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学应当大众化



原文发表于《经济参考报》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学应当大众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近十年来,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作为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学生,我一直思索经济学应该如何发展,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当如何定位。 经济学科的建设确实是非常博大精深的课题,我在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教于大家,以求经济学更好的发展。我认为,经济学应当大众化。

    为了经济学科的更好发展,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并提出了经济学发展的方向。著名经济学家陈锡文先生提出了对经济学科的三点要求:第一,经济学是一门实证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中国经济学科的建设一定要为当前中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很好地服务,并提出社会大众的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实践的经济学、社会和大众的经济学才能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快实现现代化,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第二,经济学科的建设一定要高度注重掌握国情和发展阶段。第三,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但是经济学理论的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深入实际。一旦脱离了社会实践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个学者对这个学科的创造就停滞了。经济学应当紧紧联系实践。著名经济学家郑新立先生指出经济理论不能长期滞后于实践。 改革开放实践发展得很快,但是经济学科的建设,经济理论的建设,是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体系和理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著名经济学家们的论述给我很多启发,他们都深刻地指出了经济学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经济学应当发展的方向。 诚然,当前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但是,真正懂经济的人有多少呢?在城乡百姓中又有多少人明白基本经济学知识呢?以我不成熟的理解,社会大众的经济学是研究关于大众的实践的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属性。还不是经济学的大众化。经济学大众化,就是普及经济学知识,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普及学科,使经济学成为常识,使经济学不再是经济学专业的“专利”,让普通大众都能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比如大众怎样理解经济政策,怎样运用经济学来设计理财,就是一些十分重要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学大众化。

    经济学科的发展需要经济学大众化。一位教授指出“中国经济学有要创建自己的学派”,充分表达了中国经济学科屹立世界经济学之林的愿望和期盼。我认为, 中国建立自己的经济学学派的关键不在于纯粹理论的创新和经济数学模型的建立,而在于人们实践基础上对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理论归纳。一个经济学派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更需要定位自己的解释对象,并指导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这就需要深入经济的实践。而人们实践的关键在于懂得并运用经济学知识。作为实践主体的民众迫切需要经济学知识。因此,只有普及经济学知识,才能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才能“创建自己的学派”。经济学应是实践基础上的经济学,用群众的语言创建出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派,才能指导中国经济的发展。理论不能指导实践便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经济政策的落实需要经济学大众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过程,也是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一项好的经济政策关键在于落实和人们怎样根据经济政策调整“经济思维”。在现实生活中,好的经济政策并不能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们对经济政策的“麻木”,不懂得经济政策的经济含义,不懂得据此调整理财思路。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息而市场反应平平不就是由于群众对政策“不理解”么?

    经济学大众化,对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经济政策的实施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学大众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但我想如果我们能从现在起就做好最基础的工作,经济学大众化的水平就会逐步提高,目标就会逐步实现。

    首先,在理工农医文法等各类大学全面开设经济学课程,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必修课,以培养大学生的经济学“思维”。现在许多大学都有经济学专业,但经济学属于经济学专业的“专利”,其他专业尤其理工科专业不得其门而入。大学生是很重要的群众基础,有很大的辐射作用,而且大学生是未来经济政策的实践者,率先在大学生中普及经济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其次,组织一批经济学家编写经济学普及读物,力求通俗易懂。现在翻开经济学书籍,“白话文”没几页,艰涩难懂的数学模型是不利于经济学普及的。近几年来,世面上出现了不少大家写的白话经济学论文,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学的大众化,普及了经济学常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可否认一些书籍的质量很差,根本不是为了宣传经济学常识,只是为了出书而出书。最大的遗憾是真正以普及经济学知识为己任的经济学家还没有出现。

    第三,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开展经济学讲座,向公众普及经济学常识。这是宣传和普及经济学的最好方式。作为中央广播电台应当承担起普及经济学知识的光荣任务,这也是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的最好的礼物。

    我认为,经济学大众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经济学大众化必将推动经济学更深层次的发展,也必将对中国经济建设产生促进作用。经济学大众化需要经济学家们的重视和回响。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经济学也将引起国际经济学家的重视。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学应当大众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2347.html

更多阅读

第33节: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1)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第十五章  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经济编辑室主任许建康  为什么要到马克思那里寻找金融危机的答案?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来理解这次金融危机?

《争锋》序(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VS当代主流经济学

注:马国川的《争锋》和《大碰撞》是全面系统反映近四、五年“改革大争论”力作,邹东涛的《序》是在系统阅读这两本著作后写成的,实际上是两书之共“序”。该序题目为《改革“而立”之年话“争锋”》,以下是第六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济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 劳动范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解

  一年一度的国际劳动节又到了。我有两个重要因素激发我关注劳动问题:其一是,在世界上拥有最多劳动力的国家,从一个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体制,中国形成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不再是一种计划产品而成为个人拥有

声明:《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学应当大众化》为网友一起一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