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生存战略 用企业优势促未来生存战略



在不确定性时代,企业未来之路并非无规律可循。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创始人邓正红先生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受规律所掌控的,只是有的时候我们的企业没有看到或忽略了这(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种发展变化的趋势。一方面,企业未来之路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另一方面,企业未来之路径也是根据自己的战略视线精心设计出来的。

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指出,现企业的生存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势”因素在主导。“势”的内涵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趋势,它说明事物由现在迈向未来的一种可以把握的发展方向或者变化轨迹;二是态势,它说明事物由过去走到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确定性状态;三是优势,它说明事物能够由(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过去走到现在,或者要由现在迈向未来,所依靠的是什么;四是择势,就是企业在把握未来趋势、过去态势、现在优势的前提下,选择适应形势的生存方法;五是定势,就是确定企业未来生存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生存境界;六是造势,着眼于企业未来生存发展,努力培育和塑造强势的企业文化。

邓正红认为,企业未来生存就是在一定“势”的前提下,对所处的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进行系统的审视和考察,以便发现机会和威胁,(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同时对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进行科学评估,以便识别优势和劣势,并在预测未来、适应变化和整合资源的基础上,使战略、环境、资源、文化四者之间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生存状态。

aihuau.com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积极实施资源、市场、投资、科技和人才战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站到了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国石化的发展正处于再上新台阶的过程,面临的发展任务更加繁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董事长苏树林说:“我们要履行好国有大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解决好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说到底要靠加快发展来创造良好的(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物质基础。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必须看到我们的优势、发挥我们的优势,认真谋划和完善公司的发展战略,用发展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用发展来战胜困难、创造财富,用发展来解决矛盾、促进稳定,不断开创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油气勘探开发的特有优势。中国石化是目前国内第二大油气生产商。既有以胜利油田为代表的东部老油田在石油地质研究、精细勘探开发技术、工程技术等方面几十年积累起来的优势,又有已融为一体的新星石油队伍在区域地质研究、盆地评价、预探发现等方面的国内一流人才和技术力量,勘探区域迅速扩大而且其中相当多的区域处于非常有利的部位,加上整个集团公司的投入优势、上下游一(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体化的优势,把这几方面有机融合起来,中石化上游的特有优势也就凸显出来了。继续加强上游的队伍融合以及理论、技术、人才、装备等资源的共享,把这种融合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能在油气勘探开发上取得更大的发现和突破。

二是炼油化工与销售的竞争优势。中国石化是目前世界第三大炼油商和第四大石化产品生产商,是国内最大的石油和石化产品分销商,在国内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集团内的炼化企业市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内涵和外延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营销网络遍布主要市场区域,现代物(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流网络体系初具规模,公司商誉和品牌形象良好,具有较强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炼油化工技术、人才和管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自主建设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化能力;炼化企业三大集群初步形成,拥有镇海等10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和上海等5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炼化一体化优势明显;炼化产业供应链比较完善,产销结构比较合理。这些优势,是中国石化几十年积累形成的,继续巩固和扩大,有利于增强炼油化工与销售业务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工程技术服务的配套优势。中国石化拥有与主业紧密关联、专业配套、实力较强的工程技术服务系统,在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和发展中,配备拥有了国内一流的工程装备和技术,特别是培育形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程技术服务队伍。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工程技术(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服务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石油工程系统在物化探、钻测录、井下作业、油建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技术,能够在山地、沙漠、海洋等各种环境下提供完整配套的工程技术服务。炼化工程系统在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些优势是支撑中国石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是“走出去”的一体化优势。中国石化“走出去”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他们在“走出去”方面也有特有的优势,不仅可以依靠上游队伍直接到海外从事油气勘探开发,而且可以发挥原油天然气采购、炼(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油化工项目投资与建设的优势,争取获得更多更好的区块和项目。这种一体化优势进一步发挥好,可逐步形成海外投资、贸易和工程技术服务的一体化良性互动体系,推进“走出去”战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效。

五是国际贸易的优化保障优势。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多元化原油进口渠道和网络体系,可以根据炼油装置特点优选采购合适的原油,具有较强的保障供应能力。他们还整合形成了统一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布局,形成了海外份额油专业化销售模式,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良好的外贸人才队伍,积累了运用(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国际规则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市场运作能力。为加快发展国际贸易业务,并逐步完善贸易功能,做强做优主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中石化在资本运作、金融服务等方面还有许多优势。特别是通过几十年的积累、创新和培养,企业管理、科技研发、人才(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队伍等具有较强的实力,能够为主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他们之所以强调这些优势,目的是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扬长避短,加快发展,促进中国石化早日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

按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中国石化股份公司200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0445.79亿元,同比增长30.72%,净利润人(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民币506.64亿元,同比增长28.08%;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公司2006年营业额、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0764.02亿元,同比增长29.27%。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539.12亿元,同比增长30.05%。

2006年,中国石化坚持“改革、调整、创新、发展”的方针,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均取得良好成绩。通过多年努力,公司在海相勘探理论和实践上获得重(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大突破,在川东北地区发现了特大型海相气田,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2006年,公司原油产量突破4000万吨,炼油能力位居世界第三位,乙烯产能位居世界第四位,成品油销售网络不断完善,自营加油站数量达到2.8万座,位居世界第三位。

2006年,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营业额及其他经营收入首次突破了一万亿元人民币,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石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扩大资源,拓展市场,精心组织炼化生产,强化内部管理,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

在油气勘探和开采方面,公司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和优化勘探开发方案取得了较好成绩。通过深化海相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川东北天然气勘探继普光气田之后又有了重大发现,公司全面展开了“川气东送”工程前期工作。此外,东部老区、西部塔河等油气勘探也获得新的进展,为后继资源接替奠定了基(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础。在油气开发方面,加大滚动勘探及油藏评价力度,高效动用已探明储量;在高油价情况下,加大低品位储量动用,提高新区产能建设质量和效益,增加油气产量;注重老油田开发过程中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老区采收率。

加强炼油装置的运行管理,积极组织高负荷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密切跟踪国际原油市场变化,坚持原油资源多元化,努力降低原油采购成本;充分发挥新建原油码头、管道等储运设施的作用,降低储运成本(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全年加工原油1.46亿吨,同比增长4.6%。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震荡、国内成品油价格继续从紧控制的背景下,公司努力通过增加高硫、高酸原油的加工量降低原油成本,继续着力于开拓其他精炼石油产品市场,扩大高附加值炼油产品销量。

充分发挥化工产品集中销售优势,统一市场运作,化工产品销量稳步提高。全年销售化工产品2956万吨,集中销售化工产品1958万吨,同比增长8.5%。努力挖掘装置潜能,精心组织化工生产,确保重点化(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工装置的满负荷运行,主要化工产品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生产乙烯616.3万吨,同比增长15.9%。化工业务全年经营收益人民币172亿元,同比增长20.6%。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通过深化海相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研究,勘探领域不断扩大。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完成了相当于欧(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Ⅳ标准的成品油质量升级技术储备,以自主技术为主的千万吨级的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公司2006年共申请专利842项,获得授权70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或国家技术发明奖9项。

中国石化作为世界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社会责任,长期致力于追求生产经营(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与健康、安全、环境(HSE)的协调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在长周期、满负荷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安全平稳生产,环境保护持续改善;关爱职工健康,努力促进和谐发展。公司还积极救助灾区,赞助失学女童“春蕾”计划,赞助“健康快车”治疗边穷地区白内障患者等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4805.html

更多阅读

企业文化未来 用企业文化为企业开辟未来

企业文化的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十个特征:和谐,包容,真诚,仁爱,循礼,守信,合作,平等,创新,共赢。现代企业文化是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文化,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和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现代企业文化与传统企业文化不同,更加强调前瞻性,进取性,开放性,外

企业文化优势 陈明哲: 中华文化是中国企业优势之本

   陈明哲博士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达顿商学院讲席教授,动态竞争理论创始人,全球著名企业战略专家。他于1988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取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竞价未来优势 热泵热水器以“优势”赢未来

今天发展在于昨天的积淀,热泵热水器在进入国内发展十余年以来,不管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产品性能的可靠性、技术的创新性,还是其市场认知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安全低碳节能的优势,赢得了市场越来越多的投资方与企业加入,消费市场也以

声明:《房东生存战略 用企业优势促未来生存战略》为网友残蝉躁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