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成钢 攀成钢 借机重组 再铸辉煌



本刊记者 常江 蒋露 张芮雪

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成都东郊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按照成都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积极响应成都市实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通过搬迁改造,资源整合,精品强企,公司连续五年领跑成都工业。攀成钢抒写了公司发展史上的又一辉煌篇章,而且为“东调”企业搬迁改造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 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盛赞:“攀成钢是企业改革重组的一个成功的典范!”

搬迁重组 深度优化资源配置

  2002年5月, 原攀钢集团成都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和原成都钢铁厂于联合重组成立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攀成钢)。

  两强联手后的攀成钢这时的期望已经不是仅仅满足于两个厂的物理相加。公司决策者定下了1+1>2的战略目标, 希望攀成钢的总体功能大于重组前两厂之和。

  几乎在同时,攀成钢被成都市列入东郊工业区搬迁改造企业的名单。这对于刚刚完成重组,梦寐以求扩大规模,迅速做大做强的攀成钢来说,无疑是一次天作之合的历史机遇。

aihuau.com

  攀成钢成立后仅一个月便启动了整体迁建工程。

  重组后,攀成钢拥有的工业用地共5866亩,其中成都厂区2515亩,青白江厂区2485亩。攀成钢根据成都市给予“东调”企业的政策,将原位于市区的钢管生产厂搬迁至青白江新厂区,把成都厂区的土地资源成功地转换为土地资本,用土地置换的资金,更新设备,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攀成钢实施搬迁改造紧密围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优化流程来考虑,坚持生产经营和搬迁改造两手抓。攀成钢分步实施的一、二、三期迁建工程完成后,将极大地提升公司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迁建工程是攀成钢公司重组后从资产联合到生产工艺深层次改造提升的一个重要转变,是成都工业、攀钢集团、攀成钢公司在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品种结构、提升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上迈出的重要步伐。

投入巨资 技术设备升级换代

  2002年6月,攀成钢启动了以拆除成都厂区炼钢平炉为标志的一期技改工程。这是两个企业重组整合中最具有实质意义的举措。

  一期工程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总投资6亿元,建成了365立方米高炉、60吨转炉和105平方米烧结机“三大主体”项目及工厂编组站、原料场、35KV变电站、6000立方米/小时制氧机配套项目及给排水系统、工辅设施工程配套项目。一期工程主要是针对铁、钢系统进行的技改,该项技改不仅使公司的铁、钢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有效缓解了铁钢供应不足的矛盾,增强了工艺配套能力,而且大幅降低了管坯成本,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2003年10月,攀成钢又启动了以340为主体的二期迁建工程。该项目投资15亿元, 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年产80万吨的340连轧管机组顺利投产,揭开了攀成钢发展新的一页。小口径的Φ159mmFQM三辊连轧机组和Φ340mmMPM大口径连轧管机组,代表了当今世界连轧管生产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水平,使攀成钢的产品档次和装备水平将实现跨越式的升级换代。

  同时,二期工程配套项目220KV电站工程、新厂区水处理系统先后于2005年竣工投运。

  2006年1月,特种钢管生产线顺利投产,其中热处理生产线年设计能力25万吨,专用管生产线20.7万吨,合金生产线3万吨;新机组的投入使用对攀成钢实现奋斗目标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006年7月,原为中国钢管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318周期机组在进行完全迁建升级改造后,以508机组的全新面貌顺利投产,年生产能力达12万吨。

实力制胜 优异业绩世人惊叹

  攀成钢的搬迁是一次国企改革与技术创新完美结合的典范。经历企业重组、迁建技改的公司员工发扬“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企业精神,狠抓生产经营。在“东调”搬迁政策指引和攀钢人不懈努力的共同作用下,一座现代化钢铁新城在成都北部青白江工业高地崛起。

  搬迁后,攀成钢制定了把企业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无缝钢管精品、国内一流水平的棒、线材精品以及攀钢产品的深加工基地的发展战略目标。攀成钢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向着这一目标快速挺进。

  2002年,攀成钢实现销售收入40.7亿元,与重组前两个企业年产值之和相比翻了一番;2003年,攀成钢的生产经营持续保持强劲势头,实现销售收入46.38亿元,成为成都市工业企业名副其实的“单打冠军”,并获得四川省工业企业“十强”殊荣。2006年,攀成钢实现销售收入77.25亿元,在成都工业、全省经济支撑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攀成钢雄厚的实力和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吸引了外资的关注和加盟。2005年6月13 日,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伊藤忠丸红特钢株式会社签署合资建设石油管生产线项目合资合同,随后成立攀成伊红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年产8万吨技术改造工程于2007年4月完工。新建年产10万吨的φ60-177.8mm石油管生产线正在进行厂房施工,计划2008年3月竣工投产。

  重组搬迁后, 中央、国家各部委、四川省、成都市领导分别多次来攀成钢考察调研,无不对其健康发展的进程和创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盛赞新诞生的攀成钢“四年连跨五大步”,是“重组企业的楷模”,“工业战线的龙头”。

攀成钢简介

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攀钢集团成都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和原成都钢铁厂于2002年5月28日联合重组设立的钢铁联合企业。攀成钢为攀钢集团控股子公司,是目前国内品种规格齐全、生产规模较大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和西南地区建筑钢材骨干生产企业之一。截止2006年底,公司在岗职工1.78万人,具备年产铁150万吨、钢180万吨、钢材212万吨(其中钢管107.5万吨,建材104.5万吨)的生产能力。是目前国内品种规格最齐、生产规模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之一和西部地区的建筑用钢材骨干生产企业。

□海外连线

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古巴是一个神秘的国家。这里充满了唯美风情,有着和中国相似的社会制度,有高贵的雪茄,有谜人的热带棕榈树,有风情万种的加勒比海岸,还有一大批陆续抵古的华人和一座地地道道的中国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5089.html

更多阅读

钢贸商再受骗2.6亿传统交易引深思 钢贸风云

8月8日下午,上百名钢贸商抱团声讨本市三家钢材贸易公司“合同诈骗”,声称价值2.6亿元的期货钢材,无法按时提货,也无法退款。截至8日,大约有160多家经销商报警,被骗商户中不少老板都是在丹水池的661仓库钢材市场内摸爬滚打多年的大商户,最

凌钢股份坐庄记 2016年凌钢股份重组

凌钢股份坐庄记话说公元2010年5月14日,凌钢股份的股价已经由过去的16.09元降到了7.80元。气坏了董事长张振勇。他找来庄家贾介过问。“大盘点位由3400点下降到2600点,跌了23%,而凌钢股份的股价由16.09元跌到7.80元,跌了49%,这是怎么回事

*ST成城 st成城已经重组不了了

1、榜上大款赛伯乐,新股东真金白银的掏钱进来了。2、重大违规概率很小,因为整改基本完成;即使万一因违规暂停上市,也完全符合恢复上市的条件,只是心理承受波动、时间长些而已。3、主营业务太小,必须重组。但是30亿的市值已经偏离了壳资

怪圈 奶源自给率缺口成迷 中国再陷奶源荒怪圈

     “2011年底我订三元鲜牛奶时,价格每瓶才1.9元,目前每瓶2.45元,前几天收奶费时得知,12月1日起价格还要再涨,涨到每瓶2.95元,这还是三元最便宜的一款牛奶,加钙的每瓶要3.05元,我都不想续订了。”家住北京朝阳的刘女士对时代周报记者

声明:《攀成钢 攀成钢 借机重组 再铸辉煌》为网友怡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