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的意思 《蒙牛内幕》雪中送炭



老郑落难后,老牛往看守所里捎了一万元。老郑女儿留学,妻子薄香女向“最不应该求助”的老牛求援,结果,“最不可能帮助”的老牛等人拿出二三十万元……

古语说得好: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

说不定什么时候,有恩的,有怨的,有仇的,有爱的,就会转到一起——不管当初看起来他们多么像是永无“交点”。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知交,危难见真情。平时的恩家,关键时刻未必不是仇家;平时的仇家,关键时刻未必就不是恩家。

2003年伊利股份制创立10周年的时候,牛根生不请自去,不仅大出员工所料,就连老郑都意外得不知所措。

aihuau.com

为什么不请自去?牛根生这样说:“我在伊利干了16年,在蒙牛才干了5年。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伊利,在那里流过的泪、淌过的汗、洒过的血,比在蒙牛多得多!所以,要 说感情,我对伊利的感情,实际上不比对蒙牛的少。”

与许多被免职的人大骂原老板不同,牛根生始终对郑俊怀保持着尊重。郑大哥长郑大哥短,这是他恒久的语词。他甚至说:“没有郑俊怀,就没有现在这个模样的牛根生。”

2004年12月20日,郑俊怀被检察机关带走。牛根生辗转打听,得知郑被关在包头看守所里,他当即托人给老郑捎去1万块钱,并给老郑90岁的母亲1万元,给老郑妻子1万元。

郑俊怀被抓后,媒体的普遍评论是:牛根生没有落井下石。问及对郑俊怀事件的评论,牛根生对《经济参考报》的记者这样回答:“我并不是很清楚老郑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因为我离开伊利已经6年了。但通过16年的接触和共事,我自己觉得不太相信。因为在我离开伊利的时候,老郑和我有过一段对话。他说我性格比较外露、外向,年轻气盛,出去以后对我办好事业的能力、水平、操作技能等不怀疑,惟一担心的就是千万不要违规、违法。所以对于这种问题,老郑提醒我多注意,自己又怎么会不注意呢?但这6年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不得而知。我想即使是伊利个别人出了点事情,也影响不到它的品牌、企业和产品。因为大企业,已经不是靠人治了,而是靠规矩和制度在进行治理。”

事实上,不仅没有“落井下石”,而且一再雪中送炭。

2005年2月的一天,郑俊怀的妻子向牛根生求助:女儿留学学费不足,想借20多万元。

按理说,老郑家缺钱,最不可能的求助对象就是牛根生。在蒙牛发展的6年中,伊利制造过一个又一个难题,郑牛相争简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然而,薄香女已经求了一圈人,据说过去那些曾经“亲切地摸过孩子头”的叔叔们,个个推之犹恐不及;万般无奈,才把视线转到了“那时没摸过孩子头”的牛根生身上。

 雪中送炭的意思 《蒙牛内幕》雪中送炭
牛根生当即与同样来自伊利的几位蒙牛高管人员商量,结果,牛根生、卢俊、邓九强、杨文俊、孙玉斌等人一共凑了30万元(其中,老牛出了10万元)。

当把这些钱送到薄香女手中时,这个在老郑出事后一直坚强支撑的女人,强忍了几个月的情感阀门一下子被掀开了,出声痛哭,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末了,薄香女执意为每个人打了借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1694.html

更多阅读

牛根生为什么离开蒙牛 牛根生的做人艺术和蒙牛企业文化

我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读了一本叫《蒙牛内幕》的书,然后写出了这些东西.算是读后感吧!   牛根生,一个标准的来自大草原的彪型大汉。1999年创办了蒙牛,以一种“先建市场,再建工厂”的经营模式。一举使蒙牛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雪中送炭的意思 《蒙牛内幕》雪中送炭

老郑落难后,老牛往看守所里捎了一万元。老郑女儿留学,妻子薄香女向“最不应该求助”的老牛求援,结果,“最不可能帮助”的老牛等人拿出二三十万元……古语说得好: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说不定什么时候,有恩的,有怨的,有仇的,有爱

蒙牛员工培训 《蒙牛内幕》实践是最大的培训

第一代秘书学官,第二代秘书学第一代秘书,第三代秘书学第二代秘书,以此类推,虽有“变异”,但“遗传”为主,总体状况必然一代不如一代……“宰相必取于州部,猛将必起于卒伍”。对于做官来说,最大的“师傅”不是官,而是实践。2005年4月,在老郑

蒙牛2013年资产负债表 《蒙牛内幕》郑债牛还

谁也没有想到,牛根生拿出自己2002年在蒙牛所得的年薪和红利,给大家发了伊利1998年所欠的年薪,替老郑把这笔“债”给还上了。牛根生一干人于1999年离开伊利,然而,他们与伊利的工资纠纷直到2002年才划上一个“郑债牛还”的句号。按照伊利

声明:《雪中送炭的意思 《蒙牛内幕》雪中送炭》为网友你所谓的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