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作业动因有 2008年沿海“返乡潮”形成动因及影响



系列专题:2008中国营销

沿海回内地的“返乡潮”这一中国历史特殊的现象,一般出现在每年的春节时段。但2008年的返乡潮有点特别,一是时间提前,从6月份就开始出现,在10月份的世界金融海啸的影响下,出现了加速回归,即将来临的春节将出现全年的峰值。其数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为30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之最。

2008年“返乡潮”有哪些的特点?其原因是什么?它对未来中国经济格局有什么样的影响?它对××市的房地产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引发了笔者的兴趣和思考。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粗浅观察和分析,若有错疏之处,还望各位看官斧正。

2008年的“返乡潮”与往年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时间不同:往年的“返乡潮”出现时段多集中在春节期间,今年的“返乡潮”比较分散,6月份开始出现集中现象,10月份后出现加速现象,春节期间将出现全年的峰值。

2、成因不同:往年的“返乡潮”多为回乡探亲度假,而今年多为失业原因所至。

3、规模不同:往年规模小,时间跨度短,今年规模大,时间跨度长。

 典型的作业动因有 2008年沿海“返乡潮”形成动因及影响

2008年“返乡潮”的主要特点是时间提前。洞悉2008年“返乡潮”提前出现的原因对判定其影响力和影响面是一个要因。以下是笔者的一点管见。

     笔者觉得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政府于2008年初在沿海强制推行新劳动法。我们知道,以广东为代表的沿海产业经济多为劳动密集为内涵的加工配套型产业经济,处于世界范围内产业链的低端。沿海地区能够成功引进外资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低廉。成本低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海运成本低,二是土地成本低,三是用工成本低,四是税收成本低。四个原因中,用工成本低是核心要素。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人力成本在产品成本构造中占了绝对比重。而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用工方面的成本低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的,一是由于大量廉价劳动力可以自由的流动,用工条件好,支付的工资低;二是通过延长上班时间,增强劳动强度来超值使用产业工人,从而降低用工成本。许多企业通过低成本使用产业工人而生存。

     但新的劳动法完全改变了原来的用工条件。一是强制实行的合同制和保险(三金)等劳动福利制度,限制了用工环境,提高了用工成本;二是对劳动时间的限制,也相对地提高了用工成本。有统计数据表明,新劳动法的实施增加企业用工成本30%左右。当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成本过高而无法承受的时候,出现了资方撤退的动因。

于是,大量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中小加工型企业撤离中国,搬迁至越南等用工成本有比较优势的东南亚国家。因此,当劳动力不再占据比较优势的时候,对于沿海的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无疑失去了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生存和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主动退出是明智的。可以说,新劳动法的强制实施,是资方主动撤退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动因。这是造成第一次沿海企业倒闭潮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的企业倒闭潮集中在上半年,从而造成了今年的返乡潮提前到6月份就开始集中出现。

其二是人民币升值过快。始于2006年的人民币升值,在2008年出现加速现象。2008年相对于2006年累计升值最高达到28%。美元的加速贬值是人民币升值加速的一个主要原因。

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出口产品汇率结算成本增加,利润降低,企业维持利润的方式需要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从而导致大量“中国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降低,进而影响国际需求萎缩,从而导致出口供给萎缩。许多低附加值、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产品竞争优势和议价能力而被迫停业。

因此,对于沿海企业集中度较高的外向型出口加工产业链条而言,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产品竞争力降低是企业减产和歇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导致大量劳动力闲置从而引动大量“返乡潮”的出现。

第三是美国主导的世界金融海啸。2008年10月份,由美国次债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并迅速传导到世界各国,其波动强度之大,时间之快,波及面之广史无前例。

世界金融海啸导致外部环境恶化,世界经济进入下行周期,进而导致外部需求严重萎缩,从而严重影响出口型企业的海外销售。为应对金融危机,沿海外向型企业被迫减产和歇业。产能过剩导致的企业经营压力是空前的。产能被迫压缩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劳动力过剩,这也是导致大量沿海企业失业的重要原因。

因此,总体来看,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量歇业,其他外向型产业产能萎缩导致大量工人失业是本次返乡潮提前出现和持续出现的主要原因。

我们从2008年的“返乡潮”现象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意义呢?它对未来的中国经济运行格局有什么影响呢?

笔者以为,2008年的“返乡潮”现象对我们有三点启示:

第一是中国经济面临新一轮下滑的巨大风险;失业人口的增加对经济的消极影响是严重的;

第二是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衰退危险,外部需求的变化导致中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如何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是决策层要积极应对的重大经济课题;

第三是沿海外向型经济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再造。沿海技术型工人需要进行有序转化和重新用工的过程。如何安置这些大量民工是新阶段的新课题。

基于上述启示,笔者以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成为必然。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重大调整。东部沿海地区将经历产业升级再造进程,大量低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力不再成为东部沿海产业的支撑。因此未来中西部将成为沿海产业转移和吸纳沿海过剩的技术工人的大本营。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将由东部沿海主导转向到以中西部为主导的发展格局。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将从投资——出口为主要比重转向到投资——消费为主要比重。如何增加中西部低收入人群的实际收入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持续性和方向性问题。农村市场将获得空前发展的历史机遇。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

因此,2008年的“返乡潮”现象不单折射出经济运行的现阶段特点,同是还深刻影响着中国各级政府的未来决策智慧。中国经济发展运行格局由此改变。

“返乡潮”对××市的地产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永川处于成渝城乡统筹改革实验区的核心区域,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将同步进行。成渝两地承载着国家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破口的历史重任,国家的许多政策取向会在本次产业转型期率先向成渝两地倾斜。相信东部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向这一地区转移。因此,因“返乡潮”回归的技术工人可以逐渐就地消化,人们的实际收入不会大幅滑坡。此外,返乡民工带着较为先进的技术、观念和适量的积累资金,为自住创业奠定基础。产业工人的城市化情节较高,这将中长期利好××市的房地产行业。

只是短期来看,由于失业造成的短期经济收入波动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信心。返乡民工面临房地产刚性需求提前兑现和经济稳定性的矛盾考验。因此,2008年的返乡潮对于传统的春季房屋旺销节点来说,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从这点来看,本次返乡潮带给××市的房地产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放大效应可能会比往年有实质性减弱。这倒是我们这些房地产从业者无法乐观的地方。

(本文章于2008年12月30日首发在某市房地产协会内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1556.html

更多阅读

2008金融危机一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前言最早叫做“美国次贷危机”的这场危机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已经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期。从2008年秋天起,从金融到实体经济,从华尔街上那些体面的银行家到珠三角出卖体力的农民工,一个一个行业宣告危急,一个一个国家陷于困境。不

美国次贷危机的最通俗解释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的最通俗解释美国乱套了,比我们要难受得多,咱们的总理还可以春风满面的在联大发言,获得全世界的掌声。咱们的胡主席昨晚神气的宣布神七升空。今天看到一条新闻,从神八开始,航天飞机将批量生产,这可不是蒙牛,这是真的很牛。可

2008年的第一场雪 2008年的第一场雪下载

2008年的第一场雪(教育日记247)2008年1月11日一在入冬后久久的企盼与等待中,在连续度过几个阴天之后,2008年的第一场雪终于向我们跚跚走来。没有大风,没有降温,一切都是那么清静与自然。昨天傍晚5点左右,天空中飘起了小小的雪花,渐渐由小

2008年南方特大雪灾 北方雪灾我把南方蔬菜运过去卖如何?

系列专题:雪灾先了解一下当地市场行情,拉到那边差价能赚多少?然后和当地的批发商联系好,要不拉到那里没法销可坏了。 一般生活物资不会涨得太高的,国家有控制的防止动乱,2008年雪灾那时国家不是开了专列运输生活必须品北上吗? 如果你的蔬

声明:《典型的作业动因有 2008年沿海“返乡潮”形成动因及影响》为网友落日夕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