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经济场论》第一章·第2节(2)



二、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场论?有什么本质特征?

严格地说,一切科学都应该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因为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都是自然界中的事物、物质,或者说其研究对象都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尤其是经济学,由于研究对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与物理学关于质量与能量的守恒与转化关系及力的产生、作用点、作用方向十分相似,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力学原理、方法来予以解读。

(一)什么是经济学?为何属于自然科学?

经济学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的理由是,研究对象是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笔者以为,这是十分荒谬的,因为它混淆了自然与社会、意识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什么是社会物质?社会物质不是由自然物质转化而来的难道还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不成?如此,为何不能把社会物质当作自然物质呢?

1、什么是经济学?是怎样产生的?

笔者以为,我们的经济学家、企业家、管理者所以常常束手无策且经常而成为“没有思想准备的客人”,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笔者以为,经济学是专门研究如何将自然资源、自然财富转化为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的科学,或者说经济学是专门揭示自然资源、自然财富转化为社会资源、社会财富规律的一门科学。那么,经济学是怎样产生的?笔者以为,与社会需要有关。

第一,由于出现了一些经济现象需要解释,所以产生了“古典经济学”,因此,我们可以把“古典经济学”理解为是专门解释经济现象的科学。第二,经济学不仅需要解释现象,更需要揭示经济事物的运动规律,于是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者把两者统称为“经典经济学”。比如前者从商品入手揭示了资本增殖的奥秘,而后者从资本入手揭示了“投入与产出”关系。

可见,经济科学源于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但经济学并没有把自己的脚步停留在对现象的解释。那么,经济学还有产生的第三原因?是的,那就是,经济学更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的。比如,当社会出现了生产过剩、通货膨胀、泡沫经济和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时候,经济学和经济学家还应当为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而做出贡献,否则经济学就成为了专门研究、记录“经济历史”的科学了。

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张五常先生曾经说,经济学就是为了解释现象的,而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很值得商榷,因为他不晓得在一切事物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本质的东西即现象是本质的反映,没有本质便没有现象,更不了解经济学、经济学家在解释现象、揭示本质的基础上,还需要向社会、向经济工作者、管理者提供方法论武器。如此,经济学不就变成了哲学、自然科学了吗?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经济学的产生需要哲学思想的指导。比如曾经有人认为资本“不是物”,当被用于商品生产时就变成了“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劳动的工具”。资本怎么会“不是物”?如果资本“不是物”,那资本怎么会运动并实现增殖?如此不就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第二,如果资本就是物质,那么资本这种物质就应该有自己的质量、能量属性和结构、性质。这样,经济学也就自然获得了自然科学的属性。

2、经济学的本质?为何属于自然科学?

那么,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笔者以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的本质应当就是自然科学。如果假设经济学是物理学而把包括市场在内的经济运动看成是经济场的运动,并且用物理学原理去解释经济现象并用物理学方法去解决经济问题的话,那么我们也就会避免当一些诸如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而成为“没有思想准备的客人”了。于是便有一个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即经济是否是物理意义上的物质?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经济场论》第一章·第2节(2)

如果是,上述那种假设成立,否则便不成立。那么,经济这种东西是物质吗?如果是,它是否具有物理学意义?回答是肯定的。第一,经济社会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由自然物质构成;第二,不管是自然物质还是社会物质均以场的形式存在并在场的制约下运动,因此其存在与运动状态势必会呈现出规律性来;第三,由于场体现的是质能关系,所以它必然受“质能守恒与转化定律”的规定。

试问,自然资源、自然财富是由什么构成的?难道不是由质量、能量物质构成?什么叫做自然资源、自然财富向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的转化?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除了质量与质量、能量与能量或质量与能量可以转化以外,难道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可以相互转化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因为经济是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就否定了转化(活动)都是质量物质与能量物质的转化的事实。

我们知道,力学、电学、声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从本质上说都是关于质量与能量关系的,那么,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否也是关于质量与能量关系?当然。我们知道,力学是关于力的产生、作用点、作用方向(三要素)的科学,我们又知道,经济学是关于社会生产力的产生、作用点、作用方向的科学。生产力是怎样产生的?难道不是质量物质做功或能量物质释放的结果?

或许有人说,经济学不仅研究生产力,也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关系。关于这一点,笔者也不反对,因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体现的正是一定的质量物质与质量物质、能量物质与能量物质,或者说质量物质与能量物质作用和反作用关系。关于这一点,经济学原理与力学原理显然十分吻合,体现的也正是经济质量与能量的守恒与转化关系。

(二)什么是经济场论?为何就是“广义场论”?

当从力学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的角度上去看问题,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就演化为“经济力学”。又由于从产生、作用点、作用方向上来看自然力与劳动力、生产力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并且都体现了质量物质所做的功或者说都是能量物质释放的结果,所以经济学就变成了经济场论。

1、什么是经济场论?是怎样产生的?

对场的研究不应该只是物理学的专利。在我们认识的这个世界里,除了物理学意义的场,还存在着生物场、社会场、意识场、经济场等等。如果能对上述这些场提取“公因式”,那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公约场”。为说明问题,笔者称之为“广义场”。经济场论是从广义场论分化出来的一个理论,由于它描述的是经济存在状态、运动过程、发展趋势,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所以把它称为经济场论。

经济场论是试图将经济场与物理场、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原理、方法统一起来的理论,并用物理学原理解释经济现象和用物理学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的学问。长期以来,由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就是解释经济现象和研究经济问题,也就造成了传统经济学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弊端,更不要说用物理学原理解释经济现象和用物理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那么,什么是经济场论?是怎样产生的?

用一句话来概括,经济场论就是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经济现象,用物理学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的理论。那么,经济场论又是怎样产生的?笔者以为,它与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也有关系。我们知道,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现象用传统经济学原理已经无法解释。比如经济危机变成了金融危机,企业吞并变成了企业购并。试问,上述这些变化是微妙的还是本质的?

按照经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只要有高投入就会有高产出,而“高产出管理”正是这一经济学理论的产物。可是,因生产过剩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由资本过剩而引起的金融危机几乎正在把“投入与产出”理论彻底粉碎。当然,在新的形势下,“扩大再生产”理论似乎也不能完全解释清楚这种现象,因为“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是剩余价值的积累,而现实情况是大量的剩余劳动无法迅速转化为剩余价值。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那里?笔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当今世界所出现的一切问题都似乎能够从物理学、化学那里找到答案。我们知道,当一个结构事物聚集的能量物质大于其所需要的时候就会发生能量物质的耗散;如果再有强大的外力、外物的突然介入,那么,它就很有可能产生裂变。比如细胞、原子的核裂变都与此有关。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是否属于经济裂变的范畴?经济场论由此而产生。

2、经济场论的本质?为何就是广义场论?

那么,经济场论的本质又是什么?笔者以为,经济场论的本质是建立在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和统一场论、规范场论基础上的广义场论。我们知道,物理学上有统一场论、规范场论,它们是试图把电磁场、引力场、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统一起来的理论。然而,笔者以为,上述两种提法有所不妥,因为场不仅存在于无机界,也存在于生物界和人类的经济生活中,因此,既然是统一场、规范场那就应该把生物场、意识场、经济场的研究一并纳入。正是鉴于上述原因,有了“广义场论”的产生。

20世纪物理学界的一项伟大成就是创立了“量子力学”,它是在“量子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专门描述微观世界能量最小单位的量子所遵循的“波粒二像性”的科学,其致命缺陷是未考虑“相对效应”。理论是否必须要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爱因斯坦从“相对性”和“同时性”出发,把传统物理学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解放出来,不但创立了相对论,也为我们建立了“质能关系式”模型。

诚然,经济场论就是在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统一场论、规范场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科学,其主要贡献就在于把量子力学、相对论、统一场、规范场的一些原理推广到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什么叫量子力学?当然是试图对微观粒子进行量化并试图描绘其存在与运动状态的理论;什么是相对论?当然是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环境下来描述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的所具有的不同引力场的理论。

什么是统一场论、规范场论?当然是试图将电磁场、引力场、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统一起来的理论。但是,笔者却以为,不管是量子力学还是相对论力学,不管是统一场论还是规范场论它们统统是关于质量物质与能量物质守恒与转化关系的理论。仅仅是由于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才使彼此之间产生了差异。谁又能说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经济质量与能量守恒与转化?为何不遵循“质能关系式”?

爱因斯坦说,“物质质量是它所含能量的度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质量是考核一个物体能量大小的尺度,不在于它有多大的体积,也不在于它有多大的重量;再换句话说,能量就是质量物质的逆变状态。说到这里,不知读者是否已经感觉到,相对论力学关于质量、能量关系的描述与经济学意义上的产品质量是很相似的!考虑到这些问题在以后的章节中多有阐述,在这里,笔者就不再赘述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2251.html

更多阅读

《土地承包法》案例解析第三组 农村土地承包法新解读

《土地承包法》案例解析第三组(14)一起土地承包合同案原告:岳红霞,女,26岁,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银号乡文圪气村农民。 被告: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银号乡大村委会。法定代表人:尹福,系该村委主任。 被告: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银号大村委会文圪

《东莞吃喝玩乐购》2014年第2期 吃喝玩乐0413团购

《东莞吃喝玩乐购》2014年第2期2014-04-14小莞吃喝玩乐购[微导语]一个特色服务的生活平台,一个满足欲望的窗口,一个想去哪儿的导航……一个活色活香的东莞,一个有滋有味的东莞,一个充满未知的东莞……吃喝玩乐购,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

声明:《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经济场论》第一章·第2节(2)》为网友西城樓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