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生留学机构 有关美国的研究机构



编者按 为了沟通本会各单位研究和教学情况,促进交流,《中华美国学会通讯》从这期开始,刊登介绍各理事单位的情况介绍。

学会秘书处年初曾致信各单位,希望提供情况简介,许多单位寄来很好的材料,我们希望尚未提供材料的单位尽快把简介寄给我们,也希望对“通讯”中编写的一些不准确和错误的地方,及时地提出批评,把《中华美国学会通讯》办得更好。

                                    中华美国学会秘书处

全国美国经济学会

全国美国经济学会是研究美国经济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成立子1978年10月,总会设在武汉大学,现任会长为武汉大学郭吴新教授,现有会员300多人,在武汉、吉林、上海、北京分别设有分会。

学会的宗旨是通过加强学术活动和对外学术交流,促进对美国经济现状、历史,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研究,为我国的“四化”建设,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服务。

学会设有理事会,现在的第三届理事会共有理事72人,理事会负责审议、规划和决定学会的各项工作。理事会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理事会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正副秘书长,理事会下设秘书处协助会长、副会长处理经常性的联络、组织和编辑出版等具体事宜。学会还聘请了名誉会长(现为南开大学滕维藻教授)和14名顾问。

学会自成立以来先后在成都、合肥、咸阳召开了三次年会,每次年会均有100多人参加,提交的论文70~80篇。成都、合肥年会的论文己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了两本论文集,各地分会也召开了一些年会或研讨会,分别编辑出版了一些论文集。从1986年以来,本学会(或与其它学会联合)先后在武汉、镇江、上海、天津召开了五次小型研讨会,这些研讨会一般为20~30人,大家各抒己见,分别就美国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里根后的经济政策、美国的垄断资本、经济危机与周期等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1989年准备还召开三次小型研讨会, 1989年下半年召开第四次年会。这些活动对于促进同行间交流研究成果和信息,活跃学术空气,加深对美国经济的研究起了较好的作用。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于1979年12月,由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4校发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河北师范学院、辽宁大学、河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代表共18人参加了1979年4月召开的筹备会议。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于“1979年12月在武汉召开成立大会,有76位同志参加。现在的理事会由丁则民、王建辉、齐文颖、李世洞、刘柞昌、张友伦、张红路、张梦白、严四光、杨字光、时殷弘。武文军、祝立明、顾学稼、粱碧莹、黄仁伟、黄安年、黄柯柯、彭光谦,潭君久20位同志组成(台湾省保留1名),张友伦为理事长、顾学稼、齐文颖。李世洞为副理事长(李世洞兼秘书长),黄安年、潭君久为副秘书。

学会曾已发展到483八,现有会员380人。目前除西藏,台湾等少数地区外,各省、自治区均有我会会员活动。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双百方针、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交流榷商、共同提高及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破除教条主义,大胆而又慎重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现代化及改革服冬,推动美国史学屏的同志进行探讨,提高美国史的利研和教学水平。大致做了以下诸方面的工作:

1.举行了5次年会。每次年会一般都有一个中心议题,但叉不过于限制,鼓励大家发挥自己优势,撰写有价值的论文,提交给第一次年会的论文有34篇,到了第五次年会达到113篇。论文广量也逐步提高,其中不少已在全国刊物发表。

在年会论文基础上,经理事邓蜀生同志编辑,由三联书店出版了两本论文集,并资助南开大学出版了一本《美国史论文选》。

2.在研究会主持下,由各院校轮流负责出版了《美国史译丛》共10期,约150万字,其中包含美国各历史时期的原始资料,有代表性的论文,史学思潮等。

3.研究会协助美国史六卷本的编写组织工作,现在《战后美国史》即将出版发行,其他各卷已经或即将完稿。

4.编辑发行研究会《通报》43期,及时报道各地会员的活动,研究成果、研究生论文提要、会员意见和建议、中外学术交流、会员在国外的情况、国外美国史研究新动向、国内出版消息等,加强了会员的相互了解,也有益于科研和教学工作。

5.开展与美国及其他国家学术交流活动,1983年参加了美国学者汉克主搞的美国以外各国研究美国史状况的编写(后因故中止),1987年和1988年由研究会会同北大、南开、北外与美国的学者进行座谈。1986年以来,研究会与美国历史协会、美国历史家组织及美国学学会等建立了通讯联系,获准翻译出版美国历史协会1961一1987年主席讲演词(己翻译成中文),1961一1986年美国历史家组织主席讲演词的文本(尚未组织人翻译)。

6.组织各地会员编辑英文书目、论文索引约8种,将各单位藏书及1944年以来国内发表有关美国问题论文编印成册,同时与北图协商赠送我会北图编的有关美国问题书目共四个分册33多套。为会员提供了索检的工具。

7.日常会务工作。编印发邮资料,处理日常信件和会员要求办理事项,发展会员等。

8.正在编辑会员通讯录。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李世洞

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

1978年,吴富恒教授(当时为山东大学校长)听取国内许多专家教授的建议后,在山东大学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美国文学座谈会。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地4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为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做了必要的准备。

1979年9月,山东大学在烟台组织召开了“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吴富恒当选为会长,陈嘉、杨周翰、杨岂深、汤永宽当选为副会长。陆凡当选为秘书长,施咸荣、李文俊、左宜、李景端分别当选为副秘书长。秘书处设在山东大学美国文学研究所。

会上还决定创办会刊《美国文学丛刊》(季刊),编辑人员主要是施成荣、李文俊、董衡巽、董乐山、梅绍武、陆凡等人,由山东省文艺出版社出版,孔令新同志具体负责出版发行等工作。

研究会成立以后,分别在上海(1981年)、南京(1985年)举行过两次年会, 1986年在厦门举行了海明威专题讨论会。 1988年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决定于1989年6月初在哈尔滨召开年会,讨论“20世纪美国文学”,并举行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的庆祝活动。黑龙江大学王守义同志正积极筹备这次会议,热烈欢迎全国从事美周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同志参加。

                                             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处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成立于1985年2月,现有12名研究人员。研究中心主任是谢希德教授,副主任是卢又民、周敦仁副教授和刘星汉、汪熙教授。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以学术研究为主,政策研究为辅。在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对当代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中美双边关系进行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和分析。研究中心与中央和地方的有关学术研究机构有联系,与美国的大学及各界朋友有联系。研究中心的经常性活动有专题研究,例如美国国会及政治游说,美国在华教会大学,中美贸易,中美关系前景等。中心的经常性活动还包括以课程和讲座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较大数量的双边讲学及访问和组织参加一些国际会议。

研究中心现有原版图书约8250册,中文期刊125种,英文期刊65种。研究中心成员的研究成果在复旦大学学报“美国研究专栏”上发表,并出版不定期的美国研究丛书。

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所

美国史研究所是由杨生茂教授于1964年倡议建立的,地址在天津市南开大学校园内。现任正副主任是张友伦教授和陆镜生副教授。研究人员10名、资料员1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主要研究方向有外交史、史学史、思想史、社会运动史和19世纪经济发展史等。除从事科研外,也担任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工作,并在本校历史系承担教学任务,是首批硕士授与点和第二批博士授与点。全所人员均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员.张友伦教授现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长。杨生茂和张友伦均为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所里每年定期有富布赖特教授讲学,亦有不定期著名美国学者作短期访问交流,杨生茂教授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张友伦教授、易廷镇教授、陆镜生副教授曾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先后访问美国。该所图书室与审开大学图书馆共藏有美国史方面的英文著作约8000多册,中文书数千册。还订有有关专业中英文杂志数十种。研究人员的论著由中央和地方出版社出版,并发表在《南开史学》、《甫开学报》和国家级专业刊物上。1987年被国家教委确定该专业为首批“重点学科”。

现在有三名中青年研究人员在美国学习。其中一人己在那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正在读博士后,两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所里毕业的第一名博士生已去南京大学与约翰·霍普金斯联合举办的中美文化中心任教。

(杜耀光)

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根据1981年9月28日两校签订的协议建立的, 1986年9月10日中心开学,研究中心中方主任是王志刚教授。

中心以教学为主,旨在培养从事中美事务的专门人才和有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以中美两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外交、历史、法律及国际问题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中心美国学研究室主要研究范围为中美关系、美国社会与文化。

中心图书馆拥有中、外文最新图书近三万册和四百余种中、外报刊、杂志。并有相当数量的缩微胶卷和各种工具书、地图及参考资料,采用电脑技术并实行开架阅览。南京大学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共同负责向该馆提供图书资料和最新信息情报。

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

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原名为“北美经济研究室”,1964年成立,文革期间工作中断,1972年恢复工作,198o年起,易名为“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郭吴新教授为现任所长。

武汉大学类加经济研究所以研究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经济现状为主,着重就两国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的变化以及我国同美加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发展等进行广泛的研究。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图书分馆藏有与美加研究有关的图书资料有:西文图书(包括加拿大政府出版物资料中心的图书)24168册,饿文542册,日文135册,中文1868册。期刊有:百128种,俄文16种,日文9种,中文177种。

美加经济研究中心自1964年起出版内部刊物《北美经济资料》,1985年易名为《美加经济研究》,季刊,供内部交流。

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学会

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学会是全国性的民间学术团体,1979年1O月成立于北京。它的宗旨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致力于研究有关国际安全、世界形势和地区性的问题,促进国际战略问题的研究与交流,同时,承担对中国政府部门、军方

和其它企业事业单位的有关咨询,为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

现在研究人员40多人,现有行政人员6人。

本会成立以来,与70多个国外的著名战略研究机构开展了学术交流,建立了不同程度的联系与交往。学会地址:中国北京东单北大街东堂子胡同40号。

本会会刊是1986年下半年创刊的,迄今已出版11期。有中文、英文两种版本。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室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力已故国际知名人士,原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创办并任第一任所长,“大化十革个”中被迫停办。1978年8月重新建立。

所内设美国、日本、亚洲、西欧,苏联东欧、综合研究编译六个研究室,以及情报资料室、学术秘书室、咨询部和行政办公室。全所共有10O多人,其中专职研究人员70多人,高级研究人员20余人。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室,主要研究当代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美国对外政策,包括对亚洲政策:美国与亚太地区的关系;美苏关系;中美关系;美国政治,防务政策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是一家全国性的全面研究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和军事的非官方学术机构。其宗旨是帮助中国人了解美国,尤其是推动中国学术界对美国的基础研究和深层研究,促进中美这两个世界大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中国现代化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事业服务。

美国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5月,现有人员60人,其中研究人员40余人.全所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五个研究室,另外有办公室、图书馆和编辑部。研究成果发表在本所出版的《美国研究》(季刊)、《美国研究参考资料》(月刊)以及国内外其它报刊上。所内研究人员迄今已撰写和翻译的主要著作包括《美国政府和政治》、《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一1950)》、《美国文学简史》、《美国的社会保障》、《未来十年的美中关系》、《美国志》等。

美国研究所与国内外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基金会、图书馆以及个人有广泛的联系,并致力于扩大和加强这种联系。

美国研究所实行所长负责制。第一任所长率慎之。现任所长资中药,副所长王世荣。

·书讯·

“美国通史丛书”编写进展顺利

第6册《战后美国史》不久将面世

“美国通史丛书”是1979年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开始组织编写的。编写这套书的目的是,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全面地论述美国历史,帮助读者了解美国历史的真面目,从而较正确地认识当今的美国。

“丛书”包括6册,每册可自成一书,但又互相联系,6册成为一个整体。前3册由杨生茂、刘绪贻主编,后3册由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第1册由北京大学历史系部分同志负责编写,齐文颖任分主编;第二册由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同志负责编写,张友伦任分主编;第3册由东北师范大学美国史研究室负责编写,丁则民任分主编;第4册由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同志负责编写,顾学稼任分主编;第5、6册由武汉大学美国史研究室部分同志负责编写,刘绪贻任分主编。

全套”丛书”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现在,“丛书,第6册《战后美国史(1945一1986)》正在印刷(1987年10月交稿),不久即可出版,全书约50万字。第3册《内战与镀金时代的美国》已交稿,责任编辑邓蜀生同志计划今年第3季度发排。第2、4两册已完成初稿,正由分主编进行编辑加工。第1、5两册仍在撰写初稿。

在这套“丛书”的编写过程中,担任责任编辑的人民出版社编审邓蜀生同志不断给予关心、督促并提出很好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朱庭光、张椿年等同志曾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美国的一些史学家为帮助我们掌握美国的美国史研究最新动态及成果、不断给我们寄赠新书。国内美国史学界同仁,,也不断给我们提出很好意见。参加这套“丛书”编写工作的全体同志表示真诚的感谢。

中国美国支研究会秘书处

谈谈商务印书馆的《美国丛书》

出版丛书原是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的一大特色。商务出版丛书的传统办法,不是先定名称,确定一批选题,然后逐一出书,而是在积累大量单行本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标准)口以系列化,使之形成一套丛书。新中国建立以前出版的《国学基本丛书》、《汉译世界名著丛书》都是如此。 1982年起开始印行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仍然如此。

自50住代未开始,尚务已开始翻译出版有关美国国情的著作,到1979年中美两国关系正常比,这方面的著作已、出版了不少。就两国夕系正常化以来,国内各界对美国的研究无论从广度和深度看,都比以前有更大的发展;社会上的一般读者对认识美国。了解美国兴趣也:与日俱增。因此,在已经:出版的关于美国的著作中加以筛选并补充若干新译著,使之形成一套内容比较充实、相到来说能经受时间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成为研究美国,了解美国的必备读物,是符合形势的需要的。这套读物定名为《美国丛书》。这套丛书从今年第一季度起将陆继和读者见面。

总的看来,《丛书》包括美国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类别。无论哪一类别,编入的选题都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目的性。类似的选题中,着眼于选择已有定评的名著和有代表性的著作,而且在内容上互相关联,互为补充。对选题数量则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丛书》第一辑共20种,950万字。大体包括:一、北美殖民地独立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美国历史上贡献卓著的人物选集,如潘恩、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二、阐明制定美国宪法的基本思想和论述美国政体建立的理论和运转状况的著作,如《联邦党人文集》、《论美国的民主》、《美国政府与政治》、《国会政体》等;三、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领域的著作,如《美国政治思想》、《美国政治学说史》、《世界产业工会��美国工团主义研究》;四、美国的一般历史和记述某一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如《美国的历程》、《美国实录——1932一1972》,历史地理等;五、美国经济发展史和论述美国经济特点的著作,如《美国经济史》、《富豪和超级富豪》。

商务在出版美国著作时,已经考虑到版本的选择,《美周丛书》的选题版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尽量利用有代表性,篇幅又不太大的版本,如《联邦党人文集》是蓝登公司的《当代文库》的选本;《华盛顿选集》和《林肯选集》采用日规名著出版公司的版本。

(二)找不到合适的版本时自己编选,如《潘恩选集》,就是我们选用《常识》、《林中居民的信扎》、《人权论》和《理性时代》等四种代表作编成的,还编了一个潘恩生平大事年表。再如,《罗斯福选集》是我们委托前《中国日报》评论部负责入关在汉在访美期间编选的。

(三)已有旧译本而译文不合要求,要修订,如《美国宪法的经济观》现在译本是根据1949年译本修订后重印的。所有选题的译文,都经过编辑加工,水平虽然不尽一致,但总的看来,尚无大的差别.其中不少译本出自经验丰富的翻译家之手,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又有各自的风格,深受读者欢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2843.html

更多阅读

美国的重工业城市匹兹堡1 美国重工业城市

美国的重工业城市匹兹堡(1)匹兹堡是美国钢铁工业中心,宾夕法尼亚州第二大城市。位于该州西南部,俄亥俄河上源阿勒格尼河与莫农加希拉河交汇处,...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在国内钢铁产品供应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有“钢都”之称。

美国的天使基金 天使基金

美国的天使基金2011年一年,美国最大的天使事件就和Y Combitor(简称YC)有关。2011年1月,硅谷著名超级天使RonConway的基金SV Angles和俄罗斯投资人YuriMilner宣布,将为每一个YC的创业项目提供15万美元资金,没有任何前提条件,唯一的要求就

中国和美国的物价对比 美国物价高吗

中国和美国的物价对比 网友看完哭了中国,工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孙笛

有关劳务费如何扣税的研究 研究生劳务费怎么扣税

有关劳务费如何扣税的研究在现代企业中,有些员工不是公司固定职工,他们游离于企业之间,靠拉业务取得公司业务提成。这部分员工的提成涉及一个税务问题,那就是劳务费。劳务费是支付给非编制员工的劳动所得,适用于流动性大、技术含量不

声明:《美国研究生留学机构 有关美国的研究机构》为网友指尖泪残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