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协会 智者的忧心与告戒(循环经济之二)



  2005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等待两年后,又重新进入太空,在太空里的机长科林斯,遥望地球,给她感触最大的是,看到地球的大气层就如同一层薄薄的蛋壳。就是这层主要由臭氧组成的越来越薄的蛋壳,一直象襁褓一样保护着人类免遭太阳的辐射,并使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然而在人类生生不息地繁衍了几十万年后,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现代商业经济的快速成长,人类制造出越来越多物质产品的同时,伴随着的是地球环境的快速恶化,象损害臭氧层的物质如泄露的氟利昂、汽车尾气等等,使它却正在变薄!不但从太空看到臭氧只是薄薄的一层,根据科考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洞也是一个明显的证据。

不仅天空如此,我们脚下的大地同样不堪重负。由于工业污染造成的大气温室效应,北极的冰川在融化,土地沙漠化更加严重,气候变得更加无常。美国阿里亚娜飓风狂袭美国新奥尔良,使新奥尔良变成了一个水乡泽国,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一万多人丢掉了性命,据说就是因为温室效应的原因。

地球是脆弱的。因为大气、海洋污染而导致的生物大面积死亡甚至整个物种的灭绝,作为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这些生物,却因为人类这一高度文明的动物而一个又一个地遭受灭顶之灾。他们现在的悲哀处境或许就是未来的我们末日的写照,如果我们人类再不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行为对地球的破坏的话……

 循环经济协会 智者的忧心与告戒(循环经济之二)

因为受到《寂静的春天》的影响,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十年前曾经写过一本《频临失衡的地球》的书,他在书中这样忧心忡忡地写道:"人类文明已经具备了毁灭自己的能力。"因此他认为"我忍受不了这样的想法:我们将把一个破烂的地球和一个令人沮气的未来留给我们的孩子。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我为什么尽心竭力要理解这一危机,参与解决这一危机。这也是我为什么试图说服你一道来完成人类文明今天必须经受的巨大变革。我奋力参与这项变革。"

"我们不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这句寓意深刻的话,甚至上了《联合国环境方案》以用来告诫世人。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地球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问题)等全球性问题,也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专家们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日本的八太昭道先生在上个世纪酒十年代初曾写过《垃圾与地球》一书中指出:"通过身边的垃圾问题,我们可以理解资源问题和地球环境问题的本质。事实上,可以归纳成以下三点来理解垃圾:地球上一定的物质,重量是一成不变的;资源最后都将成为垃圾;垃圾在地球上增加,垃圾不能搬出地球。以上事实是根据自然科学的法则而得出的。即:物质不灭定律、不可逆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这三个定律是谁都知道,谁也不能否认,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从客观定律可以引伸出三个理论事实和垃圾污染了地球环境,将这一结论与观测到的事实结合起来,我们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人类,由于环境的污染而灭亡。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的经济和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恣意破坏和对于地球资源的野蛮掠夺。"人类,由于环境的污染而灭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的结论,无数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与地球环境的关系处于严重危机之中的一个最清楚的迹象是我们的城市与工厂溢出的垃圾像潮水一样猛涨。有人把我们的社会称为"用过就扔的社会"。一方面是人类面对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一方面人类又在过度地浪费着地球上的资源,物质的高度文明好象给了我们一个污染与资源问题悖论。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综合性问题,我在这里无意把话题说得这样大,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这个看似悖论的问题,只要我们人类加以足够的重视,这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值得庆幸地是,人类已经在逐渐改变地球的资源是取之不竭的看法,对于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所遭受的严重环境污染,以及合理利用石油、煤炭、矿石等环境资源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尤其是《21世纪议程》,已经成为指导世界各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为新世纪人和自然的发展,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新方向。

会后,我国政府即着手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 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1996年,又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 要》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是国家今后 发展的大战略,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21世纪将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纪,这是全世界普遍的观点,也基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基本考量。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功利主义的盛行,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内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但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八太昭道先生十年前在其著作《垃圾与地球》的中文版序言中就这样写道:"今年(1995年3月),我访问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与10年前访问时相比,使我身临其境地感到中国的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屡,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比10年前有更多的三废被排到生活环境中。事实上,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垃圾也在不断增加,而垃圾填埋地却在不断减少,对大气、水的污染也在恶化,这也是我今年去了中国访问后亲身体会到的。"

十年过去了,虽然中国政府极其重视环境保护和不可逆资源的利用,从上到下都极其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致力于三废问题的解决,致力于搬掉压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座环境问题的大山。

"在生产、消费中,必定会排出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等没用的东西(三废)。不排出三废在生产或生活中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个永恒的真理。"八太昭道先生虽然承认三废是不可避免的,但他同时也指出,"发展经济,丰富生活,谁都会赞成。然而让三废危胁自己生活和生命就就谁都不会同意,因此尽可能地减少垃圾,在对垃圾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污染环境,将垃圾作为资源反复利用等,这些课题将变得更为重要。中国正在走向21世纪,生产正在继续不断地发展,且势不可挡。然而现在不采取相应的对策将会给后代带来巨大的灾难。" 八太昭道先生善意的提醒却一言中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由于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增长,三废问题以及由于三废问题而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还是一个极其突出的社会问题,并给国民经济的继续增长造成了巨大压力。据中科院测算,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环境与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重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的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也逐渐浮出水面,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

(未完待续 学习心得 初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2222.html

更多阅读

以色列的亡国与复国 以色列复国预言

以色列的亡国与复国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以色列是世界所有国中最特殊的一个国家。他是上帝所拣选的一个国度。人类的救主就降生在以色列。这一切,从公元前2166年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时代,圣经就开始记载了。为什么上帝要拣选这样一个

声明:《循环经济协会 智者的忧心与告戒(循环经济之二)》为网友无奈我只爱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