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视频 在高职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



在高职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

王成元

(大庆职业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255)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对高职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高职学生缺乏感恩的心理及社会因素,提出了在高职教育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 感恩教育

作者简介:王成元,(1966—),男,大庆职业学院质量监控中心教学质量监督员,理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质量监控。

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为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是高职院校的神圣职责。高职教育不仅使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要让我们的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感恩。

“中国德育教育是一种索取的教育。”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毕诚在主题报告中提出,我们不时看到一些关于学生缺乏感恩的行为,对素未谋面的个人或集体机构给予的帮助,有些学生往往没有意识到感谢,尤其是一些贫困生申请助学贷款,只知道拿钱而不知还贷,给学校工作造成了很大损失;还有一些学生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任意挥霍父母给予的钱财,只会索取不愿付出,这些都反映了学校在感恩教育上的缺失。“感恩是一种智慧,学校应该将感恩教育开设一门课程。”毕诚说,感恩意识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培养,感恩教育重在引导,重在从日常生活、学习的事情引发,由小知大。

有的同志抱怨,职业学院的学生难教,甚至有的学生不懂事。这是实际情况。抱怨,不仅不能改变现状,而且还会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学生差是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造成的,而是我们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这种现状,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具有高级技能和健全人格的人才。我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在精心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情感教育,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心里,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道德情感的教育方法。

一、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1、拯救心灵之需——医治麻木,祛除浮躁

众所周知,当今青少年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麻木冷漠。感恩教育深入挖掘人性的本真,引导人们反思自己,激发人们自我发展的要求,使孩子们麻木的心灵感知痛苦,蒙昧的良知得以警醒。

2、沟通亲子之需——唤醒良知,化解怨愤

最亲最好的身边人倒成了受伤害最重的人,这是近年来发生在青少年中的怪现象。说怪也不怪,因为:一、他们从小就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少爷般生活,“公主心态”早已长成,若有不满,不找“老仆人”们算帐找谁?二、父母们要么早就甘当奴仆听使唤,要么经常大吼小叫横加职责,矛盾不加激才怪!

感恩教育是净化心灵、唤醒良知、激发潜能的生命教育,更是沟通亲子、密切多重关系的爱心教育。

3、激发潜能之需——重树信心,点燃激情

世上没有天生就“差劲”的人(智残除外),也没有天生的英才。差起于“心”,优也起于“心”。

感恩,是生命潜能的催化剂。当一个人拥有感恩之心时,他会因为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动,感动之余,他会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学生时会感恩老师,他就会加倍努力学习以此来回报老师,成绩就会好起来。在受到老师表扬后,学生更加感恩,成绩就会突飞猛进。

所以说,人人都有感恩之心,都想着去回报,那么我们大家都会边的越来越优秀,世界会充满爱。

4、改革教育之需——注重心育,贴近学生

现在的学生,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心思都很复杂的。实践证明,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谈得太虚或者限得太死,都不能获得应有的收效。传统德育之所以柔弱无力,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它的单一价值观、物化个体以及其自始至终由外而内的“外烁”倾向。

其实,我们不能总把教育中的不堪与难堪都推给教育体制,有些问题就是“人性因素”造成的。请反省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活”是不是在逐渐地远离我们的课堂?“童年”是不是在逐渐地远离我们的孩子?“爱心”是不是逐渐异化为简单的规章制度?“学生”是不是逐渐异化为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工具”?……如果我们认真地想下去,真的很可怕,很不堪!

感恩教育,则是一个由外烁到内省的反思过程。立足情感培养,坚持教育活动化、活动生活化。通过多层面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情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增强爱心行动,建树完整的人格,实现了由“人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的转化。

5、和谐社会之需——弘扬美德,倡导仁爱

许许多多有着各种心理偏差的孩子,正迫切需要感恩思想伸入他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来一次灵魂的洗礼。无数惨不忍睹的恶性事件,无数触目惊心的恶果、无数“心理病”受害者的鲜血和吁求,都在警示我们,人们正渴望着充满人性关怀和伦理道德启迪的感恩教育。

二、高职学生感恩缺失的原因

1、中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太爱包办,对孩子过于溺爱,在孩子提出苛刻要求时没有加以制止和教育,正是他们毫无原则的溺爱才“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且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

2、目前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不会关心他人,不懂得尊敬父母,不晓得感恩师长,有些孩子只知道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责任。

3、当前,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机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有的学生不顾家庭生活困难,盲目攀比,超前消费,有的成天沉溺于网吧,学业荒疏,不求上进,根本不懂得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更不会真正用心去体察父母的苦心和期待。

4、高职学生缺乏足够的“感恩教育”。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育人变得微不足道,学生几乎进入了情感疏导的荒漠了。

   三、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1、寻求多样化的工作模式。当前部分大学生中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方面反映了在个别学生中存在正气不够,歪风邪气有所抬头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呆板、流于形式,使大学生减少了参与兴趣,从而丧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作用。传统的重知识而轻情感的工作模式不利于驱动道德行为的产生,也不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只会陷入形式主义的弊端中。为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建立多样化的工作模式,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2、重视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是有感情的,也是有理性的。感情决定着思想的方向,理性决定着思考的结果。可以说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舍弃爱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多么先进的管理制度都不能代替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这是因为通过情感沟通与交流,一是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效果,消除学生对教育的厌烦与抵触情绪;二是有利于消除思想品德教育的诸多弊端,如简单“你讲我听”、“你讲我通”的呆板说教方式,大大提高教育效果;三是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引起师生们情感上的共鸣与心灵的共振。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员工育人意识。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情感和言行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学校的教职员工都要树立育人意识,充分发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既要教育引导学生,又要帮助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严格的教诲、科学的管理、周到的服务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达到以智育人、以行导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4、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全方位的工作体系。当今的大学生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念和文化差异都会影响他们的成长。教育学生也不简单是学校的事情,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支持学生教育。仅靠学校来教育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是不够的,全社会要形成合力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一个校内外协调一致,点面结合,纵横交错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模式,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得到全面的教育。感恩教育就是我们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完美结合的一个缩影。

  5、建立学生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被管理的对象,接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对学生加强管理既是教育规律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学生作为一个集中的知识水平较高,法律意识、民主意识较强的年轻群体,其个性、言行更习惯于标新立异,喜欢自由,这些特点与学校管理要求的一致性、规范性的要求,客观上存在矛盾。而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又不强,于是,大学生就出现了自律与他律的不和谐。帮助学生建立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的着眼点要与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发挥大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大学生的自律意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进他们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从思想意识上,从人生的价值观上,从社会的公德伦理上,教育好今天的孩子,才能保证明天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使我中华文明美德得以继承和完善,才能让学生拥有乐观、宽容和积极向上的品格,从而去充满信心和胸怀祖国的远大理想去面对社会和自己的人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职教育工作者,直接培养高级建设人才,我们应该明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要坚持不懈的去努力,不仅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经济建设者,更要使他们成为思想建设者。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虽然任重道远,但是我们艰信:朝霞每日能给世界带来新的光辉,我们的努力也会给我们的教育不断带来新的有正面影响的内容,只要我们不懈努力!

 感恩教育视频 在高职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8165.html

更多阅读

怎样在日常生活中鉴别地沟油? 精 地沟油的鉴别方法视频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由于存在不小的经济诱惑,仍有人铤而走险销售地沟油。 研究表明,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

怎样在ppt中加入视频 在ppt中加入视频的格式

制作演示文稿PPT的时候,我们除了可以给幻灯片PPT添加上文字和图片对象,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添加上视频,如何在ppt中加入视频呢?ppt中如何加入视频?接下来跟着制作PPT的步骤来学习下:怎样在ppt中加入视频——工具/原料powerpoint2010怎样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性思维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中,只有教育发展了,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看到民族的振兴。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创

律动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幼儿园音乐律动的作用

一、律动在幼儿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律动是以儿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训练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律动具有游戏性、表演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是儿童表达情绪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律动以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

声明:《感恩教育视频 在高职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为网友我疯我癫我骄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