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观报告 共生型企业——新的企业观



    让我们期待这样一种企业:在其中,每一个人都是具有高度自觉的人;在其中,“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在其中,保护个体价值,激发个体能量,成为实现集体价值和企业利益的前提。——提要

  “共生型企业”的提出,是基于对当前社会政治格局、文化需求特征与经济发展方向等大盘变革趋势的基本分析与判断,而对于未来企业组织形态变革趋势的一种概括,其核心含义是,企业组织应当成为每一个员工利益高度一致的社会共生体。它是对学习型组织的包容和超越。从某种意义上,也许可以说,共生型企业将是一种带有终极性的企业组织形态。

  任何企业组织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格局、文化需求特征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催生的产物,其事业理念、组织形态、业务结构、经营模式、决策机制以及企业内、外部的一切人、事、物资源的管理与调配,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对这种社会制度格局、文化需求和经济技术条件的适应与满足。与此同时,卓越的企业总是能以超前的眼光准确地预见和把握社会变革的大盘趋势,相机而动地提前进行自我战略的调整与布局,从而有效捕捉和把握现实的和潜在的商机,温柔如蛇,灵巧如鸽,任尔浪急风高,我自闲适岿然,静如泰山之健,动如航母之稳。则能超越竞争,引领风骚。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不可能在产生它的精神状态中得到解决。今天的企业,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无论是世界五百强还是小小的乡镇企业,都存在着各种各样难以避免和克服的问题。在所有问题的背后,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传统模式的企业构架和支撑这种构架的企业理念出了问题,或者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有待修正。新的时代呼唤新的企业哲学。

  人们往往习惯于从游戏规则(技术)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问题,但今天正在发生的情况,可能不单单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而首先是棋盘的改变,也就是说,企业耐以生存发展的人类社会制度格局、技术经济条件和文化需要背景的整体的改变。

  当今社会的整体特征也许可以这样去描述:“信息技术条件下、网络社会格局下、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意驱动型经济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趋势下,共生型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理念、形态和机制将会应运而生。它要求企业内在自组织系统要高度优化和灵敏,为此企业组织必须理解和把握外在系统(即社会环境)条件的以下变化趋势:

  信息技术条件: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单元的出现,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300多年以来,各国的企业组织大都是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而出现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对象都是实物化的东西。迄今为止的一切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几乎都先验地以工业的和物质化的思维来看待企业,传统的经济学亦大都专注于物质和能量空间的研究,信息只是作为物质和能量的附属物。在此理论逻辑下产生的企业组织都先天地带有工业化、工厂化的思维导向,它重视机器和设备的先进胜过人,将物质财富的积累壮大视为根本甚至惟一的经营目标。

  随着近十几年来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人类已不知不觉间过渡到信息文明时代,在信息文明时代,信息不再是依附于物质和能量,而是前所未有地独立出来,具有日益强大的价值,甚至被视为新的财富化身,因为一切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都是信息收集、传递、扩散和引领的结果。

  与此同时,财富亦不再是呈现为以往单纯的实物形态,而是越来越变得看不见、摸不着,并且逐渐摆脱私人的独占式垄断,而日益社会化。在成熟和发达的市场经济里,所有的社会财富从形式上说最终都化身为银行出具的一堆数字(记帐符号),全球化时代导致产权流转高度社会化、国际化,一切资源、资产、资本的拥有者在形式上都只是社会共同财富的分享者和临时的掌管者,而非旧时代的具有绝对的资产支配权的财富君主。虚拟化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不再是一个看似超前的遥远愿景,而是成为一种每一个企业都不得不面对、接受,或在不知不觉间被卷入进去的强大现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切企业组织系统的优劣,首先表现在其信息处理机制和能力,企业实力的根本和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构建一个具有良好循环能力的信息组织系统。

  重要的还在于,这种信息组织系统固然需要借助和依赖于信息技术和装备上的实力,但其灵敏性的根本,还是在于企业组织内的每一个员工(表现为一个个的信息单元或节点)是否都具有过硬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就是说,企业组织作为整体信息系统的灵敏度取决于组织每一个信息单元即每个人的灵敏度。

  网络社会格局:

  世间最麻烦、最复杂的事情就是与人打交道,也就是社会人际关系。社会复杂性的根本在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同时,社会文明进化的程度取决社会人际关系的文明进化程度。

  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传统社会人际关系改善的进程,它塑造了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生态和社会交往模式,这是只有信息化时代才可能出现、也只有信息化条件下才能被人们理解与接受的新型关系文明。

  互联网的出现深刻地提示了今天的每一个人,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大的网络,我们每个人都先天地生活在这个大网络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不再被山高路远和江河湖海所阻隔,我们从未象今天这样感到互相需要和依赖,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扩大,极大地拓展了每个人的能力边界。

  正如好莱坞大片《蜘蛛侠》所暗示,网络的出现赋予个人以超人的能量。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企业来说,其实力的根本将取决于编织和利用网络的能力,也就是你的网络编织得有多宽、有多广、有多深、有多密、有多快。

  毫无疑问,今天卓越的企业固然各有各的绝招,但无一例外都是编织和利用网络的高手。所谓品牌号召力,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企业占有、经营和发展网络资源的能量。理所当然的是,在这种网络社会中,企业组织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至关重要的节点。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社会条件下,“变”是一切行动的通则,“确定性”不复存在,可能性和随机性成为一种常态,成功的管理意味着对种种的可能性与随机性的持续有效的把握过程。

  因此,企业组织的灵敏度必须建立在系统优化的基础上,每一个信息节点的短暂堵塞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不可挽回的后果。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世界,企业组织必须是高度优化灵敏的自组织系统,并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与外界系统进行整体对接,而非依靠个别领导人单枪匹马的奔波与忙碌。系统优化要求企业组织的每一个员工都具有灵敏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此,企业长存之道的根本任务就在培养和发展员工的这种能力。

  以知识为基础:

  信息技术和网络社会背景带来变化的多样性,其表现是知识的融合,学科的融合,专业的融合,部门的融合。分工作为一种相对的专业倾向和岗位要求依然存在,但在新型组织形态中,分工不再如旧式工厂里经纬分明的车间化分割,也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象没有灵魂的锣丝钉一样苦守在一个个单一而枯燥的流程节点和岗位上。

  在信息化时代的新型组织形态中,情况要复杂得多,分工成为一种表象,部门和岗位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事实的情形是,某一岗位的负责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扮演着此部门或岗位的代理人或者看门人的角色,因为在信息化的系统中,每一个部门和岗位都更加依赖于其它所有部门和岗位的配合,同时要为其它所有部门和岗位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甚至每一个人在坚守本部门和岗位的同时,还要随时准备临时客串其它部门或岗位的代理人。因为变化是随机时,挑战和机遇随时随刻地发生在无形的广阔的外部世界,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要在某个不确定的时间和场合单独面对攸关企业组织重要利益的随机性事件。所以,一切称职的优秀员工,尤其是肩负管理责任者,都要尽可能地成为通变之才。

  创意驱动型经济:

  20年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基本财富不足,是资本严重短缺。今天,形势变了,尽管中国多数地方仍在呼唤和期待着资本的眷顾,但就整体而言,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资本拥有者找不到投资的方向、渠道和目标,越来越多抢占到好的投资项目的资本拥有者,最终却发现自已玩不动了,很吃力,甚至一败涂地。“有钱难使鬼推磨”,此类案例在今天不胜枚举。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可能会有许多种。但有一种答案迄今为止尚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创意的馈乏。简单地说,在信息文明时代,不只是游戏规则变了,市场格局(棋盘)变了,产业模式变了,财富地图变了。资本的力量越来越化身为信息、符号、形象、品牌等等道是无形却有形的虚拟化形态,越来越受支配于人的创意、创新和创造,思想力、文化力、品牌力成为竞争力的根本。未来卓越的企业只可能是智慧型企业,其它所有的企业只能沦为智慧型企业的打工者。但是,很遗憾的是,停留在许多企业家脑海里的,依然是工业经济时代的逻辑圈套和财富图腾。他们的脑海里对于财富的理解,仍只停留于有形的资源、实物的资产和触手可摸伸手可抱的资本。

  诚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所言,今天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是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真正的财富潜藏在员工的脑子里。好的创意才是价值之源。在今天,一个新名词“创意资本”应运而生了,它将意味着信息文明时代人类资本观的重塑。

  我们认为,应当将资本分为三大类六种形态:人力/创意资本+社会/品牌资本+实物/金融资本(后一种资本分别是前一种资本的抽象形式和高级形态),此三大类六种资本的完整组合才是最佳的投资模式。而创意资本则是主导投资成败的关键,它的出现,将瓦解旧的资本意志和投资格局,因为没有创意资本的引领和驱动,单纯的金融资本就会丧失方向、分寸和灵魂,进退失据,动则陷入信息迷雾和汪洋大海,静则坐而自朽,靡烂而不觉。

  创意资本从哪里来?人,每一个员工脑海里的智慧。共生型企业的本质是一个真正回归和体现人本主张的企业。人不再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工具,而是企业根本价值的载体,甚至是企业的目标,也就是说,企业的目标不再是旧逻辑下的狭义的“利润最大化”,而是为了促进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的成长,因为,反过来,正是每一个员工的成长,才能从根本上支撑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共生型企业意味着企业组织理念、形态和机制的全面转型。共生型企业不再注重对人的身体的管理,而注重对人的头脑的管理和开发,因为无穷无尽的脑能量才是驱动有形物质世界的力量之源,是真正的财富之源。管理在根本上依赖于人的自觉。

  企业经营说到底靠决策,执行本身也是一系列决策连续性过程。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决策问题,是企业最基本的问题。而共生型企业,将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决策机制、模式和系统的优化问题。

 企业参观报告 共生型企业——新的企业观
  如前所述,随着信息化时代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变得极端地复杂多变,传统的企业决策模式已经日益力不从心。企业的决策必将经历一场信息化时代的“范式”层面的变革。总体而言,共生型企业在决策机制上将面临三个层次的转型:

  其一、从观念上要认识到,决策已成为随时、随地、随机发生的行为,集中决策、分布实施的旧模式已难以适应这种新趋势。

  其二、从体制上要认识到:将各层次的“集中决策,分布执行”的模式转变为“集中导向,网络决策,系统执行”,即以高度集中和统一的背景知识及语言共识为基础导向,构建网络状的决策体系,变“点状”执行为系统执行。这就要求企业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步调统一的信仰团队。

  其三、从行动上要认识到:基于整体文化共识的教育行为要成为企业的常规行为。教育不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还将成为企业的一项中心工作;教育不仅是企业最高领导的事,企业中每一个人将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全员教育,教育全员。每个人都要以自身的行动为企业集体贡献知识和智慧财富,同时又是企业集体知识和智慧财富的分享者。每个人都要自觉地为他人提供可能的行为示范、智力支持与任务分担,成为企业形象的建设者、价值的维护者、文化的管理者。在这种的文化氛围里,企业更像是一个具有共同传统、信仰、行为准则和共济互助功能的宗族共同体,而不是散兵游勇的拼凑。

  总之,对于任何一个真正的企业来说,从根本上要明确“人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核心理念。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生产力两大要素之一的生产者从精神境界到实践能力得到持续提升,不断精进,从而不断积蓄企业财富创造的“核动力”。

  进而言之,共生型企业将意味着让每一个人都“懂得管理”,都“学会领导”,懂得管理才能具有控制力;学会领导就能拥有影响力。共生型企业就是让人人成为“领导”——首先是自我领导,然后是领导一个团队。

  在这里,不仅部门分割消失了,老板和员工的利益对立、上级和下级的身份差异也将消失,所有人都是身份平等的伙伴,所有人都将受到尊重,所有人都将充分地享有自我发挥和自由创造的空间。

  让我们期待这样一种企业:在其中,每一个人都是具有高度自觉的人;在其中,“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在其中,保护个体价值,激发个体能量,成为实现集体价值和企业利益的前提。

  就此而言,我们也可以认为,共生型企业将意味着成熟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的自由精神与民主理想在企业领域的发扬和体现。(本文完成于2005年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6782.html

更多阅读

最准确的血型分析报告A型 B型 O型 AB型) o型血跟a型血孩子血型

最准确的血型分析报告(A型)(B型)(O型)(AB型) 最准确的血型分析报告(A型)A型人小时候比较任性,年轻时性格果断刚毅,时时处处要强。走向社会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积累,他们开始克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稳重谦虚的态度,容易成为不愿过份表现

新形势下如何富民强区 新的市场形势下,如何做市场

  新的市场形势,现在看并不是一个很乐观的形势,最起码大多数行业都是这样。人口红利与成本优势的不足,出口型的企业已然不能高调表现,而国内投资型的基础建设也到了一个瓶颈期,边际效益越来越薄。金融行业,不管是保险、银行还是股市,都

喜剧电影迎来最好时代 中国乳业迎来新的良性发展时代

据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一季度,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为97.5,比去年四季度上升0.4点,行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利好方向发展。一季度,乳制品行业原料基地建设、企业管理升级、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显著进步,消费者信心、乳制品市

声明:《企业参观报告 共生型企业——新的企业观》为网友三叶草德秘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