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华丽的袍子 山河的袍子



文/彭德九

这个寂静的夜晚,摆在我书桌上的是

 一套5本的《藏彝走廊丛书》,每本都让我爱不释手。

藏彝走廊,这条雕刻着大自然壮丽气质的地理走廊带,同时是汉藏两大文化板块的交汇带,千百年来,众多民族在这条雄阔而富丽的走廊上繁衍生息,迁徒交融,成为举世罕见的民族文化沉积带。如今,旅游业已成为藏彝走廊最大的招牌,昔日的净域游客蜂拥而至,热火朝天的潮流背后,一把巨大的达摩克利斯剑已抵住了这一无与伦比的区域。在这样的时势面前,把“记录下一些有力的真实”作为宗旨的《藏彝走廊丛书》的出版,无疑有着极为独特的积极意义。这些真实的“事实”揭开了江山的神秘与美丽,揭开了遮在令人激动的生活上面的厚厚帷幕,形成了由体验和回忆织成的“岁月之袍”。

5本书的作者和编者,即史幼波、白郎、焦虎三,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人文地理领域的优秀作家,有着一流的文字撰写能力和多年深厚的田野调查积淀。5本书可谓是他们极尽心力的心血之作。

对于今天的许多人,“西康省”完全是个陌生的名词。这个从民国到新中国总共只存在了不足17年的新省,在藏彝走廊的康巴地段留下许多不该为世人遗忘的历史,也留下了许多让世人不解的谜团。焦虎三撰写的《山河是一种慢》,正是试图揭开这一地区神秘面纱的一本人文探秘书。文学与学术合一的文笔,透视历史时与众不同的独特眼光,关注现实时人文关怀的盎然气脉,使图书融知识、揭秘、自然、风土、真实于一体,别开生面地为读者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秘境之门。

aihuau.com

白郎所著的《月亮是丽江的夜莺》,是这套丛书中最富作家个性色彩的作品,是作者用孤独的笔头对故土做出的一次深情凝视。对故乡丽江极具风格的人文追述,唯美而极富张力的文笔,梳理人文细部所达到的深度与广度,刻骨铭心的深情,大量珍贵老照片的“重出江湖”,使此书直透丽江的“肺腑”,传递出一种经典意味。

史幼波的文笔一直以细腻深刻和生动空灵见长。《大香格里拉洋人秘史》,以穿越时光隧道的纪实文本,叙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西方人在大香格里拉地区的探险传奇。书中交织着新与旧,东方与西方,天空与泥土,慈悲与敬畏,冲撞与交融。作者用令人沉醉欲罢不能的文笔,披露了诸多鲜为人知的隐秘往事,以及这些往事背后波澜壮阔的人文情貌。

 张爱玲 华丽的袍子 山河的袍子
焦虎三所著的《云端的阿尔村》,以一个古老的羌寨为轴心,用大量鲜活的事实,深入呈现了羌族地区的人文变迁。这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阿尔村进行了一次次考察后的厚积勃发之作,带有浓厚的田野气息,其内容厚实,链接丰富,全面展示了羌族文化的雄厚特质,实现了体验与考察、实证与发现、现实与往昔的统一。

显然,“藏彝走廊”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其名称带有强烈的学术色彩。而白郎所编的《火焰与柔情之地》,其学术含金量最富有代表性。这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田野实录,某种植根于田野深处的能量向读者迎面扑来,让读者从一个新的角度进入了凉山彝人独特的文化和深情的生活,并感受到彝文化那博大精深的内在之真。学术中的田野,田野中的学术,里面溢满了凉山高地的芬芳,千百年来彝人坚韧的脉动。

看完这套丛书,我复杂地发出了一声长叹,我想起了1851年印第安索瓜米西族酋长西雅图在领土被圈占前说的一番话:“大地是我们的母亲,大地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若唾弃大地,就是唾弃自己。”藏彝走廊,这条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航母”,应该被我们这代人奋力守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4807.html

更多阅读

我的姐姐张爱玲——文/张子静 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

来自文汇报张爱玲发表《花凋》时所绘的男、女主人公造型图写作是张爱玲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最重要方式一九九五年秋,张爱玲去世后一个月,张子静在其上海居处,手边是《张爱玲全集》张爱玲发表于1944年5月的散文《童言无忌》中曾经这

倾城之恋·圆满的结局七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天空越蔚蓝,越怕抬头看;电影越圆满,就越觉得伤感······”刘若英的《一辈子的孤单》,几乎百听不厌。今天,当流苏在婚礼上深情款款地表白完跟柳原的相濡以沫、对永久和平的企盼,又充满孝心地给家里打过电话之后,这句歌词马上从脑海

温柔与暴烈——张爱玲与黄碧云的女性书写比较 温柔与暴烈

平剧艺术里存在着以张君秋为代表的张腔,四十年代风靡一时,至今仍是广泛传唱的主要腔派。相应的,小说界亦存着“张腔”。小说界的张腔以张爱玲肇始。张爱玲以其独特的作风与细腻的文笔,屹立了文坛五十年。一九九五年,才女张爱玲在香港遽逝

张爱玲不是你们想拍就能拍的 爱情不是想买就能买

最近读张爱玲,读得蠢蠢欲动。嫌不过瘾又翻出几部被翻拍的电影版重新看过,不免有些惋惜,更多的还是失望。在为数不多的几部翻拍片中,除了李安借张文讲了个自己的故事外,其余几部,完全不得要领。许鞍华虽然足够细腻,但她那是种生活气,张爱玲的

文学评论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简述张爱玲的文学成就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象上海这样传统:古老的家族、神秘的大宅、浓重的吴音,弥漫着永远抹不去的怀旧心绪;然而,那时的中国又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象上海这样现代:洋场的灯火、风云的变幻、各国的来客,夹杂着无时无刻不在躁

声明:《张爱玲 华丽的袍子 山河的袍子》为网友最陌生的回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