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cdx 如何拯救讴歌



     5000辆, 4100辆, 2300辆——这是奥迪或宝马在中国一家 4S店的年销量吗?不!这是本田汽车旗下高端品牌讴歌分别于2010年、 2011年和 2012年在中国的全年销量。

  如果说,这是讴歌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头三年的成绩,或许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讴歌进入中国已有七年 ……

 讴歌cdx 如何拯救讴歌
  如果说,这是在一个日益萎缩的汽车市场上的某个豪华汽车品牌的销量,或许也能够理解,但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猛,销量已成世界之牛耳 ……

  环视讴歌的其他竞争对手:遥遥领先的德系三强,口碑良好的沃尔沃、保时捷,个性突出的路虎、捷豹,还有同为日系车的雷克萨斯、英菲尼迪等,在日趋白热化的中国豪车市场上,讴歌的处境已经不是简单地一句 “还需要继续追赶和超越”就可一带而过的了。

  2013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本田公司突然宣布:讴歌将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国产并上市销售。在根本没有进口销量作为支撑下做出这一决定,是绝地反击的自我救赎,还是为挽留经销商而做的充饥画饼?

  不论出于何种理由,人们都知道,讴歌,这一曾经在北美市场风光无限的豪车品牌,如今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

  从辉煌到没落

  讴歌(英文名: Acura),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旗下的高端子品牌,创立于 1986年,是继丰田雷克萨斯之后,第二个诞生的日系豪华车品牌。

  讴歌迄今为止最辉煌的时刻,发生在它的诞生地 ——美国。不得不说,创建伊始,本田汽车公司的胆气与魄力给予了讴歌巨大的活力。 1987年,讴歌品牌诞生仅一年时间,其市场销量就已经超过了所有欧洲豪华车的市场销量,成为全美进口豪华车的销售冠军。

  此后的 20年间,讴歌在美国一路高歌,凭借其 “运动豪华 ”的理念,为北美消费者所推崇,并在 2006年达到了年销售 20万辆的巅峰业绩。也正是这一成绩,给予了讴歌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携美国市场的荣光,讴歌挥师中国。

  客观来看,无论是时机还是势力,本田公司在 2006年所做出的这个抉择,都是正确的。但接下来所发生的,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2008年的经济危机重创了北美豪车的销售业绩,到 2009年,讴歌在美国的销量迅速降到 10万辆。更为重要的是,其品牌认知度也每况愈下。 2011年,美国权威汽车测评媒体《消费者报告》对讴歌 TL和雷克萨斯 ES350进行的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在性能和驾驶体验上虽然不相上下,销量却相差悬殊,从而得出讴歌已被北美主流消费者所忽视的结论。

  进入中国市场这七年中,讴歌似乎也同样没有将其品牌打响过。中国消费者谈豪车,很少会有人提及这一品牌,这一点可以直接体现在其销售业绩上。

  产品的引进速度和产品线的丰富程度,往往能够决定一个汽车品牌的命运,豪华汽车品牌更是如此。但讴歌似乎根本无视这一众所周知的法则。在日趋白热化的中国豪车市场上,讴歌的处境已经不是简单地一句“还需要继续追赶和超越”就可一带而过的了。

  如果形容讴歌的年销量仅和奥迪一家4S店的销量相当,丝毫不夸张。2012年, 奥迪的全年销量是讴歌的1 7 5 倍,宝马的全年销量是讴歌的1 3 1 倍, 奔驰的全年销量是讴歌的8 5 倍。同样受到“抵制日货”冲击、同样为日系高端汽车品牌的雷克萨斯在2012年就风风光光地卖出了6.1万辆,就连进入中国市场更晚的英菲尼迪也卖出了1.9万辆。

  在中国七年中, 讴歌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

  问题成堆

  经过深入调查了解,记者发现,讴歌身上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车型少、定位不明确、渠道窄且不稳定等;而有些问题则需要深思与探讨,比如人才与管理、品牌与战略等。

  其一,产品的引进速度和产品线的丰富程度,往往能够决定一个汽车品牌的命运,豪华汽车品牌更是如此。但讴歌似乎根本无视这一众所周知的法则。从2006年到2011年的五年中,讴歌只向中国引进了三款车型:即一款SUV和两款轿车。虽然此后有所改进,但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上,讴歌也只有3款轿车和3款SUV,并且其70%的销量均得益于MDX,除此之外,其他6款车型都没有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更令人不可理解的是,讴歌在华推出的这 6款车型每款都只有一个排量和一个配置。除了 ILX之外,其他车型的排量均高于

  3.5L,这意味着消费者如果购买讴歌,唯有大排量可以选择,极大地缩小了潜在消费群体的范围和数量。

  当下,豪华车品牌小型化趋势愈加明显,通过推出小排量车型,德系豪车三强奥迪、宝马、奔驰都已将价格下探至 “寻常百姓家 ”;就连讴歌的同胞英菲尼迪在中国也至少销售了 6个系列 12款车型,产品线比讴歌多出一倍, 3.0L以下排量的产品就有 3款;而雷克萨斯更是在排量上实现了全领域覆盖,从而其在经济危机期间仍旧能够维持一定的销售数量。

  其二, “运动豪车 ”的定位是讴歌在北美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在中国市场不仅没有体现出来,反而随着竞争对手定位的逐渐清晰化,讴歌的豪车形象变得更加模糊。

  在产品外形设计方面,今年上海车展期间,路过讴歌展台的一位媒体人曾直言不讳地指出,讴歌 TL就像一款大号雅阁, RDX则像发胖后的 CR-V。据闻,曾有东风本田经销商为思铂睿提供过讴歌换标的服务;又曾有经销商抱怨过 MDX内饰中液晶屏幕的分辨率还不如新一代的雅阁 ……日系豪车素以细节见长,比如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都在产品线中逐渐加入了主动巡航系统 ACC,可讴歌却只有 ZDX上加入了这一设计。

  另一方面,讴歌平台的一些车型则进入了本田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比如东风本田的思铂睿与讴歌的 TL公用一个平台;比如广汽本田的歌诗图则与讴歌的 ZDX公用一个平台,这些车型在外观造型、内饰细节等方面基本如出一辙。

  实际上,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已经见识过这个世界上最好、最豪华的汽车了,已经形成了有中国特定意义的豪车概念,讴歌顶着豪华车的名义,卖着豪华车的价格,但却不去刻意维护作为豪车的尊严,让人很难理解。

  其三,长期以来,日系豪华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发挥的确很保守,其中又以讴歌在营销上最为保守,它几乎从来没为经销商做过终端宣传支持,而任其竞争对手比如宝马、奥迪、沃尔沃等的宣传攻势越来越猛烈。回顾讴歌在美国创业之初,曾花大价钱在各类媒体上播放制作精良的广告,还曾赞助过美国家喻户晓的《超级碗比赛》,而在中国却根本看不到类似的推广活动。

  其四,去年一年,讴歌曾经发生过大面积销售商退网的情况。究其原因,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将其与讴歌的销量联系到一起。曾有人推算,一家讴歌经销商的月销量需达到 40辆至 50辆时才能实现盈利,而即使在销量最好的 2011年,讴歌一家经销商的平均单月销量也不到 10辆, 2012年更有经销商出现了月售为零的状况。

  据悉,亏损严重的讴歌经销商纷纷被迫退网,相继从广州、上海迅速蔓延到全国。特别是从 2012年年初开始,在巨大的库存和亏损压力下,讴歌全国 39家经销商中就有 6家率先选择退网。随后,国内讴歌品牌经销商几乎全部提出退网申请,目前已经确认有 7家讴歌经销商完成退网程序。

  赔钱撤退固然是人之常情,但汽车4 S 店动辄上千万元以上的投资, 讴歌已经赔了六七年,能坚持到如今的经销商选择退网,恐怕不仅仅是因为钱的缘故。有一些经销商这样对《汽车观察》说,讴歌所表现出的傲慢和不思进取才是他们心存放弃的最重要原因。如今,讴歌在全国的经销商总数不足40家,数量之少且人心浮动,无疑是讴歌危局中最重要的一笔。

  其五,陈悦跳槽讴歌在业内引起了不小反响,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一跳槽让讴歌有了来华六年后的第一位本土高管。在长达六年的时间中,居然没有一位中国人获得本田的认可和信任,不得不说这种固执有些偏执了。

  近期,《汽车观察》从一位专门负责日系企业招聘的猎头公司处了解到,较之丰田与英菲尼迪,本田(中国)给本土员工的待遇是最低的,人员流动性也是最大的;相反,尽管销售业绩一无起色,但日系高管却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波及。

  其六,再看管理,连本田社长伊东孝绅都承认,讴歌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的确傲慢,那么不禁要问这种傲慢来自何处?是否来自于管理的失职?经销商们屡次表示,希望本田能够为讴歌带来符合本地市场需求的产品,但讴歌方面的回应始终是 “慢慢来 ”。据讴歌内部工作人员对《汽车观察》透露,这些意见从本地反馈到日本总部,几经讨论再设计修改,然后到北美生产,的确需要很长时间。如此效率,显然不是一个现代企业应有的状态。

  其七,最后是战略,如今中国经济发展的活跃区域正逐渐由北京、上海以及沿海地带向内陆转移,这已经成为经济界的共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形成的新的豪华车消费群体已经初见端倪。近年来,销售业绩突飞猛进的宝马则抓住了这一时机,以明确的战略意图推出如 X1式的入门级豪车,同时也抓住 “都市白领 ”这一细分市场,屡屡实现销量突破。

  反观讴歌,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七年中,我们几乎没有在策划、产品、品牌、营销、售后的任何一个环节中读清过讴歌的战略意图,这也直接导致了其竞争力直线下跌。本次宣布讴歌国产的举措,已可算作是近年来本田在讴歌身上战略意图最为明确的一次行动了。不过因为其进口数量完全不达标,又因为讴歌将所称的国产将在三年之后才能够实现,这不由得让人心生疑虑。就如同2011年豪华进口车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没有人能够预估出2012年突然产生的落差一样,谁能把握三年之后,中国豪车市场状况到底如何,恐怕没有人能下断言。

  总体来看,中国豪车市场状况之复杂一言难尽,而日系豪车所面对的复杂程度只能再加个“更”字。这不由得让人感到,讴歌的国产宣言更像是在“行走边缘”拷问下的一次脱口而出的冒失回答,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构想。

  如何翻身?

  无论如何,本田高层已经认识到,必须尽快对讴歌展开一场救赎。伊东孝绅表示,讴歌已把中国列为最重要的市场,开始加速引进一系列的车型,其中就包括了小排量车型。今年年内,除新一代旗舰 RLX外,讴歌还将引入新一代 MDX,以及 RDX3.0L和ILX2.0L汽油版等小排量车型。

  本田方面声称,于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亮相的讴歌 ConceptSUV-X是一款专为中国消费者研发 SUV车型,并有望三年内在华实现国产,以此来表明讴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强化中国事业的决心。陈悦也对媒体表示,为提高经销商的盈利,同时也为了扩大讴歌的销量,必须在品牌服务和加快产品推出速度上下功夫。

  但本田汽车如果认为增加车型和承诺国产就能完成对讴歌的救赎,恐怕过于天真。《汽车观察》认为,增加车型是任何企业在此情况下的 “题中应有之义 ”,国产化也只是一种手段,而不能将其视之为一种战略。就目前情况而言,想要救赎已处于边缘状态下的讴歌,单靠这些常规的功课,恐怕难以奏效。讴歌在中国,既需要猛药,又需要综合调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066.html

更多阅读

星巴克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如何拯救星巴克?

今天,星巴克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品牌,也不再只是囿于实体店消费的公司,正如星巴克重新设计的标志所显示的一样,迷人的女妖已经从束缚她的围栏中解放出来,星巴克与顾客的联系也已经进入了“第四空间”,“互联网+”成了星巴克的救赎。    

如何拯救一个亏损企业 拯救煤企

     50%亏损 20%濒临破产 煤炭业苦苦挣扎  6月17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726万吨,比上星期多了76万吨。这一天,山西省五寨县国新能源煤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褚向东又打了几十个电话,想看看自己的客户中谁家还能再装一船煤,最终的结果让

史世伟:如何拯救中国出口?

     严峻的出口形势让人很自然地会想到扩大内需,内需的确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对出口的努力。  8月24日至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广东省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就当前经济形势特别是稳定外

声明:《讴歌cdx 如何拯救讴歌》为网友枯草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