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士气的话 企业停止奔跑后的员工士气激励



案例:

 激励士气的话 企业停止奔跑后的员工士气激励
南方某IT公司创业初期由于老板的独到眼光,盯准了市场的蓝海领域,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公司的员工每天都像旋转的陀螺一样不停地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可即使这样,再苦再累大家也都毫无怨言,仍然士气高昂地工作着,为了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忙碌。随着公司规模越做越大,企业人员明显感到捉襟见肘,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可还是眼瞅着到嘴边的肥肉吃不着,老板为此事着急上火,整天吃不香睡不好,虽然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4);>人力资源部每天都在不停地面试,但仍解决不了燃眉之急,于是老板给人力资源总监下达了最后通谍,一个月之内不惜一切代价,必须解决人员问题,否则就别干了。接下来,大家就可想而知,人力资源部为了完成老板的死命令,开始拼命地大量招人,打广告,开招聘会,员工推荐,找猎头等等使用了浑身解数,为了能招到优秀的人才,甚至咬牙不惜承诺高工资,就这样,人员的问题总算在短期内解决了,公司的业务又有了新的起色,销售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可是渐渐地,随着大家对蓝海领域的认识和了解,其它企业也开始慢慢进入了这个领域,蓝海变成了红海,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公司的发展放慢了,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公司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老板发现员工工作热情没有以前高了,上班时工作状态不集中,一天他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私下到基层转了转,这一转可不要紧,让他大吃一惊,原来上班时间大家干什么的都有:上网聊天的、玩游戏的、拉家常的、打电话咨询私事的、写博客的等等,加班加点状况没有了,一到下班,大家拿着早已收拾好的东西抢着回家,这下老板大发雷霆,把人力资源总监叫来狠狠地骂了一顿,责令他尽快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不允许这种情况再度发生。人力资源总监也是一肚子委屈,公司从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创业——快速发展——发展缓慢几个阶段,他都一直陪伴着走了过来,当初企业急需人的时候,他是绞尽脑汁地想办法,通过各种手段,高薪承诺,给发展空间等,好不容易把人聚集了起来,当时确实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可现在竞争激烈了,企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市场大不如前,对于公司目前的这种管理现状,他也不希望看到,当初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该怎么办?他陷入了深思中……

分析上述案例,该企业在经过高速发展之后,面对激烈的竞争,发展速度大不如前,这时,企业在当初缺人时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也开始慢慢暴露出它的后遗症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急剧增加

企业发展快速,市场前景看好,这是企业难得的机遇,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种成长的机会绝不容错过,但与企业快速成长同时存在的就是人员不足问题,没有人再大的市场也只能望而兴叹。于是,为了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开始大量招人。这在当时是解决了人员短缺问题,抓住了市场机遇,使企业逐步壮大。然而,当初招聘时并没有明确岗位的职责,也没有根据业务的增长和公司的战略进行严格的定岗定编,人力资源规划就更不用提了,因此随着企业发展速度的放慢,当初的人员剧增开始突显其弊端,造成部门冗员,沟通协调会议增多,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成本提高的状况。

aihuau.com

2、人浮于事

当初企业快速发展,大家每天都忙得团团转,还经常加班加点。可是现在发展慢了,员工工作状态却大不相同,部门人多了,但干活的人却少了,上班的时候不全力工作,偷奸耍滑熬时间,下班倒是个个生龙活虎。象这样由于岗位职责界定不清或根本就没有,员工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干到什么程度,都不清楚,大家凭感觉做事,而且工作量不均衡,有的工作超负荷,累死,有的工作量不饱和,闲死,公司员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推委扯皮事情屡有发生,造成部门间矛盾也逐步激化,因此,管理效率低下,管理难度加大也就不奇怪了。

3、过度激励

企业在发生人员危机时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保证现有人员不离职,且最好是身兼数职,一人当两人用;二是大量招人。不论哪种方式,都需要足够的激励来实现。老员工需要增加工资,提高onmouseover=displayAd(2);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2);>薪酬待遇来激励他完成额外的工作量。而对于第二种方式,由于企业是处于大量用人时期,当然会采取一切手段来招募人才,这时,对员工的薪酬福利承诺也就必不可少,在高薪水高福利的吸引下,大量人员被录用了,渡过了企业的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当时招聘岗位值不值这么多钱,员工干的好不好,符不符合岗位要求,应不应该拿这么多钱,却没有关注。所以,在今天,在企业停止高速发展之后,当初的有效激励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同一岗位的老员工工资比新员工高许多,而贡献却不如新员工;业绩不好的员工工资照样不少拿……这些都导致了企业的过度激励,使好钢没有用到刀刃上。

4、企业凝聚力不强

企业快速发展时期,由于目标明确,业务量大,人员精干,大家都忙于工作,而且也会为了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积极主动地配合,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工作氛围融洽、和谐,企业凝聚力强。而现在,这种氛围已经不见了,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大,部门多了,人员倍增,协调的事情每天都发生,部门本位主义严重,员工中小团体也越来越多了,这些都造成了公司的管理效率低下,管理难度加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大,忽视了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建设,公司内部没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大家不知道什么是企业倡导的,什么是企业反对的,只有按照自己或部门或小团体的标准来办事,使企业的潜规则五花八门,各行其事;而且企业对员工的培养也做得不够,员工在企业中看不到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不知自己在企业中该何去何从,失去工作的动力。

那么,面对着公司的现状,人力资源总监该如何做呢?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呢?又该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呢?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onmouseover=displayAd(1);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1);>绩效管理体系才是解决之道,而这就需要满足“一二三四”原则,即一个前提:营造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二个基础:明晰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三个结合:绩效结果与薪酬、调岗、培训三者相结合;四个环节:计划、实施、考核、改进。下面将分别阐述“一二三四”原则。

一个前提——营造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一个公司倡导什么,希望大家朝什么方向努力,可以通过它的企业文化来体现。如果企业提倡以绩效论英雄,希望员工都能以良好的绩效来实现部门的目标,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使大家劲往一处使,同时营造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氛围,这样的文化不仅使员工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而且还会使企业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二个基础:明晰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

在onmouseover=displayAd(1);onmouseout=hideAd(); style="BORDER-BOTTOM-WIDTH: 1px" onclick=linkClick(1);>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想使员工清楚地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就必须使员工先清楚该做什么,即明确岗位职责,而员工清楚该做什么之前,则应该先弄清楚部门该做什么,即明确部门职责,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也是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这就需要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及业务流程,梳理部门职责,以界定部门之间的责任和权限,部门职责清晰了,不仅为绩效管理提供了基础,而且也缓解了部门之间的矛盾,减少推委扯皮的事情发生。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工作负荷程度等进行岗位职责梳理,以使每个员工都能清楚地知道本岗位的要求,即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等,用岗位职责指导员工的工作,可以避免每天无所事事的现象发生。

如果有必要,在梳理部门职责前,可以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及业务状况,进行组织优化,以使部门设置更趋合理,业务流程更加顺畅,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三个结合:绩效结果与onmouseover=displayAd(2);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2);>薪酬、调岗、培训三者相结合。

绩效考核结果出来后,首先应该与薪酬待遇相挂钩,主要有绩效奖金和工资等级两种方式。绩效奖金在金额和发放方式上又有所不同,在绩效奖金金额方面应该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干多干少不一样,才能公平、公正地实施绩效管理;在员工绩效奖金的发放上,尽量采取即时兑现,而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股权、期权等激励模式的设计,采取即时兑现与延期支付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激励情况的发生。在工资等级上则应该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定期的薪酬调整,使员工清楚工资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初与公司确定的工资将会随着本人的绩效情况而变化,这样也可避免过度激励情况的再现。

其次,绩效考核结果应该与岗位调整相结合,根据员工绩效结果,使大家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得好的,晋升提拔的机会就多,而干得差的,也别再想混日子,试实际情况进行降职、调岗、试岗或学岗,甚至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有了制度要求,员工上班就不会再无约束地做着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了。

最后,绩效考核结果还应该与培训相结合,通过对绩效结果的分析,能够发现员工工作中的不足,以此为改进目标,缺哪补哪,这样培训需求就产生了,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的培训计划,则会更加有针对性,公司提供了有助于员工能力提升的培训,这是对员工个人的帮助,对于员工的职业发展来说是好事,员工自然会努力学习,员工能力提升了,公司的业绩也将得以提升,这样不仅实现了公司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同时也使员工对公司更有信心,增加了公司的凝聚力。

四个环节:计划、实施、考核、改进。

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是由上述四个关键环节组成的,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计划(绩效指标),使员工在考核期初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然后配合整个考核实施过程中上级的绩效辅导,进而在考核期末进行结果衡量,最后再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改进,形成新一轮的绩效计划,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企业的绩效管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当然,除此以外,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4);>人力资源规划、薪酬体系设计、职业生涯通道设计等手段也会对该企业的人员急剧增加、人浮于事、过度激励、企业凝聚力不强等现象产生积极的作用,由于篇幅原因,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不论采取何种解决办法,都要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核心,只有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出来的策略,才是解决企业发展中问题最有效的解决之道,也是人力资源成为公司战略伙伴的唯一途径。

(作者系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顾问,任何发表、转载须先得到许可,联系方式:010-58671818-291/37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1749.html

更多阅读

企业的蜕变 造纸企业 阵痛后的蜕变

     截至目前,包括沣东新城11家造纸企业在内,西安市已经累计关闭淘汰造纸企业15家,每年淘汰落后产能74.85万吨。  12月4日上午,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蔡伦造纸厂关闭现场会上,随着工程机械的开动牵引,已经停运的锅炉烟囱应声倒下……

日化店进货渠道 某日化企业产品系列化后的渠道困惑

  一家生产日化用品的企业,依赖一两个产品将企业做大,有了一批和企业一起发展起来的经销商,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很高。技术出身的老总极其重视产品研发,在企业不断做大的过程之中,企业的产品线越来越长,产品组合也越来越丰富。原本以为企

制造企业员工手册 企业请给你的员工制造适当的危机感

不时提醒你的员工,企业可能会倒闭,他们可能会失去工作。这样可以激励他们尽其所能,不致于怠慢企业和工作。 实际上,IT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一些员工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工作稳定是员工的权利,因此,创造工作中的危机感对企业和员

90后新生代员工管理 新生代管理就是不管理

部门中75%是80后的员工,不知不觉自己已成为这个团队的老字辈。但第一次让我意识到80后的不同还是那件事。有一次在讨论一个问题时,员工B突然哭了,当时很茫然,因为自己未曾感觉有语气过重之处,与B沟通后才明白,因为我的年龄在那里,我的观点

声明:《激励士气的话 企业停止奔跑后的员工士气激励》为网友寂寞是必需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