定从容,妙语闲谈之间,棋局大盘已定。

老潘形容他“但有冯仑处,便有黄段子”。

《喜剧之王》中,没有演过一个大角色的周星驰把《演员操守》当成宝贝珍藏,他郑重其事地对心爱的女人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现实中的冯仑看似“冯言冯语”,实则才思敏捷,一针见血。

从商人到思想者有一段距离,在走完这个距离之前,以思想者的高度衡量,再高大的商人也是小角色。而一本《操守》的持有或许能说明他成为一个他想成为的人的决心和魄力。

那么,冯仑呢?

 思想者雕塑 冯仑,“小角色”抑或“思想者”?
是 “小角色”还是“思想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1652.html

更多阅读

冯仑 牟其中的八大金刚

百科名片冯仑生于1959年,是文革后第二届正式大学生。20岁的时候,冯仑成为中共的一员,接受过正统教育的冯仑,自然深谙正统意识形态及其语言方式。日后他的语言风格、思维方式、决策习惯,虽无刻意模仿的嫌疑,但自觉不自觉地就会露出那个时代

冯仑:站得高,尿得远

站得高,尿得远冯仑天下苦国企久矣。当年毛泽东接掌政权之后,以公有制一统天下,强行将社会拉入绝对平均的所谓穷人的天堂,试图建立共产主义乌托邦。国企超大超强,垄断一切,普天之下,莫非国企,率土之滨,莫非党臣。然而结果却令人绝望,饥荒不断

冯仑:思考的人生

     企业家怎么赚钱?答案各不相同,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以思想家的姿态,一边透彻探讨民营企业家的原罪,一边把“追求理想,顺便赚钱”演绎到极致  提起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脑海里很快蹦出一连串经典语录,诸如“伟大是熬出来的”、“一

金星秀冯仑谈价值观 冯仑的企业公益观

 作者:苏娟  被称为“商界思想家”的冯仑,“思想”并非信马由缰。看冯仑所著的《野蛮生长》会发现,冯仑能够将万通做成今天的模样,其基准无非是“三通”:境界通透脱俗,做事通权达变,做人通情达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

冯仑:“我是零”

“零,可以是零,也可以是所有。”将自己归零的冯仑,其实要的是所有,是永远。 文·朱琼 在中国企业家荟萃的场合,很多时候都少不了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但他往往不是耀眼主角。“只要有人站出来说话,我除了鼓掌,就不做别的动作了。”对于这

声明:《思想者雕塑 冯仑,“小角色”抑或“思想者”?》为网友空城琥珀柒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