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 大道贵简--企业文化内圣外王之道(1)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围绕着企业文化这个命题进行思考。我认为企业和个人有着太多的相似: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企业的生存也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基础上,人会考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企业也会考虑存在的依据和使命,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个人的内外兼修,而企业发展也需要内外修炼,这就是我写作本书的原因。

我认为,企业的功能无论怎样夸大其本身都不过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有自己的生命有自己的血液,就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样。企业首先是一个人群的集合,那么它第一位关注的应该是人(企业内部的人和社会上人的整体),应该是人群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生命应该在企业中有更重要的位置,生命应该体验到尊严和快乐,生命应该在这里得到一种价值的满足:企业应该帮助员工实现梦想。同时,企业的梦想和方向应该和人类的发展保持一致——企业只是人类发展的手段。人类的目标是追求真善美,企业的发展也应该是服务于这个宏大的主旨。

 内圣外王 大道贵简--企业文化内圣外王之道(1)

但是,现实中的企业却往往并非如此。早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就指出了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缺乏长远规划、缺乏价值观和缺乏社会责任感。很多学者也在反思:工业文明和所谓的现代“知识经济”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企业带给人的更多是工具性的一面,作为人的诸多需求被大大的挤压从而使得生命失去天然的色彩,人的生活离诗意栖居愈加遥远。能够拯救企业的只能是高远的追求并付诸实践,作为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的企业文化受到人们的关注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企业文化应该强调人,强调一个大写的人——人是经济和社会的目的,这是一个无可改变的前提。企业文化必须围绕着人展开,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关心人、依靠人、培养人和造就人,使得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命运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一起。这或许可以表达为:企业竞争具体表现为产品的竞争,产品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耕作人心的较量。

人创造文化,文化也改造人。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文化创造的主体,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的的承载者、实践者和享受者。优秀的企业文化给人给人以幸福的享受,优秀的企业也因为有高远的使命和追求而受到尊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百年散论》中指出:一家商业公司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赚取利润,而是要让人看到,他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团体,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并且以服务于社会的方式组成了一个特别的团体。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曾经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同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说过:“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

很多企业文化研究学者都指出企业文化是保持基业常青的充分必要条件。其实企业文化未必能够保障企业百年不倒,如果说有这方面的作用那也不是主要的。因为在一个产业社会中,有太多的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大型企业集团倒塌只是瞬间的事情。企业文化最本初的目的是提升我们的生存使命,改善我们的生活状态,实现人的价值创造和生活和谐的统一,至于企业的竞争能力则是伴随目的的附加产品,因为目的实现了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附加产品自动也实现了。不过非常可惜,在实际中我们往往更看重的是这个具有功利性的附加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就企业文化建设而言,最需要的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心态,不要相信什么终南捷径,要坚持不懈,从细节做起,从员工的需求做起,轰轰烈烈的运动只是过眼云烟而已,细水长流才是企业文化的真谛。企业家大半是有功利之心的,但是要大功利不要急功近利,因为任何短视的急功近利都不能带来企业的百年常青。企业文化建设虽然有自身的特点,但是其终归是大文化的一部分,其内核也必然是文化的内核。文化学者余秋雨指出:企业文化要参与整体文化的创造。这是极有洞见的看法。

企业文化的塑造,其根源在于对文化的理解,对文化理解得越深,越透彻,那么越容易把握其中的真谛和关键。在“道”这个层面需要的是参悟,而在“术”这个层面需要的是执行和操作,我们中国的企业既缺乏对“道”的理解,也缺乏执行和操作能力,所以我们的管理水平无法获得突破和超越。

《易经》里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以说是对“文化”一词最古老和最有深度的解释。有些学者解释为:“文化,就是要以‘文’而‘化’之,这个‘文’,就是文字化的价值观、信仰、理念,这个‘化’,就是教化,就是通过不断地教导、教育来达到统一思想和观念的目的。”但是这个解释过于浅显,我们应该把这个文化定义看成关乎人类终极关怀的东西来面对。企业文化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其核心都是一种心理状态和价值结构。

正是在这些理念的基础上,我认为:企业中,管理提升生产进步是企业内圣的表现;而通过企业行为的自觉,带动了文化的提高,促成了品牌产品的完美,并实现了服务大众造福子孙延续生命的任务,从而达成了外王的使命。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企业内圣外王的过程。内圣外王的企业文化修炼之道就是企业最有效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经济每年都在快速增长,但这样的增长如果缺乏了健康的文化作为支撑,很可能失去发展后劲,对于我们中国企业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冷静沉郁,抛开浮躁,从“人是企业的尺度”这个最高使命着手,建立起有中国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理念,明晰自己的价值观并做到内圣外王,打造中国的企业舰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8880.html

更多阅读

何谓内圣外王之道 何谓王道

何谓内圣外王之道郭昊龙启明国学馆微信群中有时会有人发一些对于党和历史人物有政治倾向的事实或评论,之前,我在群内强调了一个原则:“政治是一时的,文化是永久的。希望大家把焦点放在永久的话题上。不要直指政治,请直指人心。顾炎武说

企业并购解决之道 pdf 家族企业文化的顽疾与解决之道

家族企业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必须与企业一起“共同成长”,没有包容精神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消极的文化。此时,这个企业就像一个家庭,如果让每个员工都感觉到,他的工作对这个家庭来说是多么重要,那么统一的文化价值观就形成了。《新约·

企业上市解决之道 一家民营企业的硬伤与解决之道

  笔者短暂的服务过一家采购代理商,离开后回过头来看这家企业,发现管理之道的变与不变其实有其内在的规律。关键是用对人,做对事!一定要依据企业的现状和战略依时调整。   下文一一检讨:   1、组织结构的改变没有规律,不知道是为什

企业文化理解和解读 解读中国企业文化的5种丑陋之处

  社会上对于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讨论日盛。  对于公司的老板、投资者、以及每一名职业经理人、每一名员工,企业文化的内在韵味又是什么呢?  扩大开来,中国的经济在发展,技术水平在提高,国

声明:《内圣外王 大道贵简--企业文化内圣外王之道(1)》为网友浮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